■王瑋 田悅
[1 四川省自貢精神衛生中心(西南醫科大學附屬自貢醫院);2 自貢市婦幼保健院(川南婦女兒童醫院)]
兒童的生長發育階段可以分為新生兒期、嬰兒期、幼兒期、學齡前期、學齡期、青春期,在不同階段,兒童生理結構、臟器功能、患病情況以及對藥物的敏感度都有所不同。所以,在兒童患病時,家長一定要格外注意用藥安全。下面,本文將為大家科普小兒用藥安全注意事項。
兒童的生理功能以及臟器功能都未發育完全,與成人之間的差異較大。所以,在小兒生病時,一定要選擇兒童專用藥物來治療。有些藥物雖然成人可以安全使用,但是未必適用于兒童,例如,成人可以用布洛芬、阿司匹林以及對乙酰氨基酚等治療發熱癥狀,但兒童不能使用阿司匹林,醫生會酌情考慮使用布洛芬或者對乙酰氨基酚來緩解兒童的發熱癥狀;又如,18 歲以下的兒童不能使用可待因來治療咳嗽癥狀。此外,還需要注意皮膚外用藥的安全,兒童皮膚用藥也要與成人區分開。新生兒以及嬰幼兒的皮膚角化層非常薄,外用藥很容易透過皮膚被兒童全身吸收,如果用藥面積過大,兒童全身會吸收過量藥物,導致不良反應的發生,嚴重時還會出現中毒情況。例如,如果大面積使用含有硼酸的藥物治療濕疹,會導致急性中毒。
在給兒童用藥時,看護人一定要充分了解藥物特點,按照正確的方法指導兒童服藥。低年齡段使用的兒童口服藥大多是液體制劑,例如溶液、糖漿、混懸液等,劑量比較精確,此類藥物一般可以直接讓兒童服用。如果需要使用顆粒劑、干混懸劑、分散片等藥物治療疾病,在服用前需要將其轉化為液體劑型,便于兒童服用。一些需要整片或者整粒使用的藥物,例如腸溶劑型、緩釋型以及控釋劑型藥物,不能掰開,也不能轉化成其他形態,所以這類藥物不適合低年齡段的兒童使用。
藥劑用量的偏差是引發兒童用藥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控制好用藥量也是小兒用藥安全的重要注意事項。兒童用藥劑量不僅與兒童患病種類以及肝臟功能狀態有關,而且還與兒童的年齡、體重息息相關。一般情況下,會根據兒童的體重來計算藥劑用量,并且要按照相應的計算公式來確定實際藥劑用量,即“用藥劑量=每公斤體重每天或每次用藥量×兒童實際體重(千克)”。所以監護人一定要嚴格按照醫生囑咐或者說明書,認真核對藥劑量單位,仔細計算藥劑用量,減少用藥安全事故的發生。
兒童藥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兒童誤食藥物。1—4 歲年齡段的兒童容易出現主動誤食藥物的情況,這個年齡段的兒童比較好動,而且好奇心比較強,缺乏辨識能力,所以,可能會將藥物當成糖果食用。家長一定要將藥物放在兒童觸碰不到的地方,避免兒童誤食。同時,對于大齡兒童,家長要及時向其普及藥物知識,提升兒童的辨別能力,防止出現誤食藥物的情況。
總之,兒童用藥安全非常重要,監護人應該加大對小兒用藥安全的重視度。在兒童生病時,一定要及時帶其去醫院進行診斷和治療,并且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禁止擅自用藥。同時,監護人也要積極學習兒童用藥知識,并向大齡兒童普及用藥知識,提升兒童的危險辨別能力,避免出現藥物誤食問題,確保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