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容(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
血液透析是臨床治療中的一種方法,其治療原理是彌散、對流、吸附等等。在治療中會運用相應儀器設備、藥物等,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在臨床中,對于急慢性腎衰竭以及藥物中毒等治療常運用此方式。若想保證血液透析治療的效果,還要在護理工作中加以注意。
開展血液透析的患者,既渴望通過透析治療將疾病治愈,又對透析知識的了解不多。而且,由于患者對透析室環境、設備等感到陌生,會產生恐懼、緊張等心理。護士需要通過宣傳冊、視頻、面對面宣教等方式為患者詳細介紹疾病變化、注意事項等多方面內容,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
對于采取血液透析的患者來講,確保通暢的血管通路很關鍵。護士需要為患者詳細介紹血管通路建立的重要性,以良好的專業素養操作,盡可能緩解穿刺疼痛。
在開展血液透析中,經常遇到急性腎功能衰竭、藥物中毒等來不及做內瘺或處于等待內瘺成熟期而急需采取透析的患者。在臨時血管通路的建立中,可以使用直接股靜脈穿刺方式,此方式疼痛相較于足背動脈輕,準確率也更高。而且,也不會對上肢準備做內瘺的血管造成不良影響。血流量充足,使患者緩解痛苦。
在護理工作中,應實現對穿刺針的牢固固定。在穿刺后,叮囑患者不能隨意地挪動下肢。
如果患者需要緊急透析,也沒有血管通路時,若是患者身體壯,不過于肥胖,可以選擇一側上肢粗大的肘正中靜脈,將其當作動脈使用。并選擇下肢的靜脈作為回血,能保證良好的血流量。
在進行血液透析的過程中,一些患者會出現穿刺針處出血的情況。對此,可運用無菌紗布,在其上挑下幾根輕紗,合并,在穿刺針上皮膚出血處,將線的兩端拉緊,利用橡皮膏將線固定在患者皮膚上。在操作的整個過程中,應確保無菌操作。
在透析時,靜脈壺上的血向回抽動,通過機器顯示發現,靜脈壓降低。護士不僅需要考慮有可能是血流量不足,還要分析動脈壺上端小帽是不是擰緊,有沒有漏氣,讓動脈壺內液面提升,致使靜脈壺的靜脈壓降低,出現血流量不足的誤報情況。護士需要仔細觀察靜脈壺的液面是不是上升。
若是產生此情況,在血泵轉動的狀況下,在動脈受壓口或者是液口位置放入少量的空氣,也可以在動脈壺上進行少量空氣的注入,讓其液面變低,并將小帽擰緊。如果存在漏氣情況,應使用血管鉗。
在透析過程中,若是機器突然產生故障,無法進行正常運轉,必須將機器更換時,可以不運用血管鉗夾住血液管路,在原本的機器上將透析器等取下,使動靜脈壺直立,利用患者心臟泵的作用,維持一定的血流量,將患者移到新機器旁邊繼續透析,避免由于換機發生血流停止,致使凝血情況產生。
對血液透析治療患者采取科學護理措施,能夠實現對患者的全面護理,使患者在最佳狀態中接受血液透析治療,將患者的生存質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