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瑋
在當前的社會發展過程中,建筑行業作為城市化的基礎性產業發展十分迅速,而隨著建造工藝水平的提升,建筑工程的規模不斷擴大,施工難度也不斷增長?,F有的建筑工程一般層數較高且規模較大,存在一定的結構風險。在此基礎上,針對框架結構建筑的安全鑒定檢測顯得十分必要。通過鑒定,管理人員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整個建筑的框架構成,明晰其受力狀況以及可能存在的隱患,便于結合實際進行針對性解決。由于建筑工程的框架結構較為復雜,相關人員在作業過程中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因此還需要研究框架安全鑒定的方法,采用合適的技術手段進行檢測,以保證框架結構的安全性。
框架結構具體來講,是指由梁、柱等構件通過專業銜接手段組合而成的承重體系,主要功能是將梁、柱結合起來共同承擔建筑物受到的荷載。該結構形式的主要優勢是能夠進行自主設計,實現對建筑空間的自由規劃,滿足不同用戶對于建筑空間的實際需要。由于其側向剛度較小,對于水平方向上的承載力較低,一旦遇到大震,就會在結構上產生很大的頂點水平位移,造成安全隱患[1]??蚣芙Y構形式如圖1 所示。

圖1 框架結構形式(來源:網絡)
框架結構的優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框架結構具有分隔優勢。相關人員在進行空間設計時可自由分割空間,有效規避空間浪費的情況。第二,框架結構具有自由選擇材料的優勢??蚣芙Y構的材料類型多種多樣,相關人員可以結合實際的建筑需要科學選擇自重較輕的材料,以降低建筑荷載;還可以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選擇價格較低的材料,降低施工成本。第三,框架結構具有靈活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優勢。在實際作業環節,相關人員可合理安排需要較大空間的建筑類型,降低建造難度。第四,框架結構具有標準化的優勢??蚣芙Y構的梁、柱構件易于標準化、定型化制作和安裝,便于采用裝配整體式結構體系,很大程度上縮短施工工期。第五,框架結構具有質量較高的優勢。框架結構中的現澆混凝土結構整體性和剛度都較好,如果設計上處理好就能達到一定的抗震效果;相關人員還可以結合需要將梁或柱澆筑成各種截面形狀,盡可能保證建筑的質量。
在建筑行業的發展過程中,框架結構有很多優點,卻也存在著一些缺點,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框架功能的發揮。
第一,框架結構具有抗震較差的缺點??蚣芙Y構雖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但是框架節點處應力集中的現象顯著且側向剛度較小,屬于柔性結構。這種結構形式一旦遇到強烈的地震就會產生較大的水平位移,造成嚴重的結構破壞。
第二,框架結構具有環境限制較大的特點。在實際的施工環節,框架結構在作業時需要進行多次吊裝,而且接頭處工作量很大,工序煩瑣且浪費人力;同時還受制于外界環境,需要規避季節、氣候等因素的影響。
另外,現階段高層建筑逐漸成為建筑行業的發展方向,其由于高度較大,很容易受到風力影響,從而產生很強的水平力。而框架結構體系對于水平方向的承載力較弱,并不適用于高層建筑。
為了規避框架結構可能存在的隱患,對其進行安全鑒定檢測十分必要。首先,框架結構安全鑒定能夠結合建筑工程的實際狀況分析質量問題可能對建筑產生的不良影響,并計算出合理的方案進行解決,以降低地震對建筑產生的影響。其次,如果要對原有建筑進行改造,那么就有可能改變結構的承載能力,對其進行安全鑒定能夠盡可能規避建筑改造中可能存在的隱患,降低對原有建筑產生的影響。最后,在一些地震多發區域,建筑對于地震的抵抗能力十分重要。相關人員通過專業的技術,結合鑒定要求及規范對重點建筑的抗震性能和使用標準等進行鑒定,分析框架的抗震能力,從而盡可能規避建筑可能受到的地震災害??蚣芗袅Y構如圖2 所示。

圖2 框架剪力墻結構(來源:網絡)
由于框架結構的抗震能力較差,很容易出現安全事故,需要相關人員加強對安全鑒定檢測的重視。通過安全鑒定檢測,相關人員能夠明確框架結構存在的隱患,并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結合檢查報告設計出科學的解決方案,有效修正建筑結構中發生的變形等問題。而要想實現這一目標,關鍵還在于研究鑒定難點。
在對框架進行鑒定前,相關人員首先需要結合項目的實際狀況以及相關規范標準設計鑒定方案。由于框架結構本身的涉及面較多,再加上安全鑒定檢測技術性較強,部分人員在檢測環節容易出現環境調查不足等問題,對地質地形以及水環境的了解不足,也就無法精準把握現實地基的承載力,以至于出現鑒定失誤等狀況,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鑒定結果的準確性,導致鑒定失誤。其次,由于建筑工程框架結構的規模較大而且類型多樣,安全檢測方法需要結合實際進行調整。同時,某些人員忽視了因地制宜的方針,也會影響鑒定結果。最后,由于框架結構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很大,因此對其進行鑒定時就需要盡可能兼顧各種外在環境。然而實際的鑒定環節卻忽視了環境因素,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框架結構鑒定檢測的科學性,需要相關人員提高對其重視程度[2]。
框架結構安全鑒定檢測具有很強的技術性,因此人員的技術水平以及思想意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鑒定結果的精準度?,F階段,在建筑行業的發展過程中,部分企業管理人員對于框架結構安全鑒定的重視程度不足,導致相關人員在安全鑒定時存在一些紕漏,影響鑒定結果。另外,部分企業的規范標準體系不完善,導致相關人員在鑒定環節缺少依據,難以形成系統的鑒定流程。
框架結構形式多樣,混凝土框架作為常見的結構之一,一直是建筑行業關注的重點。但混凝土框架結構本身的自重較大,易出現安全隱患,對其進行安全鑒定十分必要。在實際的作業環節,原材料作為影響混凝土框架的主要因素,成為安全鑒定的重點。目前,常見的檢驗方法主要有回彈法、鉆芯法和拔出法。
回彈法主要根據監測的參數結果確定原材料的質量,監測的精準度較低;鉆芯法是利用專業的設備進行檢測,精準度較高,但是該方法需要破壞土層,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原有結構;拔出法同上述兩種技術的主要差別是可以在不影響原結構的基礎上進行檢測作業,而且檢測的精準度較高,能夠滿足相關人員的作業需要,因此成為主要應用的檢測技術[3]。如果經鑒定顯示混凝土結構存在質量問題,就需要通過合適的加固方式提高框架結構的承載力,以規避可能發生的安全隱患。
除了混凝土材質的框架結構外,鋼結構也是常見的框架結構之一,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然而鋼結構框架對于鋼材的質量要求較為嚴格,容易出現安全隱患,需要相關人員加強安全鑒定。我國的鋼材質量檢測提出了無損檢測的要求,要在不影響原有結構質量的基礎上實現對相關材質的鑒定。實際作業環節,鑒定人員的主要鑒定對象是鋼材的強度、柔韌度及可塑性,在檢查過程中要盡可能分析其存在的安全隱患。同時,相關人員運用銹蝕檢測技術能夠鑒定鋼材的性能、狀態及質量等,在獲取材料質量狀況的基礎上對其缺陷的空間分布等進行研究,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檢測技術[4]。在檢測出鋼結構存在安全隱患之后需要進行加固作業,相關人員在加固作業時需要結合其質量情況選取滿足要求的加固方式。此外,在加固環節,工作人員需細致考慮各個構件焊接的可能性,以及每個構件的焊接次序,科學規劃焊接流程,以保證焊接質量。
由于框架結構的安全性涉及諸多方面,因此其安全鑒定檢測需要進行大量的計算。作業環節,工作人員需要結合現場檢驗得到的承重數據確定材料的強度,然后根據施工圖紙及實際調查對結構進行計算,從而分析出框架結構的承載能力。在計算階段,相關人員取用結構構件材料時,需要綜合考慮原設計和現場實測指標,以保證鑒定結果的精準度。
在結構安全性鑒定流程把控方面,工作人員需要按照《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GB 50292——2015)中的要求將鑒定分為子單元、構件以及鑒定單元3 個層次,再將這3 個層次具體細分為3個使用等級。這樣一來,相關人員就能夠結合實際狀況確定作業步驟,并逐層計算框架的參數以保證安全鑒定檢測的順利進行[5]。
由于框架結構的類型較多,安全鑒定方法也較多,每一種方法都有適用狀況和區間,一旦方法選擇出現問題,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鑒定結果,相關人員需要加強重視。第一,鑒定建筑工程的裂縫。工作人員需要根據裂縫形狀初步判斷裂縫類型,對裂縫的各項狀況進行數據收集,然后根據裂縫的影響范圍確定鑒定結果。第二,鑒定意外狀況對建筑造成的影響。工作人員需要初步劃定影響范圍,對直接破壞區應逐個構件進行鑒定,然后指明損傷的程度及其范圍,為后續的處理方案提供資料。第三,對改變結構使用功能引起結構主體變動的鑒定。相關人員需要根據主體結構變動所涉及的構件及其原建筑結構的類型和結構體系等情況,確定鑒定方案,以保證鑒定的精準度[6]。
現階段,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框架結構已經成為建筑工程中的關鍵技術形式之一。由于框架結構類型較多且技術性很強,施工環節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為了規避風險,相關單位需要進行安全鑒定檢測。鑒定環節需要考慮眾多因素,為保證其精準度,相關人員應結合實際,合理選擇鑒定技術和理論計算方法,確保鑒定檢測作業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