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磊涵
(商丘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商丘 476100)
隨著我國畜牧業逐漸發展壯大,畜牧業需要大量畜牧獸醫技術人才,職業院校開設畜牧獸醫專業是培養畜牧獸醫技術人才的主要途徑,而畜牧獸醫專業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畜牧獸醫職業崗位的要求,畜牧獸醫專業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不能完全滿足現代畜牧業發展的需要,學生在畢業之后不能較好勝任畜牧獸醫工作。因而需對教學理念進行優化,對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從而有效推進畜牧獸醫專業的教學改革。
1.1 學生現狀。受到傳統觀念影響,畜牧獸醫專業社會地位不高,無法得到家長與學生的重視。畜牧獸醫專業對于專業技能的要求十分高,學生不僅需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還需要具有很強的實操能力。但當前學生整體素質偏低,文化基礎水平薄弱,求知欲低,接受能力較弱,且教學設備與實訓條件無法滿足學生對于現代畜牧業的認知需求,學生業務能力不足,無法很好勝任社會崗位和滿足社會需求。
1.2 師資現狀。專業課老師除了需要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還要需要具備較高的實際操作技能。但是,目前的畜牧獸醫專業老師大部分來自于農科院校,畢業就去任教,存在專業理論知識豐富但社會實踐經驗較缺乏的問題,老師自身實操能力較弱,無法對學生實操教學進行有效指導,且部分老師教學時思想懈怠,影響教學質量。此外,因專業重視程度不足,在教學設備上存在落后陳舊、短缺等問題,學生實操受限,所學理論知識無法有效得到鞏固與提升。
2.1 發展前景展望。畜牧業是我國農業重要組成部分,關乎我國生產發展和人民生活,近年來,禽畜疫病高發,如禽流感、口蹄疫等,對現代畜牧業造成十分嚴重的危害。因此,畜牧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畜牧獸醫,畜牧獸醫專業技術是現代畜牧業的關鍵生產力。畜禽養殖既要有先進養殖技術,也要掌握畜禽疾病防治、生長發育等專業技術。因此,畜牧獸醫專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2.2 教學改革意義。現有的畜牧獸醫專業教學模式存在不足之處,如不合理的課程設置、不明確的教學目標、陳舊落后的教材內容等,使得專業內容脫離社會崗位需求。若不更新教學內容,不學習新疾病知識,不對新疾病治療方法進行研究,將使畜牧獸醫專業很難發展壯大,直接影響學生就業、創業。通過對理論知識、實操訓練等方面開展教學改革,以加強學生綜合素質并提升專業技能,奠定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
3.1 教材版本老舊、設備落后。畜牧獸醫專業教材版本老舊、知識落后,脫離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學生無法了解目前畜牧行業發展現狀與需求,造成所學知識無法應用。同時,教學理念陳舊、教學方法老套,學生偏重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實踐技術掌握不全面且滯后于當前社會所用專業技術。因畜牧獸醫專業不受重視,學校對于項目的經費投入少,實訓無專業場地,設備老舊,與社會上的高科技設備相差較大,所學技能對于步入社會崗位作用不大。
3.2 教學方式單一,重理論輕技能。多數學校存在教學模式單一問題,普遍是老師進行講解和操作示范,學生進行觀摩學習,校內缺乏實踐場地與標本,學生實操機會較少,不利于學生提升實操能力。理論課與實踐課比例嚴重不平衡,使得學生多是“紙上談兵”。學校傳統教學重視理論知識,學習測評僅對理論知識進行測評,忽略實操考核。實習安排不合理,以簡單實驗操作代替實踐教學,不提供企業實習機會,自身能力得不到提升。
4.1 優化教材內容,提升教學質量。在教材的選擇上,優選教學理論較新、教學實際意義大、符合當前技術發展和教學培養目標的教材,或者選最新的國家規劃教材。同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效結合,根據當下畜禽流行疾病,及時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將教材理論知識與目前流行疾病的原因、治療方法結合。
4.2 改進教學方式,加強實踐教學。改進傳統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極融入課堂,結合案例與實踐操作,生動有趣地進行授課,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校應定期邀請畜牧行業成功人士與技術人才,分享行業發展方向與現狀,使學生了解當前技術手段,明確學習目標與所需技能,與時俱進,掌握未來發展前景。
4.3 加強綜合教育,提供社會實踐機會。加強綜合教育,組織學生參加有關課題討論,帶領學生參加專業技術推廣會,及時掌握行業的發展方向。進行校企聯合,多給學生提供企業實踐機會,把企業作為第二課堂,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與技能運用到實際生產中,經過養殖場的實地工作,達到畢業就能上崗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