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劍平 龔妹 林亞來 施如月



摘要?目的:分析多學科合作護理對中晚期食管癌放療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睡眠、生命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廈門弘愛醫院收治的實施放射治療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40)和觀察組(n=50),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多學科合作護理干預。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比較2組患者干預前后疼痛的差異,采用癌癥護理功能評價量表比較2組患者干預前后生命質量的變化,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比較2組患者干預前后睡眠質量的變化。結果:護理干預后,觀察組VAS評分、PSQI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各生命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多學科合作護理更能有效減輕中晚期食管癌放療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睡眠質量,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多學科合作護理;中晚期食管癌;放療;疼痛程度;生命質量;滿意度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Nursing on the Pain Level,Sleep,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Esophageal Cancer Undergoing Radiotherapy
FU Jianping,GONG Mei,LIN Yalai,SHI Ruyue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Affiliated Xiamen Hongai Hospital,Xiamen 362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nursing on the pain level,sleep,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esophageal cancer undergoing radiotherapy.Methods:Ninety patients with advanced esophageal cancer who underwent radiation therapy at Xiamen Hongai Hospital affiliated with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2021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n=50) and a control group(n=40)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multidisciplinary co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Visual Analog Scale(VAS)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in pain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A self-made Quality of Life Scale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changes in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changes in sleep qua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Results: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VAS score and PSQI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Multi 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nursing is more effective in reducing pain levels,improving sleep quality,and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esophageal cancer undergoing radiotherapy.It is worth promoting and us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s?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nursing; Middle to late stage esophageal cancer; Radiation therapy; Pain level; Quality of life; Satisfaction
中圖分類號:R735.1;R338.63??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3.11.075
食管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治療方案中放射治療在提高生存率和控制疾病進展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放療過程中由于放射性黏膜反應使得各項癥狀加重,從而影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降低患者的睡眠質量及生命質量[1-2]。為了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提高其生命質量和治療依從性,多學科合作護理逐漸引起關注。多學科合作護理旨在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綜合護理,以提升護理效果,然而,當前臨床關于多學科合作護理對中晚期食管癌放療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睡眠、生命質量影響的報道相對較缺乏[3-4],為此,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實施放療治療的9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對多學科合作護理對中晚期食管癌放療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睡眠、生命質量影響進行了研究,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廈門弘愛醫院收治的實施放射治療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40)和觀察組(n=50)。對照組平均年齡(65.24±6.39)歲,腫瘤分期:Ⅲ期17例,Ⅳ A期19例,Ⅳ ?B期4例,食管癌部位:上段15例,中段17例,下段8例。觀察組平均年齡(65.18±6.62)歲,腫瘤分期:Ⅲ期20例,Ⅳ A期23例,Ⅳ ?B期7例,食管癌部位:上段18例,中段20例,下段12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納入標準?1)患者經病理檢查確診為食管惡性腫瘤,有放射治療適應證,初次接受放射治療;2)KPS評分60分以上。
1.3?排除標準?1)語言表達或者交流障礙者;2)依從性差;3)KPS<60分者。
1.4?干預方法
2組均接受食管原發病灶±區域淋巴結放射治療,采取調強放射治療技術,放療劑量50~60 Gy/25~30次,1次/d。
1.4.1?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即在患者放療全程配合醫師開展治療、監測患者體征狀況、恢復情況、反應情況,同時給予患者健康宣教、心理安撫等,告知患者注意事項。
1.4.2?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多學科合作護理干預?1)成立多學科團隊協作護理小組:組建一個融合不同領域專家的護理團隊,成員包括腫瘤科醫師(職階達到主治醫師及以上)、心理咨詢師(持有國家心理咨詢認證)、護士長、專業護士(資歷達主管護師及以上)、營養專家(國家公共營養師資格)、康復醫師(獲得國家康復治療師證書)。團隊內各位成員履行不同職責,由護士長擔任協調員角色,致力于管理團隊工作并策劃專業護士的培訓計劃;2)構建多學科團隊協作護理模式:根據中晚期食管癌病情特征、放療需求和研究目標,護理部主導一套系統化的培訓項目,由護士長闡述護理小組建設的意義、使命、分工以及相關規程,腫瘤科醫生詳解中晚期食管癌放療相關知識和慣常疑難,選取典型的中晚期食管癌放療患者案例數據,采用循證醫學原則,團隊共同編制一套多學科合作護理干預方案;3)實施多學科團隊協作護理計劃:a.疼痛護理:護士對患者進行詳細的疼痛評估,了解患者的疼痛特點、程度和影響因素,選擇合適的藥物和治療方法。指導患者正確使用疼痛評估工具,以便及時掌握患者的疼痛情況。首次用藥后密切監測患者24 h爆發痛次數、疼痛的分值,根據患者的需求和疼痛變化及時調整藥物階梯和劑量;在三階梯止痛原則上個體化用藥,以達到患者疼痛強度評分≤3分、24 h內爆發痛次數≤3次、24 h內需要解救藥物次數≤3次的目標;同時指導患者采用非藥物方法,如放松技巧、深呼吸、音樂療法等,幫助患者緩解疼痛感受。b.營養護理:營養師對患者進行全面的營養評估,了解其身體狀況、營養需求和飲食習慣,根據評估結果,制定個性化的營養方案,根據放療進展和不同階段的治療需求,調整飲食計劃,保證充足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攝入,以增強患者的體力和免疫功能。c.心理護理:心理咨詢師對患者進行全面的心理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制定個性化的心理干預計劃,教授患者應對壓力和焦慮的應對策略,引導患者調整消極情緒,增強心理適應能力,培養患者積極的心態。d.不良反應防護:放療開始后,多學科團隊密切關注患者的癥狀變化,定期評估口腔黏膜情況、吞咽困難程度、疼痛程度等。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護理措施和治療計劃,以確保針對性的干預。積極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口腔護理,包括多次漱口、用溫鹽水漱口等,以減少細菌滋生和口腔黏膜受損的可能。同時,定期檢查口腔黏膜的情況,及時發現和處理潰瘍、感染等問題,以減輕患者的痛苦。e.康復護理:康復醫師先對患者進行詳細的康復評估,了解其身體狀況、吞咽功能,根據評估結果,制定個性化的康復方案,為患者規劃合適的康復鍛煉計劃。在放療期間,康復醫師與患者一起制定適合患者的康復鍛煉方案,包括適當的有氧運動、力量訓練和伸展運動,指導患者正確的運動技巧,確保鍛煉的安全和有效。在康復過程中,康復醫師密切關注患者的康復進展,根據需要進行康復方案的調整。f.睡眠指導:進行全面的睡眠評估,包括入睡時間、睡眠質量、睡眠間隔和任何夜間醒來的次數。護理人員使用合適的工具跟蹤患者的睡眠習慣,幫助患者建立規律的作息時間表,包括每天固定的起床時間和就寢時間。維持一致的日常生活規律,提供協助患者準備入睡的活動,例如幫助患者進行洗漱、更衣,確保床鋪的舒適度。此外,避免食用咖啡因或刺激性食物,以及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確保疼痛得到有效控制,使用合適的藥物和疼痛管理技巧。不斷監測患者的疼痛水平,以便及時調整治療,確保病房或家庭環境維持適宜的睡眠條件,降低噪聲水平,控制光線,提供眼罩和耳塞以減輕外部干擾。
1.5?觀察指標?1)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5]比較2組患者干預前后疼痛的差異,最高分10分,表示最為劇烈的疼痛,最低分0分,表示沒有疼痛,判定時間為患者放療前至放療2周、放療2周至放療結束時、放療后1周;2)采用癌癥護理功能評價量表[6]比較2組患者干預前后生命質量的變化,在患者持續干預2個月后進行評估,評估指標有生理狀況、社會/家庭狀況、情感狀況,各項評分方法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得分與生命質量呈正相關;3)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7]比較2組患者干預前后睡眠質量的變化,分值范圍0~21分,分數越高,其對應的睡眠質量越差。
2?結果
2.1?2組患者干預前后VAS評分比較?干預后,觀察組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2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命質量、睡眠質量評分改善比較?干預后,2組患者生命質量評分均顯著改善,且觀察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命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PSQI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3?討論
多學科合作護理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跨足多個專業領域的醫療和護理專家共同參與的護理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員通過緊密協作,共同制定和實施護理計劃,以達到全面、個性化的患者護理目標[8]。
臨床表明[9],食管癌作為一種嚴重的惡性腫瘤,在放療階段需要綜合性的護理干預,因此積極予以多學科護理非常必要。首先,在食管癌放療過程中,放療區域附近的組織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影響患者的進食能力。多學科護理團隊中的營養師可以根據患者的口腔情況、消化道狀況等因素,制定個性化的飲食計劃,確保患者獲得足夠的營養支持。其次,食管癌放療患者常常伴隨著劇烈的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和治療效果。在多學科護理中,疼痛管理專家可以根據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類型,制定針對性的疼痛控制方案,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心理支持等[10]。在中晚期食管癌放療患者中實施多學科合作護理模式具有顯著的效果,如患者可獲得更全面、個性化的護理。放療過程中,患者可能面臨身體不適、心理壓力和康復需求,而多學科合作護理可以針對性地提供針對這些問題的護理方案[11-12],多學科合作護理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應對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
本研究中,2組放療前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疼痛評分均持續下降,觀察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疼痛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可見多學科合作護理能有效減輕中晚期食管癌放療患者的疼痛程度,分析其原因,放療過程中,患者可能經歷放射性皮炎、疲勞、肌肉疼痛等不適,而多學科合作護理團隊的跨學科特性,使得專業醫護人員能夠從不同維度全面關注患者的疼痛問題,通過多學科合作,疼痛管理可以得到更為細致和多元化的處理。專科醫生可以根據放療進展和患者的具體情況,調整藥物治療方案,確保疼痛控制的有效性。同時,心理咨詢師可以通過心理支持和疏導,幫助患者應對疼痛所帶來的情緒困擾,減輕疼痛對心理健康的影響[13-14]。
同時,本研究中,2組干預前生命質量、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睡眠質量、生命質量評分均顯著改善,觀察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睡眠質量、生命質量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可見多學科合作護理能有效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放療患者的生命質量、睡眠質量,分析其原因,多學科合作護理通過綜合性的護理計劃,使患者在放療過程中得到全方位的關注和支持,從而減輕不適和提升睡眠質量。心理咨詢師的參與能夠幫助患者有效應對焦慮、恐懼等情緒,提升心理抗壓能力,增強患者積極的心態,從而改善生命質量。同時,康復醫師的指導能夠幫助患者保持體力和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通過設計個性化的康復鍛煉計劃,患者能夠更好地參與日常活動,提升身體的活動度和能力,從而增強生命質量[15-16]。此外,通過加強患者的睡眠指導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睡眠質量,包括為患者提供良好的睡眠環境、指導患者建立良好的睡眠生物鐘,改善了患者的睡眠狀況,有利于保持更好的身心狀態,進一步提升了患者的生命質量。
綜上所述,多學科團隊的專業合作使得患者能夠得到全方位、有針對性的護理支持,不僅減輕了治療帶來的不適,還提升了整體的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
利益沖突聲明:無。
參考文獻
[1]任躍君,任俏麗.基于衰弱及老年綜合評估的護理干預在老年食管癌放療患者中的應用[J].光明中醫,2023,38(9):1779-1782.
[2]曾淑玲,徐堅,林海蓉.預見性護理聯合疼痛管理在食管癌放療所致口腔黏膜炎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實踐,2023,32(5):388-392.
[3]焦曦,魯智豪.食管癌多學科綜合治療:內科視角[J].腫瘤綜合治療(連續型電子期刊),2023,9(2):6,11-19.
[4]陳紅,周淑惠,陳昌英等.多學科協作的延續護理在食管癌放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外醫療,2023,42(12):175-179.
[5]顧思揚,陳志明,季棟梁等.營養管理系統下多學科團隊對食管癌放化療中患者營養的管理成效[J].腫瘤代謝與營養(連續型電子期刊),2022,9(4):496-501.
[6]焦曦,魯智豪.2021年食管癌臨床治療進展[J].腫瘤綜合治療(連續型電子期刊),2022,8(1):61-71.
[7]洪美情,林春燕.營養支持聯合睡眠干預對食管癌患者營養、情緒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3,10(5):971-974.
[8]崔二瑩,沈永菊.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替吉奧同步放化療整體護理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0,13(4):29-30.
[9]薛麗寧,李偉.基于EPA、支鏈氨基酸補充的綜合健康管理方案對食管癌放療患者營養指標、TSF、MAMC及心臟功能的影響[J].貴州醫藥,2021,45(7):1046-1048.
[10]杜娟.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中手術室人文關懷護理模式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20):231-233.
[11]姚鈞,吳成寶,柏會明.多學科診治食管鱗癌放化療后局部繼發肉瘤樣癌1例及文獻復習[J].中國實用醫藥,2020,15(36):142-145.
[12]霍靜,劉瑞云,趙艷琴,等.食管癌放療病人營養調查分析[J].循證護理,2020,6(11):1237-1241.
[13]徐寶芳.臨終關懷聯合舒適護理對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命質量的影響[J].當代護士(中旬刊),2020,27(7):93-95.
[14]蘇艷.全程護理干預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調強放療同步化療中的應用觀察[J].首都食品與醫藥,2020,27(12):150.
[15]韓潔,高艷玲,李亞.KTH整合式護理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PICC置管化療中的應用[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20,26(1):166-169.
[16]王院春,羊璞,惠建榮,等.中醫外治法治療癌性疼痛的臨床研究[J].世界中醫藥,2021,16(14):2207-2210.
作者簡介:付劍平(1989.11—),女,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腫瘤護理學通信作者:林亞來,E-mail:lylfhsk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