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梅
在現代社會發展中,個人與社會的聯系日漸密切,口語交際能力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屬于必不可少的能力,要促進人才的全面發展,則需要從小關注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在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增設了“口語交際”板塊,充分體現出了該教學內容的重要性。而口語交際作為在特定語境中的雙向言語活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必要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情境,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情境當中進行口語交際,從而逐步強化自身口語交際能力。基于此,本文將結合筆者教學工作實踐,首先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情境創設現狀進行分析,然后提出具體的情境創設路徑,最后就口語交際情境教學中的注意要點簡要分析,希望能為教育同行提供參考,以求共同提升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一、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情境創設的現狀
1. 情境創設缺少課時
口語交際教學情境的創設基本會在學校集中開展,但現實情況中小學語文教學更看重閱讀、寫作方面的教學活動,而對口語交際教學并未提出硬性教學考核指標,所以雖然教材有設置、教學有開展,但是課時相對壓縮而導致較少,對該門課程也未形成清晰的認識,對其重要性認識不足,所以缺少具體的規劃與設計,自然在教學情境創設方面投入不多。盡管部分小學語文教師認識到口語交際能力對于學生發展而言非常重要,但同樣因為課時有限而忽略了對口語交際情境的創設,可見這一問題需要格外關注。
2. 情境創設單一乏味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情境創設理應豐富多樣,讓學生在多元化情境中產生口語交際興趣,但是現實情況中會發現,口語交際形式較為單一,創設的情境較為乏味,很難調動學生的表達欲望。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在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中只是根據教材內容進行設計,并未考慮學生的真實學情和興趣喜好,導致口語交際課堂異常乏味。而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尚未發育成熟,他們更樂于在趣味化情境中學習,過于單一化的情境會嚴重抑制其口語交際興趣,導致口語交際能力難有明顯提升。
二、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情境創設方法
口語交際作為小學語文課程中的關鍵構成,情境創設作為口語交際教學的有效途徑,則需要掌握有效方法進行相應情境的合理創設,激發學生在特定情境中的口語交際興趣與潛力。下文將結合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實踐,對具體的情境創設方法予以分析:
1. 創設生活情境,強化學生情感體驗
結合口語交際教學主題,創設出學生感受最深的生活情境,喚醒學生生活記憶,能通過加強學生情感體驗而保證口語交際教學實效。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教材中的口語交際主題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教師完全可立足教材本身進行生活情境的創設。
比如,在開展統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意見不同怎么辦》的口語交際教學活動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回憶在生活中看到或經歷過的爭吵場景,回憶當時的事情經過以及當事人說話的語氣、態度、神情、動作等,然后讓學生共同分析與評判,在意見相左的情況下會出現怎樣的結果,進而從中總結出最合適、最有效的意見表達方式,反思自己在遇到意見不同時應該如何處理。于是,教師可創設“如果我與朋友意見不同時,我會這么做……”的口語交際生活情境,在討論中準確把握他人的觀點,尊重不同的意見,這樣不僅能進一步加強學生在傾聽、交談、表達方面的能力,而且能培養學生良好的交際習慣,學會換位思考、積極溝通、禮貌妥善的交際禮儀。
又如,在開展統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用多大的聲音》的口語交際教學中,可創設在醫院病房打電話、公交車上用手機外放歌曲等有代表性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思考討論:“什么時候要大聲說話?什么時候要小聲說話?”激發學生交流與表達的興趣,同時提示學生在不同的場合,音量要有所不同。在學習討論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樂于與他人交往,并逐步養成良好的表達習慣。在統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商量》的口語交際教學中,可創設親人之間、朋友之間對某件事進行商量的生活情境;諸如此類結合教材中的口語交際主題,以學生生活為情境交際內容,能夠調動學生開口交際的欲望,唯有主動開口,才算為增強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打牢基礎。
2. 創設新聞情境,激發學生表達興趣
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還可結合具體話題,將社會熱點新聞運用其中,基于具體新聞事件創設情境,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從而激發其表達興趣。通過創設新聞情境,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信息獲取意識,實現知識視野的拓寬。
比如,在開展統編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圖書借閱公約》的口語交際教學活動時,教師便可基于班級圖書角創設“新聞”情境,引導學生集中探討如何管理班級圖書角的所有圖書,比如借閱制度、如何愛護書籍、如何確保所有人都能借到想讀的圖書等等。在探討的過程中,教師可讓學生自己決定主持人、新聞發言人、討論會決策人等角色,并用相機記錄學生集中討論和新聞發言的全過程。
又如,在開展統編版三年級下冊語文《春游去哪兒玩》的口語交際教學活動時,教師根據“春游賞花”的新聞報道,創設出“春游攻略”的情境,精準把握小學生愛玩的天性,激發他們的表達興趣,進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口語交際狀態中。
3. 創設表演情境,為學生提供表現舞臺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著大量人物形象飽滿、情節生動豐富的故事,教師則可基于故事創設口語交際的表演情境,讓學生根據具體故事進行編排,做好充足的前期準備,在課堂上傾力表演。
比如,在開展統編版二年級下冊語文《注意說話的語氣》口語交際教學活動時,教師可要求學生自主編排情景劇,在表演的過程中進行口語交際,主題則聚焦于看誰的說話語氣更好,聽上去更讓人舒服。同時,也要求學生多觀察家庭成員之間的說話語氣,將適合的內容編排進表演中,將讓人聽上去舒服和不舒服的語氣活靈活現地表演出來。
又如,在開展統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我們都來演一演》的口語交際活動時,教師可要求學生根據學過的課文進行課本劇的編排,創設出“課本劇要如何表演”的情境。《草船借箭》這篇課文有著鮮明的人物形象和生動的故事情節,教師可引導學生對此改編成課本劇,自行確定角色、分配臺詞以及制作要用的道具,最主要的是把握文中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等,體現人物的性格特點。課本劇的表演過程,同樣也是學生口語交際的過程,在其中能有效鍛煉學生的表達與交流能力。
4. 創設互動情境,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
在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中,還應創設互動情境,可以是師生互動,也可以是生生互動,旨在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機會,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其中師生互動則強調教師的示范作用,提升小學生口語交際語言的規范性;而生生互動的口語交際,則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比如,在開展統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我說你做》的口語交際教學活動時,可以創設師生互動情境,教師發出指令,學生作出反應,在教師的口語示范下,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多的規范用語。在開展統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聽故事,講故事》的口語交際教學時,教師創設生生互動的情境,要求一名學生在講臺上講故事,而其他學生在座位上聽故事,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重點示范交際過程中講述與傾聽的要點。
又如,在開展統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聊聊書法》的口語交際教學活動時,教師可提前收集如顏真卿、王羲之等書法名家的作品,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展示楷書、行書、草書等不同字體。同時,以這些素材作為口語交際互動情境的創設要素,引導生生互動探討不同作品的書法風格,說一說自己最喜歡的作品,聊一聊自己練書法時的困難。
5. 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投入思考
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根據教學內容去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不斷引導學生積極投入思考,然后將自己的看法清晰地表達出來。在學生口語表達之后,教師要進行客觀的評價與指導,找到學生表達中的閃光點且及時表揚,強化學生口語交際的自信。
比如,依舊以《意見不同怎么辦》的口語交際活動為例,如教師可提出實例:“如果老師請幾位同學一起幫忙用班費購買一些班級要用到的學習用品,在購買時剛好口渴,你提議用班費買些飲料。但是有其他同學不同意,認為班費不能用于個人,你們因此出現了不同意見,應該怎么辦?”通過拋出實際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與討論,在口語交際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學會如何處理意見相左時的交流技巧,而且也能受到“挪用公款是不正確的行為”的思想教育,可謂一舉兩得。
6. 創設競賽情境,增強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生有著較為強烈的勝負欲,所以對于競賽活動有著較高的參與積極性,所以教師在口語交際教學中也可創設競賽情境,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也能增強語言表達能力,夯實語言運用能力基礎。
比如,在開展開展統編版六年級下冊語文《辯論》的口語交際教學活動時,教師根據學生意愿分為正方與反方,雙方基于各自觀點進行辯論。通過創設競賽情境,不僅能讓學生有口語自由表達的機會,在競賽情境中更加投入激情去表達,而且也能讓小學生對“辯論”形成基本認知,有可能激發部分學生的辯論潛力。
三、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情境創設教學要點
1. 指導口語規則
基本的口語規則包括發音、用詞、情感表達等層面,在口語交際教學的情境創設中注意對學生口語規則的指導,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從小養成正確發音方式和語言用詞規范,實現思想的正確表達,才能引發聽者的共鳴。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親自示范,比如字正腔圓的發音、規范標準的用詞以及隨意但不隨便的情感表達等等。比如,在《辯論》的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中,雙方就“老人摔倒,扶還是不扶”的觀點展開激烈爭論。當學生情緒達到頂點時,口語表達無論是發音、用詞都出現了偏差,甚至上升到了相互攻擊的地步。此時,教師要進行必要的口語規則引導:“人與人在交際中常常會出現意見不同的時刻,大家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但是在意見表達時要做到有理有據,并不是誰的聲音大就是誰有理,人身攻擊的話更不能出現!”在這樣的口語交際情境中,學生對基本口語規則會留下更深印象,在今后的日常口語交際中會格外注意。
2. 客觀真實評價
口語交際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關鍵環節,不管是低段的簡單對話,還是高段的課本劇表演,均屬于口語交際教學活動。對于小學生而言,無論其表達如何,只要他開口表達,便需要得到鼓勵,尤其是對性格內向的學生來講,更需要保護好其口語交際自信心。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真實情況,從態度、學習過程、學習結果等方面作出評價,盡量肯定與鼓勵,委婉地指出其中的不足之處。比如,教師要對各小組學生參與口語交際的過程密切觀察,記錄下每位學生發言的準確性、邏輯性,通過客觀真實評價引導學生從不敢開口、不會表達向敢說、會說的轉變,從而增強班級學生的整體口語交際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課堂上,教師需要提高對情境創設的重視,結合學生的真實學情、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巧妙創設各類口語交際情境,讓學生在豐富的情境中鍛煉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實現視野開闊、思維發散、能力提升的目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身為小學語文教師,要認識到培養學生口語交際教學至關重要且任重道遠,在教學中不僅要耐心指導基本口語規則,還要根據真實情況進行客觀評價,從而夯實小學生的語用能力基礎,實現口語交際能力的全面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