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三個女人終于聚上了,年前事情多得焦頭爛額,工作上的收尾、屋子里的衛生、家里老小的新衣和年貨等等都需要女人操持,所以,年前正是家里女人忙飛的時候,自然,和閨蜜的聚會一拖再拖,等到終于聚上的時候,已然是新的一年了。
“你們說,是30+焦慮?還是40+焦慮?”剛坐定,小九就毫不客氣地提出了一個極其扎心又不可回避的問題。畢竟,新的一年輪轉,女人對時間的計量總是很敏感。
沒等我回答,一旁的小雨已經開始搶答了:“我覺得自己二十多歲的時候挺傻的,一點不好看,我并不覺得年輕那會兒有多好。”小雨是那種看似溫溫柔柔實則要強如鋼的女子,不熟悉的人很難分辨出這姑娘還有兩副面孔。她不愛跟不熟悉的人說話,人群中小雨極其擅于隱藏,我想,她大概是擅于隱藏鋒芒,避免高調,刻意與人保持距離。只有和熟人在一起,她才會在不經意間語出驚人,用最柔的語調說最狠的話,常常一語中的,卻讓你感覺不到強勢,綿里藏針才是高手。
“我馬上三十五了,為什么我覺得過了這個年,感覺極其焦慮呢?”小九用疑惑的目光看著我倆,繼續說:“你們知道嗎?前幾天,我睡覺的時候頸椎不好,就用那種治療頸椎的枕頭仰著睡,結果早上起來一照鏡子嚇自己一跳,我居然多了兩道抬頭紋,真是哭死我了。”說著,小九趕緊用手指撐住自己的額頭,仿佛一用力發功,就能把多出來的抬頭紋給撐回去。“有那么夸張嗎?”看著她滑稽的樣子,我笑著說:“來,我鑒定一下。”我故作仔細地端詳了一下小九的臉:“鑒定完畢,依舊貌美如花。”小九笑了起來:“煩死了,我是不是老了?女人都怕老啊。”
我們三個隔著嗞嗞冒油的烤肉爐子,談論著這個關于女性衰老和焦慮的話題,卻并不覺得違和。煙火氣和接地氣能暫時撫平內心空虛,畢竟填飽肚子可以讓人很容易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肚子填滿了,心的位置就被擠小了,也不會覺得那么空了吧?一想到這個日漸老去的自然規律,我們每人嘴里趕緊塞了一口剛烤好的肉,壓壓驚。
如果換做幾個老爺們兒,大概就是“哥幾個走一個”,舉杯一飲而盡,接下來的招牌項目就是各自吹噓自己年輕時有多猛,干了多少傻事,愛過什么樣的姑娘,喝多的那位也許還能抱著身邊的兄弟借酒痛哭一下,嘴里念著當年那個愛而不得的名字……也許只有酒精的作用下,男人們才能暫時忘記現實,讓自己飄一把,因為喝多了,就沒人跟你計較了。火熄燈滅店家打烊之際,各回各家,第二天還得照樣爬起來繼續為養家糊口的生計奔波,這就是人生最現實的模樣吧?
但女人稍有不同,很多女人對年齡、容貌、皺紋、白發、身材……總有著無法釋懷的執念和焦慮。這種執念會隨著新年的到來更加明顯。所以,新年伊始,我們常常會聽到身邊的女人說,今年我一定要瘦下來,要多讀幾本書,要努力成為富婆……可是到了年尾,年初畫的大餅多半沒實現,我們又會聽到女人說著種種借口來掩飾心里的遺憾。
“過了四十歲,我的感覺是豁然開朗,就像爬山,人過半生終于來到半山腰處的平地,前半生的崎嶇和艱難,在這半山腰處都得到了暫時喘歇和撫慰,眼前的風景也比之前更開闊。欣然接納,然后繼續上山,至于后面的路,其實一樣艱難,但是心境不同,就走得更自在了,吹風看景信步閑庭,悠悠然。”說完,我閉著眼睛,仿佛置身于仙山畫卷中。
小雨和小九坐在對面看著我,一時不語,兩個還沒到四十歲的女人恐怕沒法理解我說的意境。其實,我在三十九歲的時候都沒這感覺,但是一過了四十,仿佛頓悟開竅了,人生的很多事都豁然了。難怪古人說四十不惑,也許還會有新的惑,但是之前的那些久久無解的惑,那些自己擰巴的惑,那些無法釋懷的惑……都隨著四十歲的生日蠟燭一一熄滅。很神奇吧?所以,在我看來,一個女人最好的年齡就是40+,成熟而有韻味,都是歲月饋贈的禮物。
“真的嗎?”小九有些懷疑地問我,“到了四十歲就好了嗎?”
我大笑著說:“等你到了四十,連皺紋都是有魅力的。”
小九又順勢摸了摸自己的額頭,因為仰睡而多出來的抬頭紋,此刻已然不見了。
一旁的小雨點點頭:“我信,我馬上就加入40俱樂部了,希望到那時會遇見更好的自己。”
“一定會的。”我說。
30+的焦慮來自成家來自生計,40+的焦慮來自家庭來自價值,其實女人最大的焦慮不一定是顏值和身材,更多的是內心的空虛感,如果徒長的只有年齡,沒有自我成長,那才是最該焦慮的。就像男人如果只有禿頂和大肚子,沒有格局、智慧和事業有成,那恐怕也是焦慮的所在。所以,人們把好看有內涵又有錢的女人叫小姐姐,把帥氣有氣場有事業的男人叫大叔。治愈焦慮的從來都不是口號和雞湯,而是實實在在的奮斗和年復一年的自律。
如果你此刻正在為自己的年齡焦慮,不妨把注意力放在具體的事情上,焦慮身材和顏值,就去健身、保養;焦慮氣質和格局,就去讀書、學習,和有學問的人做朋友;焦慮物質和金錢,就去打拼事業,做自己的老板……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拋開不切實際的幻想,踏踏實實地去做事,你的焦慮自然被化解了。說得再實際點,讓自己忙起來,也就沒時間焦慮了。嘴里喊著焦慮,手里卻不做事,這才是要命的啊。
小雨、小九和我,三個不同年齡的女人,相視一笑,此刻爐子上的烤肉嗞嗞作響,窗外雖說依舊寒冷,但是我們的心里都揣著一把火,不管啥時候,都別讓自己心里的這把火熄了,那是活著的勁頭和前行的動力。
“人生處處有風景,30+也好,40+也好,都不必焦慮,活出自己的精彩,自然通透。”我微笑著說。
編輯/宋凌燕
作者簡介
曹琳琳:遼寧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品牌民生新聞欄目《新北方》記者、主持人。“琳琳跑兩會”已經連續播出12 年, 以琳琳為符號打造的人物板塊《我在沈陽,琳琳有約》,已專訪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藝術家瞿廣慈等500 多位嘉賓。曾擔任全國首家“零點書店”項目負責人。已出版親子故事書《給太陽講故事》《太陽大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