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一
人們在想一件東西的時候往往以另一種形式作為寄托,而味道就是懷念家鄉(xiāng)的最好方法。
十四歲開始就離開小鎮(zhèn)在外面讀書,我媽知道我不吃魚,每次回家都會把碗鍋燙三遍才開始煮飯給我吃,有一次我沒告訴她悄悄回家了,一桌子都是魚,我媽說,“嘿嘿,回家也不說一聲,餓了吧?你先等著,我先幫你燙一下碗,想吃什么?我去給你買。”
她買回來的是燒鴨,還給我做了一道排骨湯。一道美味的排骨湯應該是要煲兩個小時以上,但那天也許我媽怕我餓著,排骨剛熟就端了上來。
我媽做的飯并不好吃,那天煲的排骨湯就有點咸了,她沒嘗,并不知道,使勁地往我碗里添,一直說多喝點。
但我至今懷念那天的燒鴨和排骨,時常想起這兩道并不成功的菜。
剛來北京的時候,一個人住。我每天都在樓下的港式餐廳吃飯,每次點的都是燒鴨飯還有偶爾加一碗排骨湯,也許是太好吃了,根本不是我想要的味道。后來想想,我想念的不是味道,而是想家。人們在想一件東西的時候往往以另一種形式作為寄托,而味道就是懷念家鄉(xiāng)的最好方法。
有一段時間我癡迷于學做飯,在半年內(nèi)我學會做超過一百道菜,我會用平底鍋、烤箱、微波爐、炒鍋、砂鍋等一些簡單的廚具。我不善交際,不大會說話,我喜歡的就是在廚房里研究怎么做出一道美味的菜。
后來我也漸漸明白,不同的人做出的同一道菜的味道都是獨一無二的,我發(fā)現(xiàn)我做不出最好吃的菜,我也就漸漸放棄了。
有時在深夜里,有些朋友過來借宿,或是有些室友開會回來,由于我總是睡得比較晚,都會幫他們開門,我從來不過問他們?nèi)ツ膬毫耍趺催@么晚才回來,我只會說“餓嗎?要不我給你煮碗方便面”,或者說“還有飯,要不我?guī)湍愠匆幌掳伞薄?/p>
我不知道他們多年以后,是否會像我懷念燒鴨還有排骨湯那樣,懷念我做的炒飯,還有煮的方便面,但是這些都無關(guān)緊要。
畢竟,餓了剛好有吃的這本身就是一件讓人懷念的事情吧。
張澤林摘自《你時刻準備著,
卻錯過每個機會》(武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