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鋼濤








摘 要:主機廠在汽車生產制造過程中,冷媒加注失敗問題時有發生,會影響生產線節拍及FTQ(一次下線合格率),造成冷媒加注失敗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主要針對對主機廠某車型前蒸發器低壓管與壓縮機進氣管接頭泄漏問題,通過5M1E分析根本原因,采取控制措施將問題予以解決。
關鍵詞:冷媒加注失敗 接頭泄漏 原因分析 對策 鞏固措施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automobile production and manufacturing, refrigerant filling failure problems occur from time to time, which will affect the production line beat and FTQ (one-time off line qualification rate).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refrigerant filling failure, and this paper is mainly aimed at the leakage problem of the joint between the low-pressure pipe and the compressor inlet pipe of the front evaporator of a model of the main engine factory, through 5M1E analysis of the root cause, taking control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Key words:refrigerant filling failure, joint leakage, cause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 consolidation measures
1 問題描述
(1)車間反饋某車型2019年12月發生141起冷媒加注失敗問題,小組馬上對現狀展開調查,發現冷媒加注失敗的故障表現:A、前蒸發器低壓管與壓縮機進氣管接頭密封不良存在泄漏;B、加注設備故障導致一次抽真空失??;C、密封圈表面破損、有異物等;D、其他故障,如接頭無密封圈等,見圖1。
(2)經統計:其中前蒸發器低壓管與壓縮機進氣管接頭密封不良泄漏,導致冷媒加注失敗126例,占問題總數的89.4%!是問題癥結。
2 原因分析
針對接頭泄漏問題,小組召開頭腦風暴會進行潛在失效模式分析如下
前蒸發器低壓管與壓縮機進氣管接頭密封不良可能原因如下:
(1)員工未按SOS標準操作;
(2)連接螺柱擰緊扭矩不足;
(3)密封圈內徑與線徑尺寸偏小;
(4)脹接管路內徑尺寸偏大;
(5)脹接管路密封面不平整;
(6)密封圈安裝溝槽尺寸偏小;
(7)管路接頭密封尺寸偏小;
(8)冷凍油涂抹工具附著異物。
3 要因確認
要因確認1:員工未按SOS標準操作
小組在下線返修工位跟蹤加注反饋10 臺抽真空失敗故障車,拆開接頭確認密封圈表面均涂有冷凍油,見圖2。
結論:員工未按SOS 標準操作為非要因
要因確認2:連接螺柱擰緊扭矩不足
故障車扭矩復測:此處螺柱擰緊扭矩標準6-12N.m,設定9N.m,隨機測量10 臺故障車,復測扭矩范圍在7.59-9.27N.m 之間,扭矩無問題,見圖3。
結論:連接螺柱擰緊扭矩不足為非要因
要因確認3:密封圈內徑與線徑尺寸偏小(非要因)
(1)尺寸測量:由于密封圈裝配后會發生形變,無法判定裝車前密封圈尺寸是否合格。小組經討論后決定隨機抽查100件未裝車密封圈,然后從中選取部分投影檢測合格的密封圈進行裝車跟蹤驗證。
(2)影響度驗證:選取50件線徑投影尺寸在2.350-2.405mm范圍的合格密封圈裝車驗證,并在接頭做打鉤標識,跟蹤50臺驗證車,反饋4臺冷媒加注失敗。返修強加冷媒對故障進行確認,發現仍是從前蒸發器低壓管與壓縮機進氣管接頭泄漏。見圖4。
結論:密封圈內徑與線徑尺寸偏小是非要因。
要因確認4:脹接管路內徑尺寸偏大(非要因)
(1)現場調查:小組成員隨機抽取10 件前蒸發器低壓管,用游標卡尺測量脹接壓板后管路內徑尺寸d1,測量結果18.32-18.38mm,均符合要求18.3-18.40mm。結果見圖5。
(2)影響度驗證:小組成員將測量合格的10件前蒸發器低壓管進行裝車跟蹤驗證,結果出現2臺接頭泄漏
結論:脹接管路內徑尺寸偏大是非要因。
要因確認5:脹接管路密封面不平整(要因)
(1)交叉驗證:該車型同時在柳州和重慶兩地生產,供應商的前蒸發器低壓管與壓縮機進氣管也分別在柳州工廠和重慶工廠生產,而重慶基地未反饋該處接頭泄漏問題。緊急切換一批200件重慶工廠生產的壓縮機進氣管裝車驗證,驗證車無泄漏問題發生。問題初步鎖定在柳州工廠生產的前蒸發器低壓管。
(2)對比分析:由于前面已經對故障車前蒸發器低壓管脹接尺寸進行測量分析,已排除了尺寸變異的影響。進一步對比前蒸器低壓管,發現柳州工廠生產的前蒸發器低壓管脹接壓板管路內壁密封面凹凸不平。如圖6所示。
結論:脹接管路密封面不平整是要因。
要因確認6:密封圈安裝溝槽尺寸偏小(非要因)
(1)現場確認:小組成員隨機選取10件壓縮機進氣管,用游標卡尺測量進氣管接頭密封圈安裝溝槽尺寸d3,實測值為14.46-14.54mm,均符合圖紙尺寸要求14.45-14.55mm。結果見圖7。
(2)影響度驗證:小組將測量合格的10 件壓縮機進氣管進行裝車跟蹤驗證,結果出現2 臺接頭泄漏。
結論:密封圈安裝溝槽尺寸偏小是非要因
要因分析7:管路接頭密封尺寸偏?。ǚ且颍?/p>
(1)現場確認:小組成員隨機選取10 件壓縮機進氣管,用游標卡尺測量進氣管接頭密封圈安裝溝槽尺寸d3,實測值為18.16-18.24mm均符合圖紙尺寸要求18.1-18.25mm。結果見圖8。
(2)影響度驗證:小組將測量合格的10 件壓縮機進氣管進行裝車跟蹤驗證,結果出現1臺接頭泄漏。
結論:管路接頭密封尺寸偏小是非要因
要因確認8:冷凍油涂抹工具附著異物(非要因)
(1)小組成員總裝現場調查空調管接頭連接工位,確認冷凍油涂抹刷頭表面無異物、脫毛等情況,涂抹工具不使用時使用瓶蓋保護。
結論:冷凍油涂抹工具附著異物是非要因。
經上述調查確認、分析,得出前蒸發器低壓管與壓縮機進氣管密封不良泄漏問題主要原因為:前蒸發器低壓管脹接管路密封面不平整。
4 制定對策
小組團隊針對前蒸發器低壓管脹接管路密封面不平整要因分析討論,經調查分析該要因是由于模具表面受損,不平整導致。因此小組制定如下措施,見表1。
5 對策實施
對策實施1:按模具圖紙要求,重新加工前蒸發器低壓管脹接模具,消除前蒸發器低壓管內壁密封面不平整現象。
6 效果檢查/確認
小組在各項措施實施后對措施實施效果及鞏固期效果進行了統計,結果表明:小組達到了目標,且實施效果問題有效。因受疫情影響,2020年2月未生產,特此跟蹤6個月數據,見圖9。
7 制定鞏固措施
為了鞏固相關措施,防止問題再次發生,小組在跟蹤各項措施實施的同時也對措施進行了標準化、文件化的更新。
(1)完善模具管理,編制工裝模具檢具管理辦法:模具委外加工回來后,由模具接收人員提出申請,聯合技術質量、制造部門多方測量、驗證合格后再入庫,并將模具納入日常保養維護管理。
(2)脹接工位制作質量警示卡,將管路密封面不平整的缺陷照片與正常照片放在一起制作現場質量警示卡,便于員工自檢,防止后續類似問題流出。
參考文獻:
[1]凌永成.汽車空調技術,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2020年5月).
[2]汽車空調系統的檢測與維修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6).
[3]趙繼洪.汽車空調結構原理與維修,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