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韞明 李準 張旺
當地時間3月26日,美國副總統哈里斯抵達加納首都阿克拉,開始為期一周的非洲訪問行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稱,哈里斯因此成為第一位訪問非洲的美國黑人女性副總統。哈里斯之行背后的象征意義,尤其是美國要在非洲與中國競爭影響力,是包括美媒在內的西方媒體關注的一大焦點。27日接受《環球時報》采訪的專家認為,美國近期加緊與非洲國家的聯系,很明顯有針對中國的意思。非洲國家看得也很明白,所以他們歡迎投資與合作,同時反對把當地作為大國博弈的競技場。
27日,哈里斯在會見加納總統阿庫福-阿多時承諾,美國將在安全領域向加納提供幫助,增加在那里的投資,并宣布向該國提供1億美元援助。此前一天,哈里斯在抵達阿克拉后表示,她此次非洲之行將談論氣候變化、供應鏈、國際規則與規范等問題。哈里斯表示,重點是增加對非洲大陸的投資,促進經濟增長與機遇,特別是增強女性經濟權益,增強青年企業家能力,關注數字包容等領域,并支持加強糧食安全、應對氣候危機影響的相關工作。
根據美國官員的介紹,哈里斯此次將訪問加納、坦桑尼亞和贊比亞,并會見三國領導人。這將是美非峰會之后,美國政要第五次對非洲的重大訪問活動。在此之前,美國財政部長耶倫1月訪問塞內加爾、贊比亞和南非,尋求加強美非經濟聯系;隨后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琳達?托馬斯-格林菲爾德前往加納、莫桑比克和肯尼亞,就公民事務、氣候變化等議題展開雙邊交流;“第一夫人”吉爾?拜登于2月下旬訪問納米比亞和肯尼亞,關注“婦女賦權”、糧食安全等議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本月14日至17日訪問埃塞俄比亞和尼日爾,尋求鞏固埃塞當地的停火協議,加強雙邊安全合作,提振雙邊關系。
國際輿論發現,美國近來提高了對非洲的關注度,實則是為了與中國競爭影響力。英國廣播公司(BBC)稱,美國高層人物的這一系列訪問,是在來自中俄等全球大國的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進行的。路透社評論稱,拜登政府尋求加強與非洲的關系,部分原因是為了提供一個擊敗美國競爭對手的選項。
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賀文萍27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美國近期重視非洲,當然有針對中國的因素,就像白宮官員介紹哈里斯行程時所說,不能忽視當前地緣政治的影響,長遠來看,要擊敗中國。另外,拜登今年計劃出訪非洲。所以這些高官訪問,也是為拜登最后的出場鋪路。
不過,CNN報道稱,許多非洲國家領導人仍然對美國感到失望,因為在國際議程中,非洲經常被冷落,美國的承諾也只是少量兌現。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更是大大地忽視非洲,從沒有訪問過,甚至在2018年將一些非洲國家形容為“糞坑國家”。相比之下,中國一直在努力發展與非洲的貿易關系〃并在非洲建設開發了許多大型基礎諼施項目。哈里斯飛往贊比亞時,“空軍二號”將降落在中國幫助建造的新機場。
非洲媒體對美國高官來訪的目的也是'一語道破。肯尼亞新聞網站“東非人”稱,美國副總統哈里斯任內首訪非洲,美國高官近期也是頻繁訪非,其目的是在與中俄等國展開激烈的地緣政治競爭之際加強與非洲的聯系。坦桑尼亞新聞網站“公民網”發文同樣認為,平衡變化多端的全球地緣政治力量是哈象里斯訪非背后的因素之一。文章援引非洲學者的觀點稱,在美國人眼中,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所以此次訪問只會以這些利益為中心,并且最終在某種程度上有利于美國。在此背景下,CNN稱,哈里斯此行需要向非洲國家表明,美國希望通過真正的合作來放大非洲大陸的潛力,并避免將非洲國家作為美國更大地緣政治戰略的棋子。賀文萍表示,非洲國家現在的思想確實變了。從前幾年開始,非洲的一些學者就表示,援助對非洲起不到根本的推動作用,反而扼殺了企業家的精神,于是非洲不要援助要投資的思想便流行起來。美國也在迎合這種思想潮流,所以提出要加大在非投資。
賀文萍說,非洲并不排斥美歐領導人來訪,這種多元外交可以凸顯非洲自身的重要性。當然,他們也很明確,現在非洲已經站起來了,殖民主義時代早已過去,所以想把非洲當成大國競技場那是不可能的。他們歡迎各個大國都到非洲來加強投資、加強合作,但不能口惠而實不至。至于中國,賀文萍說,還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按照中非合作論壇規劃的方案砥礪前行,“對污名化中國的言論也要勇于并善于反擊”。▲
環球時報202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