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媚 譚桂云 莫穎茵 薛亮
廣州市荔灣區中醫醫院婦產科,廣州 510000
伴隨公眾物質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長,單純婦產疾病醫療已難以滿足女性患者防治疾病的需求。通過積極措施可預防、控制疾病的發生與發展,提升女性患者健康水平、生活質量及就醫感受,并提供需求內容生動、豐富的孕前、孕期、產前健康教育及個性化生活指導[1]。近年來,中醫"治未病"理論備受關注,通過預防養生或早期治療方法,以期達到阻斷疾病發生和發展的目的[2]。因而,積極運用中醫"治未病"理論指導并融入現代健康管理之中,既可發揮中醫藥臨床服務功能及預防保健作用,又可為健康管理提供技術應用與干預支撐,益于構建具有中醫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務體系[3-9]。多項文獻描述中醫"治未病"與健康管理模式的探索性研究,但涉及婦女全生命周期領域的研究較少[10-11]。2019年11月,廣州市荔灣區中醫醫院被確定為廣州市中醫治未病母嬰安康指導中心,制訂包括孕前調經助孕、孕期、產后的中醫"治未病"服務技術指南,深入基層為育齡婦女、孕產婦提供中醫"治未病"母嬰安康健康咨詢指導工作。因此,本次研究著重探究基于中醫"治未病"理論的母嬰安康指導中心在婦產科臨床應用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研究資料
從廣州市荔灣區中醫醫院收集2019 年11 月至2020 年10 月期間進行孕前、孕期及產后檢查的女性132 例,作為對照組;從廣州市荔灣區中醫醫院中醫治未病母嬰安康指導中心收集2020 年11 月至2021 年10 月期間進行孕前、孕期及產后檢查的女性132 例,作為研究組。(1)納入標準:①在院內就診并定期進行孕前、孕期及產后檢查的婦女;②智力認知水平正常,可正常溝通;③孕婦及家屬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孕前已確診高血壓、心肝腎疾病等內科疾病,②盆骨狹小或畸形等生殖道異常情況;③孕前服用過免疫治療或干擾糖、脂代謝的藥物,孕期曾服用對胎兒有影響的藥物,接觸過有害物質或放射線及病毒感染等不利因素。該研究已經廣州市荔灣區中醫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對照組年齡22~55(38.12±3.45)歲,孕前46 例、孕期41 例、產后45 例;研究組年齡23~55(38.41±3.21)歲,孕前45例、孕期42例、產后45例。兩組年齡等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2.方法
2.1.對照組 實施常規健康管理方案對孕前、孕期、產后女性進行保健。孕前、孕期、產后均經醫師及相關影像學手段檢查后,由醫師開具治療方案,定期復查[12-14]。
2.2.研究組 實施在基于中醫"治未病"理論的母嬰安康指導中心對孕前、孕期、產后女性進行醫療保健。中醫治未病母嬰安康閉環管理方案分為兩個部分:(1)未病先防縱向閉環管理。①孕前:根據體質差異,對易感體質或者痛經、月經異常、不孕癥、流產或者復發性流產狀態等影響生殖健康的重點人群,對偏頗體質人群提前干預,未病先防,及時發現不孕癥可能人群并給予指導[15-18]。②孕期:把易感體質孕婦列為重點監測對象,通過中醫藥膳食療、穴位操等特色診療技術解決孕期出現的妊娠嘔吐、失眠、大便秘結、下肢水腫等不適癥狀;通過中藥內服、外治等綜合療法,減少因體質偏頗導致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等孕期并發癥的發生,早期干預,未病先防,并提供經驗豐富的西醫產檢服務[19]。③產后:產婦分娩時氣血及體力消耗,產后易出現氣血虧虛、瘀血停滯、陽氣易浮的狀態。通過中醫藥膳食療、起居調養、盆底功能的康復、乳腺按摩、穴位貼敷、中藥封包、腰及腹部按摩等中醫特色診療技術,預防產后惡露不盡、產后乳腺炎、產后便秘等產后疾病的發生。(2)中西協同橫向閉環管理:在傳統的婦幼保健基礎上,加入中醫"治未病"思想,通過望聞問切及中醫體質辨識等手段獲取患者"欲病"狀態信息,結合現代醫學技術,中醫、西醫、醫護人員共同合作,向婦女提供中醫體質養生、保健知識及技能,現代醫學診治,把中醫"治未病"技術作為臨床治療和保健服務之間的橋梁,提供個性化、精準化的中西協調健康管理[20-24]。
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高危妊娠發生率,孕產期并發癥發生率及合并癥發生率,不良妊娠結局,保健滿意度。保健滿意度采用醫院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價,問卷總分100 分,≥90 分為非常滿意,76~89 分為滿意,66~75 分為基本滿意,≤65 分為不滿意,保健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滿意率+基本滿意率[25-27]。評價時間為產后42 d 或終止妊娠后30 d 內,通過門診復診或電話隨訪由患者自評。
4.統計學方法
數據以統計學軟件SPSS 22.0 錄入處理,計數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以(±s)表示,行獨立樣本t檢驗,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比較兩組高危妊娠發生率
對兩組發生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羊水過多或過少、胎位不正、過期妊娠、胎兒發育異常、巨大胎兒、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等高危妊娠對象進行統計發現,研究組高危妊娠率4.54%(6/132)顯著低于對照組高危妊娠率19.70%(26/132)(χ2=10.789,P=0.001)。
2. 比較兩組孕產期并發癥發生率及合并癥發生率(表1)
表1 兩組孕前、孕期及產后女性孕產期并發癥發生率及合并癥發生率比較[例(%)]
本研究收集的孕產期并發癥包括:異位妊娠,妊娠劇吐,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肝內膽汁郁積癥,早產,過期妊娠,產后出血;孕產期合發癥包括: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妊娠合并重度貧血,妊娠合并高脂血癥,妊娠期糖尿病。研究組孕產期并發癥發生率3.79%及合并癥發生率2.27%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孕產期并發癥發生率18.18%及合并癥發生率16.67%(均P<0.05)。
3.比較兩組不良妊娠結局
本研究收集的不良妊娠結局主要包括:自然流產,胎兒畸形,死胎。研究組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3.03%(4/132)顯著低于對照組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16.67%(22/132)(χ2=10.476,P=0.001)。
4.比較兩組保健滿意度(表2)
表2 兩組孕前、孕期及產后女性保健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女性保健滿意度97.73% 顯著高于對照組80.30%(P<0.05)。
中醫"治未病"的思想、理論與技術應用由來已久,但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學科體系,理論和技術缺乏有效的結合,人才隊伍薄弱,這就使得中醫"治未病"的規范性較差。因此形成地域化、系統化、標準化的中醫"治未病"健康服務管理體系有尤為重要。婦幼保健是一個國家衛生保健的重點,其健康水平代表著人口的總體健康狀況[28]。切實提升中醫"治未病"的管理效能和服務質量,推動產學研一體化發展,依托"互聯網+"相關技術,結合中醫治未病與現代醫學技術,搭建婦女全生命周期"未病先防"閉環管理平臺。
廣州市荔灣區中醫醫院被授予"廣州市中醫治未病母嬰安康指導中心",根據《廣州市中醫治未病母嬰安康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秉承"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后防復"的中醫治未病思想,凸顯專科治未病,構建中西協同的母嬰保健服務體系。本次研究著重探究基于中醫"治未病"理論的母嬰安康指導中心在婦產科臨床應用的效果,研究發現,研究組高危妊娠率4.54%、孕產期并發癥發生率3.79%及合并癥發生率2.27%、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3.03%均顯著低于對照組高危妊娠率19.70%、孕產期并發癥發生率18.18%及合并癥發生率16.67%、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16.67%(均P<0.05);研究組女性保健滿意度97.73%顯著高于對照組80.30%(P<0.05),表明基于中醫"治未病"理論的母嬰安康指導中心在婦產科臨床應用效果顯著。在常規孕期產檢的基礎上引入中醫"治未病"理念,早期干預,未病先防。產檢孕婦在獲得常規產檢保健同時進行體質辨識,中醫師以體質辨識與中醫辨證相結合,為孕婦提供了針對性強、個性化的飲食、起居、運動的中醫調護保健處方[29],并在圍產保健手冊上加入中醫干預指導建議,豐富婦幼保健服務內涵,使孕產婦獲得中西醫提供的孕期保健服務,減少母嬰并發癥。通過產后病房及產后門診,指導產婦進行中醫藥膳食療、起居調養、盆底功能的康復、乳腺按摩等中醫特色診療技術,預防產后疾病的發生[30]。故而女性對中醫"治未病"母嬰安康指導中心的保健服務體系極為滿意。
綜上所述,廣州市荔灣區中醫醫院中醫治未病母嬰安康指導中心的保健服務體系,能明顯降低高危妊娠率,避免孕產期并發癥,改善母嬰妊娠結局,提升女性對保健服務的滿意度,值得推廣及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