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文化的載體,文學作品是實現文化傳播和文化傳承的重要媒介。而在世界文化中,英美文化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英美文學創作也具有其獨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和語言特色,因此,對英美文學作品進行品讀賞析,深入了解英美文學作品中的語言,藝術表達形式,也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西方國家的歷史文化背景。基于此,文章將在詳細闡述英美文學作品,語言藝術起源的基礎上,對英美文學作品的語言藝術特征進行全面分析,并探討解讀英美文學作品的策略及要點,進一步提升大眾對英美文學作品的鑒賞和品讀能力。
【關鍵詞】英美文學;文學作品;語言藝術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24—229—03
引言
在全球化進程不斷推進的今天,世界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和溝通越來越多,有助于加深世界各國不同文化的互相理解。作為不同區域和國家歷史演變過程中所產生的重要文化,文學作品是對國家和地區民族風格及國家精神的具象化展現形式。所以,深入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域的文學藝術作品,學會欣賞品讀這些文學藝術創作,也有助于實現文化交流,助推各國家各地區之間的文化交融。
一、英美文學作品的語言藝術起源
各個不同區域文學作品的起源和發展往往會受到其所屬區域文化及環境背景的影響,英美文學作品也不例外。在文學作品創作過程中,不同地域具有特色的文化環境也成為了孕育文學作品和文學藝術的關鍵搖籃。因此,英美文學作品的語言藝術也有其特定的起源,其中希臘戲劇以及荷馬史詩對不同時代英美文學作品創造所產生的影響是最為直觀的。
(一)希臘戲劇
作為歐洲文化的源頭,古希臘文化對英美藝術文化的起源和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而其中,希臘戲劇更直接與英美作家的文學創作息息相關。希臘戲劇的創作直觀反映了古希臘人民強盛的文學藝術創作能力以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不管是希臘戲劇作品中的語言藝術,抑或是其情節中所設置的巧思,都獲得了英美文學作家的廣泛認可和肯定。在歐洲早期的詩歌和文學創作活動中,也可詳細追溯希臘戲劇的元素。不管是但丁的《神曲》,還是埃斯庫羅斯的悲劇創作,其中都涵蓋并充斥著希臘戲劇的意象,總的來說,希臘戲劇奠定了古代歐洲文學的基調。與此同時,后續英美作家的文學創作中也充分展現出了希臘戲劇所表達的獨特藝術風格,希臘戲劇中人物刻畫和創造的巧思更備受英美作家的青睞。很多英美文學作品中個性極為鮮明且具有魅力的藝術形象,都是參考希臘戲劇中人物原型而創造的。由此便足以證明:在英美文學作品發展過程中,希臘戲劇發揮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
(二)荷馬史詩
作為西方史家紀實經典,荷馬史詩在歷史和地理領域所占據的地位毋庸置疑。而從文學藝術方面來看,荷馬史詩中所展現的敘事技巧和應用的語言藝術也具有極強的文學價值。英美文學創作者在進行文學作品創作中,經常會以荷馬史詩中所記述的歷史事件作為作品的創作素材。以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傳》為例,在作品的敘事風格以及語言藝術便是參考了荷馬史詩的敘事技巧。而讀者若想深入理解狄更斯的文學作品和文學創作風格,就必須對荷馬史詩中的語言風格和敘事方式進行相應了解。最后,很多英美文學創作者也經常使用荷馬史詩中的經典意象表達方式,通過意象的使用,創作者能借由文學作品彰顯出個人主義以及自由主義的精神。
二、英美文學作品語言藝術創作基本特征
(一)善用經典
在進行英美文學作品創作過程中,創作者更傾向于引用希臘戲劇以及英美古典史詩中的故事以及經典意象,這也是英美文學作品語言藝術創作的基本特征之一。經典的引用不僅能讓文學語言進一步簡化,同時也能讓讀者更直觀的了解創作者所表達的深刻含義。與此同時,后世英美文學作品的創作還深受希臘戲劇浪漫主義語言風格的影響。對于具有相同歷史背景的讀者來說,經典的引用能讓其對作品中所表達出來的文化意象形成共識。因此,在進行英美文學作品賞析時,也必須高度關注英美文化中的這一特殊的語言特征,只有深入理解英美文學作品中所引用的意象以及經典故事,才能更深刻的感知英美文學作品所展現出來的語言藝術和魅力。
(二)善用獨白等語言特色
作為一種獨特的戲劇創作手法,內心獨白是人物語言表達的重要形式。在進行英美文學作品創作時,作者會依據特定的環境和情境合理應用主人公的內心獨白,以此來對人物的言語以及思想活動,進行巧妙的勾勒。而相比中國文學作品來說,英美文學作品中所融入的戲劇性獨白更多。進行中國文學作品創作時,創作者更傾向于利用含蓄的表達方式,對作者的思想觀點進行闡述和續寫。中國文學作品創作過程中雖會出現大量的情感沖突,但往往會以和諧收尾。而在英美文學作品中,創作者在進行主人公的情感表達時,往往會通過內心獨白的方式展示主人公的情緒和思想,以此來直觀的表述自身的精神向往以及具體感受。以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為例,哈姆雷特中主人公的大量內心獨白不僅串聯起了整個故事脈絡,成為了整個故事的重要線索,同時也代表著主人公的心理歷程和變化,通過內心獨白,讀者可深刻的感受到主人公的心靈世界以及人物的不同性格。哈姆雷特中,主人公的7段內心獨白,分別表達了其在不同階段的心路歷程變化,通過這些內心獨白,讀者也能感受到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以及主人公在面臨各項抉擇時的糾結和矛盾。
(三)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
從現實角度來看,英美文學作品中的語言風格也具有極為多樣化的表現形式,但對于創作者來說,其文學作品中所要抒發的情感和表達的思想都是來自于現實生活,因此在進行英美文學作品賞析時,讀者也必須對社會文化以及作品的歷史發展背景進行綜合了解,在明確多種英美文學作品語言風格的基礎上,真正理解醫美文學作品中的語言藝術特征。一般情況下,英美文學創作者在進行作品創作時,往往不會將目光聚焦于某一具體故事或某一特定物象的描寫,創作者的敘事風格往往多變且豐富,某些內容的描寫和創作形式甚至較為抽象,因此,對于未成長于其文化背景下的讀者而言,這些作品的品讀和賞析往往存在較大的困難。英美文學創作者更為關注作品中自身思想以及思考的表達及闡述,其并不會被某種語言表達形式所限制和制約。在進行英美文學作品賞析時,讀者必須深刻體會到作品源于現實的精神內核,才能真正理解作品中的精神及思想表達。
(四)語言文化意識較強
語言文化意識的表現方面,中國文學作品的表達更加地含蓄,但英美文學作品的表達卻十分熱烈且奔放。部分美國文學作品的創作都展現出了對自由的渴望和對熱情的贊頌。在英美文學作品中,創作者會通過贊美人性來歌頌人物形象,展現人物魅力。以知名美國小說家杰克倫敦的代表作《熱愛生命》為例,在該中篇小說中,作者所刻畫的主人公是一位被伙伴拋棄的淘金者,在作者所敘述的故事情節中,人工曾與惡狼進行殊死搏斗,強烈的求生意志讓他戰勝了戰斗力頑強的餓狼,并獲得了他人的救助。閱讀這篇小說過程中,讀者能從故事情節和主人公的刻畫活動中感受到人類對生命和自由的向往及渴望,故事中所傳詮釋出來的堅持不懈的精神也感染了諸多讀者。總的來說,英美文學創作者更傾向于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中贊揚冒險精神和對自由的強烈向往,以此來展現人性的光輝和生命的美好。作為文化的載體,語言對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而通過大量英美文學作品的研究我們不難發現:英美文學作品語言的使用具有明顯的跨文化意識,語言成為了文學作品表達思想的重要平臺和媒介。讀者在進行英美文學作品賞析時,只有全面且細致地解讀文學作品,語言所包含的文化意識,才能感知到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實現文化意識的發展及傳承。
三、解讀英美文學作品的策略
(一)強化跨文化閱讀意識
在民族文化發展過程中,語言所占據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從地區的語言在長時間的發展歷程中,都承載著本民族的文化傳統、時代發展背景以及風土人情。而在文化交流過程中,語言更是極為重要的工具,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產生的語言合理應用到地區文學創作中,也能讓區域文化得到傳承和發展。而在進行英美文學作品解讀和賞析過程中,讀者首先要增強自身的跨文化閱讀意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突破傳統思維定勢的基礎上,深刻理解英美文學作品的內涵。英美文學作品的閱讀還能讓讀者更全面的了解西方國家的風俗習慣以及文化歷史發展。通過大量經典文學著作的閱讀,讀者將對異國文化特征形成更正確的認知,不同語言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也會更加的和諧順暢。所以,在閱讀解析英美文學作品時,我們首先要對作品的文化背景進行全面了解,明確英美文化與我國文化的差異和區別,尊重并且包容文化差異。
(二)以辯證的目光看待文化差異
若想正確解析欣賞英美文學作品,讀者就必須充分尊重各語言風格之間的文化差異,理解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異和區別,只有互相尊重,才能獲取真摯且深刻的理解。對于生長于不同地區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來說,其價值觀念以及生活方式,行為作風都會出現明顯的區別,而這種差異也會直觀的展現在文學作品中。英美國家的地理歷史背景與東方的差別極大,相比東方國家來說,中美國家往往更關注個人意識的覺醒,自由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個人權利的保護,所以其文學作品中展現個人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故事內容相對較多,與此同時,英美文學作品中還涵蓋大量個人思考國家級社會發展的內容,相比東方國家所強調的集體主義來說,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通常會造成一定的文學交流的沖突和矛盾,但二者之間的碰撞也會產生更為激烈的思想火花和意識交流,進而助推人類文化藝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所以,在解析欣賞英美文學作品的語言藝術時,讀者必須充分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區別,并給予不同文學作品以及語言藝術表達形式足夠的尊重,讓英美文學賞析的質量和水平隨之提升。
(三)正確理解思維方式的差異
東方國家和西方國家所處的地域條件以及文化背景都明顯不同,因此,不同地區人們看待事物的角度以及關注點也存在差異,其思維方式更是天差地別。相較英美國家來說,東方人的思維方式更為含蓄婉轉,而西方人則較為直接。所以,中國人在進行事物的分析和理解時,往往立足于宏觀角度,而西方人則各注重細節和微觀角度的分析。中庸之道在中華文化中大受推崇,但在西方文化背景下,人們卻更為關注個人對事情的主觀判斷及評估。所以,在進行英美文學作品賞析時,讀者也必須有效把控中西方思維方式的不同,從不同角度、不同維度對文學作品進行解讀。
(四)關注實用性和交際性
在進行英美文學作品解讀賞析時,讀者必須嚴格遵循語言的交際性和實用性原則。所謂交際性,其實就是指:文學作品中的語言在文化交流過程中發揮著引領思想交流的重要作用。語言藝術的表達,可在不同文化之間假期做互相溝通和交流的橋梁。所以,讀者在進行英美文學作品語言藝術欣賞時,必須高度重視交際性原則,并在此基礎上增強自身對于不同文化的學習意識。針對英美文學作品可加強英美經典著作的學習,深入了解英美作品的語言文化背景,歷史文化特色,以及社會文化環境。只有這樣,讀者才能對英美文學作品的語言藝術形成更全面且深刻的理解。而所謂實用性,其實就是指:在進行英美文學作品賞析時,讀者需將文學作品中的語言特點和文化內容進行結合,實現語境與作品素材的結合,只有充分遵循實用性原則,讀者才能加深對文學作品的認知和理解。以《了不起的蓋茨比》這一作品的欣賞為例,或者只有堅持遵循實用性和交際性原則,其才能真正感受到:該作品并非傷春悲秋和無病呻吟,而是一種客觀真實存在的感情表達。
四、結語
綜上所述,英美文學作品的創作環境,創作背景,都與中國文學作品存在極大的差別。所以,其也極具代表性的語言特征。相比中國文學作品來說,英美文學創作者在進行作品創作時,往往傾向于應用經典和內心獨白,借作品所創作的素材和故事,大多來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其語言文化意識也相對較強。所以,在進行英美文學作品的賞析和解讀時,讀者若想充分理解作品中的語言藝術特色,就必須不斷強化自身的跨文化閱讀意識,并以辯證的目光看待不同區域的思維和文化差異,在密切關注文學作品解析實用性和交際性原則的基礎上,更深入的理解醫美作品所展現出來的文化和思想內涵,以發展的眼光學習英美文學作品中的文化精髓。
參考文獻:
[1]李棟梅.跨文化視角下英美文學作品語言藝術分析[J].中國民族博覽,2022(19).
[2]王琪睿.文藝復興時期英美文學作品中語言藝術賞析[J].今古文創,2022(18).
[3]王親英.賞析英美文學作品中的語言運用藝術[J].短篇小說(原創版),2016(29).
[4]李亞格,孫雅莉.淺析英美文學作品中的語言藝術[J].才智,2016(7).
作者簡介:陳靜(1986—),女,漢族,山西太原人,碩士研究生,山西晉中理工學院文法學院外語系,講師,研究方向為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