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長江流域的文化多樣性發展導致圖書出版面臨著許多挑戰和機遇。尤其在媒介融合不斷演進的今天,“技術-媒介”“經濟-文化”的聯系變得更加緊密,使得圖書出版轉型呈現出更加豐富卻又復雜的特點。因此,如何促進出版業朝著經濟和文化相融合的方向發展,并找到一條經濟生產和文化生產相平衡的途徑,成為亟須解決的問題。出版社在策劃選題及進行出版規劃時需要堅持正確的出版導向,結合讀者群體以及出版社自身的專業和特色等來積極打造優勢產品線,重視創意投入,充分利用敏銳思維和精銳技術力量,通過富有創意性的業務實踐方式,將長江流域獨特的文化更好地融合到圖書出版中,為讀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圖書,以推進出版社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長江流域的文化多樣性發展給圖書出版的生存發展帶來了諸多挑戰和機遇。隨著媒介融合語境的到來,“技術-媒介”“經濟-文化”的聯系變得更加緊密,市場環境也隨之發生改變,圖書出版轉型變得刻不容緩。為此,圖書出版進行了轉企改制和數字化轉型,以實現創新升級,提升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雖然這些實踐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但是傳統圖書出版中經濟屬性和文化屬性之間的內在矛盾并未得到根本性改變[1]。因此,如何找到一條有效的轉型路徑來緩解傳統圖書出版固有的矛盾,并促進圖書出版業創新型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
創意是推動出版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動力。在企業運營方面,出版社所獲得的經濟效益與出版產品所占的市場份額密切相關。如果在生產過程中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優勢、地理優勢,出版產品和服務能夠展示其獨特的文化價值和創意特色,那么將會得到消費者的青睞,在出版市場占據一片天地,同時為長江流域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貢獻出力量。
1.2 研究意義
自人類進入消費社會階段以來,對商品消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費者不僅關注商品的使用價值,還注重商品的文化價值和符號價值。圖書作為傳統的文化產品,一直以紙質印刷品的形式活躍在消費市場。然而,隨著大眾媒介的發展,人們的圖書閱讀習慣和圖書消費需求發生了變化,傳統圖書出版面臨著產能過剩和難以激發消費者新需求的困境。雖然技術在提高出版業生產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僅依靠技術擴大生產很難打破傳統圖書出版發展困境。因此,出版社應當重視自身特有的地理優勢和文化優勢,并積極促進創意與技術的融合,這樣才能使傳統圖書出版業的生產運作更具活力和創造力。在轉型過程中,出版社需要以長江流域傳統文化和新時代文化為創意來源,通過創意的注入為圖書賦予更多的文化內涵和符號價值。同時,結合技術的應用,以創新的生產制作方式和數字化出版的形式,滿足消費者對于文化產品多樣性、層次性和便捷性的需求。重視文化創意和技術創意的融合,將是傳統圖書出版實現轉型的關鍵。這將使得傳統圖書出版在適應時代潮流的同時,保留自身的文化特點優勢和傳播價值,實現經濟發展與文化生產的有機融合。
2 長江流域文化與圖書出版融合現狀
2.1 圖書出版轉型的內在矛盾
在工業化時期,傳統圖書出版通過大規模生產的方式完成了文化生產和傳播的歷史重任。這為傳統圖書出版在20世紀中后期的迅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使得傳統圖書出版的文化屬性得到了快速提升。為了提高傳統圖書出版的經濟產能,傳統圖書出版實行了轉企改制。轉企改制使傳統圖書出版由以事業為導向的運作轉變為以企業為導向的運作,這是一次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轉型實踐。轉企改制激發了傳統圖書出版的市場活力,提高了出版機構在文化市場經營中的主體性,使得圖書出版業整體的經濟屬性得到了快速提升。
隨著媒介融合趨勢的到來,傳統圖書出版的轉型實踐不斷升級,許多傳統圖書出版機構嘗試進行數字化轉型實踐,注入技術力量改善生產過程的內在局限。然而,目前的轉型實踐仍未能帶來真正的改變。具體來說,傳統圖書出版尚未找到符合自身特色的真正發展道路。傳統圖書出版已經進行了兩次轉型實踐,但仍未能實現經濟生產和文化生產的協調發展。此外,隨著消費者對產品質量和服務手段的要求不斷提高,一般物質產品的文化創意屬性也不斷延伸,使得傳統圖書出版產品的優勢有所減弱。因此,傳統圖書出版行業面臨著迫切需要進行轉型發展的局面。
2.2 長江流域文化創意轉向
長江流域文化創意轉向的內涵是指重視傳統圖書出版的文化創意特性和經濟特性,強調通過創意投入為傳統圖書出版創造更高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實現經濟和文化的融合,平衡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基于文化創意轉向的內涵,傳統圖書出版在長江流域應從生產者、產品與服務、盈利模式三個方面進行改造。編輯需要進行創新改造,由單純文字工作者升級為思維創意生產者,充分發揮創意出版的潛能。在生產過程中,利用技術打造內容和形式都具有獨特風格的產品與服務,深入挖掘長江流域特有的文化價值,實現產品與服務的增值。在此基礎上,還要建立多元盈利模式,使傳統圖書出版轉型為文化創意出版。因此,如果圖書出版只跟隨大流,在內容方面不能體現出自身特有的價值,將難以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可能對其未來發展構成威脅[2]。尤其是當消費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時,一般圖書將不再具有競爭優勢,或將會被市場淘汰。然而,當圖書的文化價值、符號價值提升且使用性能不斷優化時,將有可能成為兼具使用價值和文化價值的新型產品,具有強大的市場競爭力,能夠滿足消費者的期待,在消費市場中重新占據有利地位。因此,文化創意的嘗試旨在提升生產者的創意生產力,使傳統圖書在生產過程中體現更濃厚的文化創意特性,為其注入新的發展活力。
長江流域文化創意轉向使傳統圖書出版能夠把握媒介融合的趨勢,主動而不被動。通過在數字技術使用、創造性勞動生產、勞動力多樣性和創造性等多個方面進行新的探索,文化與經濟生產的內在矛盾得以緩解,進而實現從媒介融合向“經濟-文化”融合的轉變。因此,文化創意轉向有可能突破傳統圖書出版轉企改制和數字化轉型實踐的限制,符合傳統圖書出版未來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3 長江流域文化與圖書出版深度融合發展分析
3.1 長江流域文化創意多元化,激發圖書出版創意潛能
長江流域作為我國乃至世界上重要的文化區域之一,蘊藏著豐富多彩的文化資源,呈現出多元化的文化創意。長江流域文化源遠流長,承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涌現出豐富多彩的文化形態和傳統藝術。同時,作為中國經濟文化的重要地區,長江流域自古以來就是物流和商貿的重要樞紐,吸引了來自各地的人們進行經濟交流和文化交流,形成了包容開放的文化氛圍。在這樣的背景下,涌現出了眾多的文化創意產業,涵蓋了傳統手工藝、文化創意產品、文化旅游、影視娛樂等多個領域。在傳統手工藝領域,長江流域以其獨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傳統工藝技藝,有許多具有代表性的手工藝品,如荊州繡、川繡、景德鎮瓷等,這些傳統手工藝產品融合了當地的文化元素和工藝技藝,不斷進行創新和升級,成為當地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文化輸出和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除了傳統手工藝品,長江流域也涌現出眾多具有影響力的文化創意產品,如音樂、電影、動漫、游戲等[3]。同時,長江流域包含眾多山川、河流、湖泊,豐富的歷史文化和自然資源為這些文化創意產品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題材。
作為傳統圖書出版行業,如何在融合出版的背景下深度結合長江流域文化,發展出自身特有的產業特色,占據一片出版市場,是值得每一個出版人深入思考的問題。
首先,需要改變編輯固有的思維模式。作為重要的生產者,編輯的創意和專業水平直接影響產品和服務的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尤其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編輯是否擁有創意生產意識對市場表現至關重要。如果編輯在生產過程中注重創意投入,提高產品和服務的差異性,為消費者提供獨特體驗,傳統圖書出版將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并進一步凸顯文化創意特性。相反,如果編輯固守傳統的生產模式,產品和服務未能創新升級,不僅難以提升經濟效益,還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受到沖擊,品牌影響力必然降低。其次,應加強編輯對相關長江流域文化的了解和認知。組織編輯深度學習長江流域相關文化,鼓勵編輯積極探索,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培養發現優秀選題和創意的眼睛。為了推動傳統圖書出版實現文化創意轉向,重視編輯的創新重塑,即培養編輯的自主創新意識,使其由傳統的圖書編輯轉變為新時代文化創意生產者。
3.2 洞察消費者需求,技術與創意融合
當前,消費者的需求趨向個性化和多樣化,并且變化速度不斷加快。為了適應這種變化,傳統圖書出版需要調整以往的生產思路,從滿足消費者的共性需求轉變為滿足消費者的個性需求。為了更準確地把握消費者需求,傳統圖書出版需要保持市場敏銳度,精準規劃和把握自己的市場定位。在生產過程中,以長江流域文化為靈感源泉,充分認識到技術與創意融合的重要性。尤其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技術和創意的結合使圖書能夠實現產品與服務的創新,創造增值空間,并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保持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使出版社能夠獨具特色,持續穩定發展[4]。因此,在長江流域文化與圖書出版深度融合中,技術與創意需要相互協調,使文化創意能夠通過不同的媒介形式展現。圖書出版由一次作品創作轉向多次產品與服務創新,作品本身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不斷延伸。無論是傳統紙質圖書還是數字出版物,都能體現多樣濃厚的文化內涵,并在產品使用過程中提供豐富的文化創意體驗,滿足消費者多層次的需求。
4 結語
長江流域是我國極具特色的文化帶,其歷史、地理、經濟、科技、文化等多方面構成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偉大畫卷,在文化自信的大前提下,強化對長江流域文化的建設、傳承和保護,不僅對地方、社會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作用,對出版社自身的蓬勃發展也具有重要作用。作為立足于長江流域的出版社,對其文化資源的利用和開發更是具有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這是出版社在發展中的立社基礎和發展方向。基于轉變意識、挖掘資源、媒體技術等多個維度,深耕長江流域文化特色,利用融媒體時代技術手段,培養編輯的創新意識,加強編輯對相關文化的了解和學習,尋找有意義的創新點和選題策劃方向,將圖書出版與長江流域文化深度融合,打造出特有的品牌圖書,為長江流域文化發展和弘揚做出貢獻。
引用
[1] 謝名家.使文化產業成為經濟社會轉型的主導力量[J].中國發展觀察,2013(10):40-43.
[2] 韓曉寧,郭瑋琪.出版文創:產品創新與升級之路——出版文創的產業實踐思考[J].出版廣角,2017(22):22-24.
[3] 王卿.“出版+文創”:促進出版業轉型升級[J].出版廣角, 2018(8):54-56.
[4] 王雁.跨界融合背景下出版文創的價值思考[J].現代視聽, 2018(7):36-39.
作者簡介:閆彬(1994—),女,湖北宜昌人,本科,就職于長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