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露宇
摘要:當前,城市火災事故頻發,農村“小火亡人”時有發生,火災隱患呈隱蔽性、多樣性態勢,對傳統的火災防控和滅火救援方式提出了挑戰。互聯網時代下,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消防工作,可以實現數字化、精確化的火災防控及救援。結合實際,對物聯網技術應用于消防工作的意義進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應用過程中發現的難點和關鍵點,提出了解決對策和前景展望。
關鍵詞:物聯網;智慧消防;技術發展
1 消防物聯網技術現狀
受城市建設不斷升級、農村消防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先進、人員整體消防安全素質不平衡等因素的影響,加之消防隊伍改革轉制、隊伍人員緊張,如何更加科學、全面地做好社會面火災防控工作及滅火救援工作成為一個重要課題。面對社會消防管理工作難度不斷增大及火災形勢、壓力、風險不斷增高的沖擊和挑戰,在智慧城市、物聯網發展的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物聯網技術給新時代消防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支持,積極運用和使用信息技術和手段成為消防工作向智能化、自動化、精細化方向轉變的突破口。
1.1? 物聯網技術概述
199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首次提出了物聯網的概念,物聯網技術是在互聯網技術基礎上的新型信息技術,目的是通過實現人、事、物的互聯互通,原理是將設備物品與互聯網通過各類傳感器進行連接,實現信息交換和通訊,進一步達到智能化的管理、定位、動態跟蹤的目標。物聯網技術現在已廣泛應用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以及常見的智能家居等領域,使人們足不出戶便能交電費、實時查看公交位置等,為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便利。因此,將物聯網技術引入消防領域,符合“智慧城市”的整體理念,為消防安全監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1.2? 物聯網應用實例
現階段,物聯網技術在消防中的試點應用逐步加強,全國各地消防隊伍都在大力開展“智慧消防”建設。比如,秦皇島消防支隊試點安裝“火眼”消防系統,即可視圖像火災報警系統,依托網絡傳感技術,通過在建筑內安裝獨立煙感、用電監測、可燃氣體探測等電流、溫度、水壓、氣體檢測裝備實現對建筑內部油、水、電、氣、煙等信號信息的實時監控和動態管理,建立大數據庫對采集到的信息進行全面管理和統計分析,各部門和各場所經營者可以隨時通過管理平臺或手機查看場所內煙、電、油、水、氣的實時狀態。并在各場所內營業執照上張貼CFS警務巡查芯片,消防監督檢查人員使用手機CFS App掃描芯片后,即可實時查看該場所的基本信息、監督檢查信息和消防設施、用電監測等實時情況,并進行消防監督檢查錄入火災隱患或進行隱患復查。消防救援人員也可快速查看轄區內單位基本情況、火警信息、水源位置、微型消防站情況等,大大提高了作戰效率。目前,秦皇島市北戴河區3000多家民宿已全部安裝應用該系統。江西消防總隊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精準建模,開展了“移動指揮系統”試點應用,基于建模地圖實現水源、道路、建筑結構等信息資源的深度整合,借助攝像頭、無人機、機器人等對火災現場進行動態實時監控,根據實時情況進行人員、物資、裝備的合理調派,滿足不同層次作戰需要,實現科學調度、精準定位[1]。
1.3? 當前消防安全管理現狀
近年來,公安部、國務院辦公廳、各省市政府針對加強和規范消防安全管理、壓實消防安全責任先后頒布了各類行政法規與地方性規范等文件,各級消防救援機構對消防安全管理的推動,黨委政府、行業部門層面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力度不斷加強、手段措施不斷豐富。但社會消防安全體系仍不健全。各鄉鎮、街道一級基層政府組織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偏低,派出所消防安全監管走向弱化,消防志愿者組織培育力度不夠,這些方面都制約著消防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一些負有消防安全監管職能的行業部門,參加業務知識培訓少,自我學習積極性不高,辨識風險隱患能力弱,日常檢查或聯合檢查過度依賴消防部門。鄉鎮農村消防管理工作相對滯后。農村取水口、室外消火栓、微型消防站等公共消防基礎建設滯后于城市整體建設發展,與之對應的管理制度還不夠完善。農村自建房底數大、分布散,村民安全意識淡薄;新產業、新業態發展迅猛,消防監管力度還有待加強;行業性、區域性隱患根治難等一系列問題還有待解決。群眾整體消防安全意識較為薄弱。系統參與或接受過自救逃生能力培訓的群眾比例仍然不高,群眾總體消防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仍然較為薄弱。社會單位消防安全“一懂三會”和“四個能力”等消防安全知識培訓教育仍未入腦入心,部分社會單位對消防培訓教育工作不重視,弄虛作假。
2 消防物聯網技術的實踐意義
2.1? 彌補社會單位消防管理的不足
目前,各社會單位,甚至是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存在從業人員素質不高、消防安全知識匱乏、消防巡查檢查流于形式、值班人員漏崗等情況。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消防管理工作,可以實現實時監控、跟蹤、反饋和云平臺服務。當場所內任何一個探測器監測到異常信號時,集成報警器即發出聲音警報,顯示屏上顯示異常部位,同時立即將信號反饋至“智慧城市”大廳管理平臺,大廳24h值班人員將給該場所負責人打電話確認是否有火情,當確認發生火災時,場所負責人可以直接按下集成警報器上的SOS按鈕,系統自動將地址、聯系方式及火災情況發送到消防部門,大大彌補了社會單位消防安全管理的不足。
2.2? 隱患實時監控,減少火災發生
無論是消防部門還是社會單位自身,對于建筑內消防設施防火檢查巡查的覆蓋面、精準度都是有限的,消防安全隱患是動態變化的,要求消防部門或社會單位連續不間斷獲取系統狀態,更新建筑基礎數據顯然難以完成[2]。而應用物聯網系統在消防設施中安裝傳感器、感應器等裝置,可以對場所火災隱患進行實時精準監控,可以做到第一時間發現隱患,并作出報警,使隱患得以第一時間進行確認并消除,可以有效將人管理轉化為物管理,提高監管效率,減少火災發生。此外,對社會單位消防設施運行狀態、火源狀態等進行采集分析,平臺對各個監測器采集到的數據和監督檢查出的問題進行智能化、全方面分析,消防部門可以遠程查看。
2.3? 提高消防部門監管效率
在消防部門目前的監督檢查工作中,受業務水平參差、認真專注程度不同等“人”的方面的限制以及監管方式差異、單位情況各異等現實情況的影響,實際發現和督促社會單位整改隱患的質量和效率并不高。僅僅依靠人力實地檢查,遠遠不能達到應查盡查、能改盡改的監督檢查目標。大數據平臺通過廣泛獲取各單位設施狀態和基礎數據,運用網絡技術高效全面地分析處理數據,可以將隱藏的問題透明顯現、反復出現的隱患歸納總結,由此形成客觀精準的消防安全評估清單,對行業性、區域性問題隱患重點提示,幫助消防部門開展針對性的檢查,提高監管效率。此外,利用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對社會單位、消防設施的全面監控,對人力資源監管是強有力的補充手段。
2.4? 填補消防監管領域盲區
近年來,諸如快遞物流倉儲、直播網店、電商企業、外賣點等新興小微企業增多,這些場所以臨時建筑物居多,有些設置在居住出租房內,有些由廠房改建而成,位置較為隱秘,消防設施缺失,管理混亂,人貨共居,可燃物荷載量大,存在很大的消防安全風險。此外,住宅類亡人火災事故頻發,尤其是獨居失能老人、留守兒童等弱勢群體居住場所以及外賣員、快遞員等務工人員群租房火災屢見不鮮。然而受監管機制不完善、基層網格員業務能力偏弱、監管力度較低等因素制約,對此類場所的監管存在盲區,一旦發生火災,容易引起小火亡人事故。在此類場所安裝的應用物聯網技術的獨立式感煙探測器、可燃氣體探測和簡易噴淋等簡易消防設施,可以幫助消防監管人員實時掌握場所隱患情況,在火災發生的第一時間進行預警。
2.5? 輔助開展火災事故調查
傳統模式的火災調查工作一般由消防部門的火調人員或政府組成的事故聯合調查組工作人員對火災現場基礎情況、痕跡物證、消防設施狀態以及事故當事人履職盡責情況等內容進行調查分析。消防物聯網可以幫助火災調查人員快速準確提取火災現場信息,包括建筑基礎情況、消防設施運行動作狀態以及初始火警信號等內容,提升火災調查工作的質效。
2.6? 助力滅火救援工作的開展
消防部門可以利用物聯網技術組建聯動指揮體系,借助大數據資源將消防內部力量與地方救援力量分布情況信息互通,根據物聯網平臺收集分析的火災信息,包括事故類型、起火部位、過火面積、周圍情況等,助力前期火場偵察,實現快速精準的力量調派和全程動態化指揮調度。同時,通過對建筑結構強度、危險源、風向、溫度、可燃氣體濃度和消防設施狀態等數據的采集分析,對可能發生的次生危險進行科學研判,保障滅火救援工作順利安全進行。
3 實際應用中的難點
3.1? 缺乏統一標準規范
目前,各地智慧消防建設蓬勃發展,國家層面和部分省市相繼發布指導意見和地方性標準。目前消防物聯網建設主要依據《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技術規范》來實施[3]。在實際應用中,受地域和行業差異的影響,各地缺乏針對性和實際應用性強的發展規劃和管理制度,各地智慧消防發展水平不均衡、建設標準不統一、智能化水平參差不齊,導致大數據平臺的建設僅僅局限于某一地域或某一領域,難以實現面向全社會通用的統一性、標準性較高的智慧消防體系,難以統籌管理,很難達到信息共享、數據采集分析以及定期更新的目的,制約著我國消防物聯網的建設和發展。
3.2? 運營成本高
消防物聯網系統的運營成本涉及各場所探測器等硬件安裝費用、城市智慧消防物聯網遠程監管系統開發費用、“智慧城市”管理平臺大廳建設及運營費用、消防等各部門購置設備費用等,較多設備還是以進口為主,高昂的費用給消防物聯網建設推廣造成了阻礙,僅一個物聯網傳感器的標簽的成本就在2元左右,以秦皇島消防“火眼”系統為例,平均每戶硬件安裝費用在3000元左右,是一筆不小的經濟開支,政府和相關部門如何推動社會單位進行自費安裝是個亟須解決的問題,另政府能否負擔得起系統開發和運營的費用也是個難題。
3.3? 對消防物聯網系統的認知不足
由于智慧消防物聯網是互聯網時代的新興產業,又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缺乏成熟的先例可循,導致無論是地方政府、消防部門還是社會單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畏難的消極情緒,導致消防物聯網建設推廣緩慢。在實際應用中,消防物聯網系統的使用需要全社會的重視和配合,部分社會單位看不到消防物聯網系統的重要意義和長期效益,系統應用前期存在大量誤報警情況,使經營者不勝其煩,抵觸心理嚴重。檢查測試過程中發現,“智慧城市”平臺管理大廳值班人員也時有脫崗漏崗等情況,使得火警情況不能及時反饋到經營者,許多已經安裝了系統的社會單位甚至將集中報警器和探測器斷電不使用。
3.4? 人員素質限制系統功能發揮
消防物聯網系統建設需要人才支撐,但是智慧消防物聯網建設發展時間短,部分技術應用仍處于摸索階段,高級人才的匱乏限制了系統建設的發展。近年來,社會單位從業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和水平逐漸提升,但受各場所經營者,務工人員學歷、年齡的影響,對物聯網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的掌握不到位,加之各場所務工人員流動性強,社會單位內部消防培訓不到位,導致實際操作人員不能正確及時地進行處理,限制了消防物聯網系統的發展。消防物聯網的信息采集工作是基礎性工作,真實、準確、可靠的數據是后續系統分析研判、實際應用的保障,因此實際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工作態度直接影響著系統的直接工作。
4 完善方向及前景展望
4.1? 健全制度規范、強化政策支持
要認真貫徹落實我國現行的各相關規章與法律制度,首先要在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的基礎上,明確規范各層次消防安全責任,制定工作目標和舉措,明確整改時限和責任分工,對社會單位實行責任聯保,每戶設立安全員,簽訂責任狀,堅決杜絕安全責任事故。消防物聯網系統作為一個新生消防技術,很多規范需要由專業人員認真制定。要規范其從生產到維護各個步驟的行業要求,制定成國標或行業標準。結合各地實際,借鑒國外經驗,明確統一的、規范的物聯網消防系統建設標準,制定系統運營管理制度,讓系統合理運行,要充分考慮到社會單位的接受程度,確保社會平穩發展。
4.2? 加強宣傳培訓、提高重視程度
通過大力宣傳消防物聯網建設的重要性、主要內容和長遠意義,爭取各社會單位尤其是重點單位主動參加到這項工作中來。另外要加大對從業人員的消防安全知識培訓,提高其素質,尤其是在安裝系統的過程中,要仔細耐心地把系統使用方法傳授給各經營者,以確保系統能順利運行。
4.3? 加強系統基礎信息采集工作
安排專人負責信息采集工作,認真核實各單位基本信息、消防設施器材情況、水源位置、微型消防站情況,在日常檢查中要根據聯網單位的發展變化,及時更新信息,確保操作人員錄入信息的準確性與有效性,從而方便今后的消防檢查與消防救援力量對此信息的使用。
4.4? 建立城市綜合消防管理體系
要加強消防隊伍、社會單位、物聯網建設單位的信息溝通,消防機構要在日常監督檢查過程中加大對消防物聯網系統的檢查力度,對消防設施情況和物聯網管理平臺值班情況進行檢查,確保系統運行正常。各社會單位收到反饋信息后要及時進行檢查,確保消除隱患,同時對系統運行情況進行監督,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物聯網管理者要加強自查自檢,提高系統工作的準確性和實用性,加強與各單位的溝通協調,推動系統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鄧翊濤.江西智慧消防建設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18.
[2]蔡國杰.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J].現代建筑電氣,2012,3(3):42-45.
[3]梁辰.應用物聯網強化消防安全管理的實踐與思考[J].科技與創新,2021(22):144-146.
Analysis on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in fire protection work
Li Luyu
(Liuzhou Municipal Fire and Rescue Brigade, Guangxi Liuzhou 545000)
Abstract:At present, urban fire accidents occur frequently, and “death from small scale fire” occur from time to time in rural areas. Fire hazards are concealed and diverse, which challenges traditional fir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methods. In the Internet era,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to fire protection work can realize digital and precise fir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rescue.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to fire protection work is deeply studied. The difficulties and key points i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are analyzed,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prospect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Internet of Things; smart fire protectio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