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晗 楊弋仙
支氣管肺炎常見于冬春寒冷季節或氣溫驟降時,好發于嬰幼兒群體,由于感染呼吸道病毒或因自身免疫力較差,常可誘發該病[1-2]。疾病早期癥狀常見發熱、咳嗽、呼吸困難及肺部濕啰音加重,發展至后期常伴隨心率增快、呼吸困難加重甚至休克等嚴重并發癥,對患兒生長發育造成重大影響[3-4]。目前臨床上常使用止咳祛痰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紅霉素等來緩解患兒癥狀,但患兒機體可能產生耐藥性,導致治療效果不佳[5]。研究顯示,中藥組方小兒肺熱清顆粒是由麻黃、石膏、炒苦杏仁、桑白皮、當歸等藥物組成的中成藥,能夠調整患兒肺功能,改善患兒臨床癥狀,且不會產生耐藥性[6]。且該方具有清肺化痰、止喘平咳之功效,對于治療因支氣管肺炎引起的肺熱咳嗽、咳痰、痰液濃稠等癥狀有著顯著療效[7]。基于此,本研究特將小兒肺熱清顆粒對支氣管肺炎患兒臨床癥狀、免疫功能及細胞因子的影響做出詳細討論。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5 月-2022 年5 月在江西省兒童醫院經診斷后確診為支氣管肺炎的82 例患兒。納入標準:(1)經癥狀、體征、影像學、實驗室生化指標檢查后確診支氣管肺炎[8-9];(2)年齡<12 歲;(3)對本研究所用藥物均無過敏;(4)發病時間達2 d 以上。排除標準:(1)白血病化療期;(2)有先天性心臟病或支氣管發育異常;(3)肝腎功能異常;(4)先天性哮喘。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兒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1 例。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予以實施,參與患兒家屬或其監護人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使用氨溴特羅口服溶液(生產廠家:北京韓美藥品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40317,規格:100 mL/瓶)進行治療。服用方法:口服;用法用量:未滿8 個月,4~8 kg,2.5 mL/次;8 個月~1歲,8~12 kg,5 mL/次;2~3歲,體重12~16 kg,7.5 mL/次;4~5歲,體重16~22 kg,10 mL/次;6~12歲,體重22~35 kg,15 mL/次。兒童用量結合患兒年齡及體重考慮,取兩者更低用藥劑量。3 次/d,使用療程為5 d。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基于對照組使用小兒肺熱清顆粒(生產廠家:大連美羅中藥廠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113001,規格:4 g)治療,服用方法:開水沖服,1 歲以下,2 g/次,1~3歲,4 g/次,4~6歲,6 g/次,7~12歲,8 g/次。3 次/d,使用療程均為5 d。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 比較兩組患兒恢復情況 包括咳嗽、咳痰、發熱、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
1.3.2 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免疫功能T 淋巴細胞亞群水平 治療前后于患兒晨起空腹時抽取2 mL靜脈血,采用流式細胞儀(美國BD 公司,型號:FACSKAN)檢測T 淋巴細胞亞群:CD4+、CD8+水平,并測定CD4+/CD8+。
1.3.3 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血清炎癥指標變化 治療前后,于患兒早晨未進食下抽取靜脈血2 mL,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西門子公司,型號:Advia24001)測定超敏C 反應蛋白(hs-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8(IL-8)水平。
1.3.4 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后的不良反應 包括心動過速、惡心嘔吐、皮疹。
1.3.5 療效評估 參照文獻[10]《諸福棠實用兒科學》評價標準。痊愈:治療后,患兒臨床表現完全消失,生化實驗結果水平正常;顯效:治療后,癥狀表現大部分消失,生化實驗結果水平正常;有效:經治療,癥狀好轉,體溫正常,生化實驗結果水平正常;無效:所有臨床癥狀經治療沒有好轉甚至加重。總有效=痊愈+顯效+有效。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 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對比用χ2檢驗;計量數據給予正態及方差齊性檢驗滿足要求,用(±s)表示,組間比較使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2.2 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56%,高于對照組的80.4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493,P=0.034),見表2。

表2 兩組療效比較[例(%)]
2.3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咳痰、發熱消失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d,(±s)]

表3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d,(±s)]
2.4 兩組免疫功能T 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CD4+、CD8+、CD4+/CD8+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CD4+、CD8+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CD4+/CD8+高于治療前,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CD4+/CD8+高于治療前,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免疫功能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s)

表4 兩組免疫功能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s)
*與治療前比較,P<0.05。
2.5 兩組血清炎癥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hs-CRP、TNF-α、IL-8 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hs-CRP、TNF-α 均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hs-CRP、TNF-α、IL-8均低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IL-8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血清炎癥指標比較(±s)

表5 兩組血清炎癥指標比較(±s)
*與治療前比較,P<0.05。
2.6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本研究共發現3 例不良事件包括心動過速、惡心嘔吐、皮疹,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0.00%,低于對照組的7.32%(3/41),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384,P>0.05)。
兒科常見病種包括支氣管肺炎,病變初期常發生咳嗽、咳痰、發熱等癥狀[11]。隨著病情發展,患兒可能出現肺氣腫等并發癥,這與患兒抵抗力低下及支氣管彈力支持不強、腺體內分泌黏液減少、呼吸道干燥有關,而使痰液大量淤積,導致肺部濕啰音及呼吸困難加重,病情嚴重時將對患兒生命造成威脅[12-13]。中醫角度談及小兒急性支氣管肺炎屬“咳嗽”“溫熱病”范疇,病因肺氣不足,久之脾虛多痰,腎虛則喘[14-15]。因此治療本病應以“清熱解毒”“化痰益肺”為入手點[16]。
本研究發現,治療后,觀察組咳嗽消失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咳痰、發熱消失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小兒肺熱清顆粒治療支氣管肺炎患兒效果好,這與帥金鳳等[17]和劉昆等[18]研究結論相符。分析原因如下:小兒肺熱清顆粒中所含中藥成分麻黃、石膏、金銀花、桑白皮、苦杏仁等具有清熱解毒、清肺化痰作用,其中藥方所含的桑白皮具有清肺平喘之效,麻黃堿通過釋放β-腎上腺素受體,抑制支氣管平滑肌收縮,同時,使腺苷酸環化酶活化,進而起到平喘作用[19]。石膏中所含微量鈣鹽、鋅、鉛等微量元素,可使患兒體溫趨于正常水平[20]。其中,麻黃、石膏開肺瀉熱同為君藥,苦杏仁、桑白皮為臣藥。聯合使用具有清肺平喘的療效,因此使用小兒肺熱清顆粒可有效改善患兒臨床癥狀,且效果顯著。另外。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小兒肺熱清顆粒對于患兒傷害小,這是由于本次藥方中使用的麻黃具有止咳、石膏降熱、金銀花消炎等作用,均可有效治療患兒癥狀,且藥性溫和,因此使用該藥物安全性也較高[21]。
本研究發現,治療后,免疫功能T 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均較治療前上升,血清炎癥指標均較治療前下降,提示使用小兒肺熱清顆粒治療支氣管肺炎患兒可提高免疫功能,且有效降低炎癥指標。IL-8 治療后兩組無差別,IL-8 可趨化和激活中性粒細胞,參與中性粒細胞介導的組織損傷。同時,其是介導受損纖維化的細胞因子,故在本研究中,兩組患者治療后IL-8 均較治療前有下降,但兩組治療前后比較無統計學意義。這與舒素榮等[22]和申丹等[23]研究結論相符。分析原因如下:小兒肺熱清顆粒中所使用的當歸補血活血、以丹參活血化瘀為佐藥,枸杞子補脾養腎,使患兒免疫功能得到有效改善[24]。而黃芩、金銀花成分具有提高免疫功能、抑制炎癥細胞生長的作用,聯合甘草、苦杏仁等藥物可顯著改善肺組織中利用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抗氧化功能,增強肺組織的抗氧能力,提高機體抵抗炎癥能力,減少炎癥因子水平[25]。
綜上所述,小兒肺熱清顆粒治療支氣管肺炎患兒臨床效果好,可增強患兒免疫功能并降低炎癥因子水平,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