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貴洪
[摘 要]在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中,財務管理是關鍵內容,對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科學合理地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是企業進行資源優化配置、擴大效益空間的必要手段。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進程的加快,我國各類企業雖然獲得了更大的發展機遇,但是面臨的市場競爭也更為激烈。因此,企業需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強財務管理工作,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文章以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含義為切入點,探討企業加強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提出企業加強財務管理以提高經濟效益的策略,希望能夠為我國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企業;財務管理;經濟效益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24.006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23)24-0019-03
0? ? ?引 言
我國經濟經過多年的發展,獲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果,并成功與國際市場接軌。近年來,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國內多項經濟發展利好政策的相繼出臺、互聯網信息技術在經濟活動中的不斷應用等,均推動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與轉型,初步形成了多元經濟發展格局。在這種經濟發展環境下,企業作為我國經濟體系中的基礎性組成元素,其經營管理質量不僅關系著自身的經濟效益,更影響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另外,隨著國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消費觀念也逐步發生變化,這就對企業產品及其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企業進行產品類型、服務觀念、經營與管理機制、營銷模式等的創新,以此滿足廣大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同時也為自身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壯大自身綜合發展實力。而財務管理是企業內部管理的核心工作,對企業應對市場經濟變化具有重要作用。為更好地適應多元經濟時代的市場環境,企業還須明確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并結合企業日常經營情況進行財務管理工作的全面優化與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發揮財務管理的多方面優勢,提高企業各類資源的利用率,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從而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
提升。
1? ? ?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含義
財務管理是現代市場經濟中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財務管理就是依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以科學的方法對企業的采購、產品生產與銷售,以及其他類型的企業經濟活動進行管理的工作體系,以此幫助企業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具有明顯的系統性與綜合性,在日常工作中通常需要綜合利用預算、核算等方式對企業所有與資金有關的內容展開科學管理,包括資金的籌集、分配及使用等[1]。與此同時,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涉及企業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企業通過對相關財務信息的利用,可以對內外各項工作展開協調,并為企業業務發展及發展策略的制定等提供可靠的支持。
2? ? ?企業加強財務管理的重要意義
企業是市場經濟環境下各項經濟活動的主體,財務管理工作的落實效果則關系著企業的經濟效益,而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是企業經營與發展的根本目標。圍繞這一目標,企業需要從多角度分析,并通過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實來對各項經濟活動展開查缺補漏,使企業擴大效益空間[2]。具體來講,企業加強財務管理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企業通過加強財務管理,可以促進資金優化配置,減少資金浪費,提高資源利用率,從而從多方面降低運營成本。在當前日益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經濟競爭環境下,各類企業想要獲得長效發展,就需要通過財務管理工作的落實加強對自身各項經濟活動成本投入的控制,通過成本的降低擴大效益空間[3]。其次,提高企業資金管理效率。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部分,財務管理工作的落實可以實現對企業營運資金和固定資產的綜合管理。在財務管理工作中,相關管理人員通過對企業各項經濟活動、不同階段的成本投入等情況展開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找出企業存在的不足與不合理之處,及時給出財務改進方案,提高企業資金投入的回報率和資金管理效率,同時避免企業陷入經營風險,保證企業生產與經營活動正常進行。再次,為企業提供科學決策依據。企業供應鏈的影響因素較多,包括消費者需求、市場調整方向以及企業競爭等。所以,企業須采取科學的方法提高自身對各種影響與沖擊的應對能力,而這就需要企業結合各階段發展實際及市場環境等綜合因素制定相應的發展決策[4]。企業通過財務管理工作可以為各項決策的制定提供大量的財務數據與相關信息的支持,將此作為企業發展決策制定的重要依據,從而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發展決策,為提高經濟效益
助力。
3? ? ?企業加強財務管理以提高經濟效益的策略
3.1? ?創新工作理念,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能力的增強首先需要相關管理人員及時更新自身工作理念,以工作思維的轉變帶動財務管理工作模式的創新,使財務管理工作與企業實際發展情況更具適應性,便于財務管理工作價值的全面發揮,提高經濟效益。一方面,財務管理人員需要及時認清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綜合性特點,明確企業合理追求經濟效益的根本目標,同時完成信息化管理理念的轉變,緊跟信息化時代發展潮流,充分發揮技術應用優勢來提高財務管理質量和效率[5]。另一方面,企業需要通過主題宣教活動、張貼宣傳標語等方式在內部營造有利于財務管理工作開展的氛圍,提高其他部門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配合度,保證企業各部門及時反饋與跟進各項經濟活動的財務信息,為財務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和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提供有利條件。
3.2? ?加強企業資金管理
現階段,我國多數企業在進行產品的銷售中會以賒銷的方式將部分商品售出,而這種銷售方式就造成了企業資金被他方占用,易滋生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因此,企業需要加強資金管理,提高資金利用率,避免因相關風險而使自身陷入發展困局。首先,企業應強化業務應收賬款管理,并由專人負責對長期未償還款項的催收,加大款項追回力度;其次,企業應針對具有投資意向的項目開展全面的前期調研與各項準備工作,立足企業發展現狀,著眼于企業經濟效益目標,對項目可行性與風險性展開科學分析,確保企業資金投入產生經濟效益;再次,堅決杜絕盲目借貸,在財務管理工作中要做好內部資金的整合與規劃,科學調配與使用資金,不可對外部資金的投入給予過度期待;最后,加強對企業融資渠道的拓展,優化自身融資結構[6]。在資金管理中,針對金額不多的投資活動,可按企業既定流程由專人實施決策,而針對金額超過特定標準的投資活動,則應由企業董事會成員共同商議作出投資決策。同時,在開展投資活動前,企業還應委托專項人員開展投資項目的可行性論證與分析,防止盲目投資而對企業造成經濟損失。
3.3? ?細化財務預算管理
預算管理是財務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應以財務預算為根本出發點,對自身財務預算管理內容加以細化,并且保證預算管理工作能夠落到實處,借此實現企業財務預算精細化管理。針對預算之外的資金支出,財務管理部門需要對其展開嚴格審核,并對其經濟活動開展過程進行密切監督,保證預算管理工作的嚴肅性與有效性[7]。另外,在預算管理中應做好財務費用指標的科學分解,從不同的指標方面開展費用使用情況的嚴格監督與控制,尤其要以周為周期對企業核心項目進行財務指標監督,并以月度或者季度為周期展開各項業務預算執行結果的總結,針對其中資金投入量與預算出現明顯差值的情況,需要及時展開調查,充分保證各項經濟活動均在合理范圍內展開。針對經濟活動中已產生的費用,須展開細致分析,做好對關鍵指標的監控,保證其費用在相應的預算標準內。除此之外,企業在財務管理中還須增強成本預算控制能力,明確預算控制的重點,科學分解預算指標,保證成本預算管理符合內控制度要求[8]。
3.4? ?完善財務監督機制,規避財務風險
建立科學而完善的工作機制是財務管理工作規范化落實的重要保障,因此,企業應對現行的財務管理機制進行調整與完善,打造符合企業當前發展情況的財務監督機制,在保證各項經濟活動規范、有序開展的同時,提高企業的風險規避能力。企業可將財務監督制度分為對外監督和對內監督兩部分[9]。對外監督是指對企業各部門的經濟活動進行監督,對內監督是指對財務部門的監督。在對外監督方面,企業需要完成賬簿、報表等的財務數據核對,通過全面分析財務活動掌握資源使用情況,發現企業管理薄弱環節。對外監督活動由企業財務部門和內部審計部門負責開展,通過實施預算管理、內部審計、核算監督等手段對各部門的收支進行審查,加強對各項經營活動的監督管理[10]。同時,企業還要加強對內監督,即對財務管理人員進行審查,確認人員合規工作,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企業應充分明確財務管理各崗位工作內容、工作責任與權力的劃分,建立工作責任追溯制度,保證各環節財務管理質量[11]。除此之外,企業可將工作考核制度與激勵機制有機結合,設立相關工作標準,通過定期考核反映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質量,并將考核結果與日常工作態度表現作為依據,對成績優異者給予相應嘉獎,對于長期表現優異者,可結合實際考慮予以職位晉升;而對于未能通過績效考核及日常工作態度懶散、投機取巧者,則應視具體情況給予相應懲處,對于給企業造成嚴重經濟損失者,可依法追責。企業通過財務監督機制與制度的完善,能夠增強風險規避能力,從而更好地保障經濟效益[12]。
3.5? ?加強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各種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逐步融入人們工作與生活的各方面,促進了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大幅提升。企業也應加強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積極融入信息技術,結合財務管理工作需求打造現代財務管理系統,借此對企業各項財務管理工作流程加以優化,通過信息化系統的應用實現對各部門、各項經濟活動財務數據的快速收集、分析與整合,提高財務數據信息管理的及時性與精準性,避免傳統人工方式下數據差錯或信息遺漏等問題[13]。同時,企業還可以通過信息化系統實現各部門信息的快速互通,這樣不但可以提高財務管理工作效率,同時還能為企業各部門業務的有序進行提供便捷條件。例如,企業可通過信息化平臺共享企業內部生產經營數據,如對生產、銷售與庫存的數量進行觀察與記錄,實時了解各個地區的銷售狀況,再利用自動化辦公系統設定限額,實現對成本的有效控制,并提升企業的產出效率。此外,企業要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等各種先進技術對財務信息化平臺功能進行完善,進而加快企業內、外相關信息的融合。這樣有助于企業結合發展階段和戰略目標展開科學評估,分析企業在資金運作、投資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風險因素,提前制定風險預案,采取風險規避、轉嫁等措施降低企業各種經營風險,有效控制風險帶來的經濟損失,從而幫助企業獲得理想的經濟效益。值得注意的是,企業在采用信息化手段提升財務管理效率的同時,需要考慮財務數據信息安全問題,避免因數據泄露而引發風險[14]。
4? ? ?結束語
在現代市場經濟快速變化的環境下,企業迎來了更多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企業由于自身內控與管理工作不到位而面臨著被市場淘汰的風險。基于此,企業想要獲得長效發展,就需要及時調整自身的發展方向,并且結合自身發展需求與經營管理工作情況來創新財務管理,做好對各類風險的有效規避,通過財務管理作用的發揮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不斷壯大自身綜合發展實力,從而在市場競爭環境中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
空間。
主要參考文獻
[1]邵曉睿.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3(7):155-157.
[2]彭燕玲.加強企業財務管理 提高企業經濟效益[J].中國物流與采購,2023(6):91-92.
[3]張真.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分析[J].全國流通經濟,2022(36):64-67.
[4]張娟.企業財務管理提升國有企業經濟效益路徑[J].商場現代化,2022(23):147-149.
[5]汪偉,鄭懷忠.深化企業財務管理 提高企業經濟效益[J].全國流通經濟,2022(28):62-65.
[6]周艷艷.關于鄉鎮企業加強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2(5):106-108.
[7]溫洪偉.加強財務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探析[J].商訊,2022(3):61-64.
[8]肖常軍.深化企業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途徑[J].科技資訊,2021(36):65-67.
[9]張瑞梅.加強企業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J].財富時代,2021(10):212-213.
[10]金成奎.淺析如何深化企業財務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J].營銷界,2021(33):108-109.
[11]康玉展.內部控制視角下企業財務管理中問題的優化策略[J].全國流通經濟,2021(11):36-38.
[12]朱健.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11):129-130.
[13]宋鵬.精細化管理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1(12):71-72.
[14]丁燕萍.“互聯網+”模式下旅游企業財務管理策略研究
[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1(18):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