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飛

[摘 要]企業戰略管理是從全局出發,研究企業在競爭環境下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問題,是一個層次化體系,包括公司戰略、經營戰略以及職能戰略3個層次。為利用企業戰略管理降低自身經營風險,文章以福建省立達信物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例,通過分析該企業當前戰略規劃與經營風險,探究該企業現有的風險評估方式與防控舉措,最后從戰略優化與實施重點、戰略具體實施策略以及戰略的持續改進方面闡述依托戰略管理降低企業經營風險的有效路徑,以降低該企業經營風險,希望為同類企業戰略管理的優化提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戰略管理;經營風險;風險評估;風險識別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24.043
[中圖分類號]F2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23)24-0131-03
1? ? ?立達信企業戰略規劃與經營風險識別分析
在福建省大力發展電子信息和數字產業項目的背景下,立達信物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達信)作為專注智慧生活(Smart Living)和智慧管理(Smart Management)領域的物聯網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商,以智能照明為起點進入物聯網領域,致力于把物聯網產品帶入每個家庭、每棟建筑,逐步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同時,在發光二極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照明產品、智能終端和軟件及云服務等領域為客戶提供可信賴的產品、解決方案與服務,與生態伙伴深度合作,為客戶創造價值。近年來,該公司正從“制造型+銷售產品”企業向“研發型+制造型+銷售產品+解決方案”企業轉型,成為我國照明行業由產品輸出走向技術輸出的典范。經過多年發展,該企業現擁有一支由博士、碩士等組成的近1 000人的工程師研發團隊;建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工業設計中心”“中國輕工業重點實驗室”等技術創新平臺;承擔了國家各大新產品科研項目,并于2019年完成了集團股份制改造,使企業成功轉型為股份有限公司[1]。
1.1? ?企業戰略規劃
立達信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在未來3~5年仍將堅持品牌代工雙主業、國內國外雙循環的策略,以自有品牌立達信推廣軟硬件結合的專業物聯網解決方案,并逐步打造智慧管理生態和智慧生活生態?;诖?,當前該企業戰略目標由公司戰略、業務戰略與職能戰略3個層次構成。
1.2? ?企業經營風險識別
從立達信現有的經營模式來看,現存較大的企業經營風險可概括為以下兩方面。一方面,企業股份制改革下,股權高度集中,導致經營決策較為主觀,產生經營風險。立達信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有近65.356 7%的股權掌握在“李氏家族”手中,且股權實控人同樣在董事會身居要職,極易出現“一言堂”的問題。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其通過行使表決權的方式對公司發展戰略、經營決策、人事安排以及利潤分配等重大事項進行控制,甚至存在資金占用、利益輸送等行為,最終導致該企業在經營時面臨著較大的經營風險。另一方面,近4年的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2年,立達信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0.40億元、54.17億元、64.77億元及75.57億元,同期境外銷售收入分別為45.26億元、47.87億元、55.75億元及64億元,其中境外營收占比超過90%,可見該企業主要經營收入來自境外。受到國際局勢變化影響,企業面臨著較大的經營風險。
2? ? ?立達信經營風險評估與防控舉措
2.1? ?風險評估
目前,立達信自身經營風險的評估主要運用風險模擬情境法,通過邀請中高層以及相關部門人員組織討論會的形式,基于企業現有的發展方案,對企業所面臨的風險類別進行自由討論,分析不同發展方案給企業帶來的各種后果、涉及范圍以及影響程度,通過對以上3點的匯總分析,修改現有方案,隨后繼續研討,以期將所面臨的風險對企業經營影響程度降至最小,至此完成風險評估的全部工作。其評估流程如圖1所示。
2.2? ?經營風險防控舉措
因立達信在經營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類型較為復雜,包括戰略風險、經營風險、市場風險等,而筆者以戰略風險防控為例,詳細闡述立達信針對現有戰略風險所采取的各項舉措。首先,針對改革和業務風險轉型的措施。該企業在業務風險防控中做到了年度經營計劃的詳細規劃,并分解到了季度與月度計劃上,同時由審計部門實時追蹤經營計劃的完成情況,包括收入、利潤、產品開發情況等多個維度[2]。其次,針對宏觀經濟風險的措施。因立達信企業大多數的經營收入來自境外營收,所以如何把控宏觀經濟風險對企業經營發展至關重要。當前,立達信對于宏觀經濟風險的把控措施為持續關注全球照明設備的供需關系。因供需量直接影響銷售量,所以持續關注全球照明設備的供需關系,可對下一階段銷售方案給予信息支撐。最后,針對科技創新風險的措施。因科技對推動立達信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所以在科技創新風險防控中,立達信構建了分層分級的科技創新管理體系,成立了專業的研發部門與研發團隊,配置科學資源,強化了企業內部現有的知識產權管理,達到了科技創新風險的有效防控[3]。
3? ? ?依托戰略管理降低企業經營風險的有效路徑
3.1? ?戰略優化與實施重點
立足于立達信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針對當前企業發展戰略中存在的不足,在后期戰略管理中,一是要增強企業領導層管理意識并把握管理方向,突破現有企業內部“一言堂”的管理弊端,建立專門的企業戰略領導小組,由經驗豐富的企業管理者負責企業戰略的制定,同時聘請相關專業人士參與企業戰略制定過程中,保證企業戰略的客觀性與可行性。其中,企業高層管理者主要負責決策企業后期產品的戰略重點,戰略制定人員主要負責把控企業長遠的發展方向。二是要根據企業當前發展實際,結合社會層面有關照明行業的經濟情況和政策情況,制定符合本企業長遠發展的、全面的、系統的發展策略,包括產品策略、渠道策略、品牌策略等[4]。三是要根據本企業“研發型+制造型+銷售產品+解決方案”的轉型方案,基于企業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與客戶需求,實現對企業戰略的動態管理,促使企業戰略方向與該階段的戰略目標相一致,以此降低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面臨的經營風險,推動企業的持續發展。例如,針對經營決策的戰略優化,應圍繞企業總體計劃方針,以照明市場供需關系、產品理論和成本管控為導向,明確符合企業總體戰略方向,細化各季度、各月度指標任務,并根據總體計劃目標,分析現有不足,調整經營決策思路,制訂企業經營詳細的改革計劃,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3.2? ?戰略具體實施策略
下文以產品策略、品牌策略為例,闡述企業戰略管理中具體實施策略,有效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首先,針對產品策略的具體實施。第一,企業要豐富自身產品類型,除現有的LED光源、LED燈具、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產品、緊湊型熒光燈(Compact Fluorescent Lamps,CFL)、節能燈等產品,還需要積極開發“智慧照明”系列產品,如智能產品、物聯網智能軟硬件等系列產品,形成智慧型健康照明體系,打造健康、智能、節能的新一代照明環境。因此,為滿足多元化產品的生產需求,企業可根據不同的產品類型增加企業生產產品線數量,同時也結合當前市場需求狀況和消費需求,增加新的照明設備生產線。例如,基于智慧校園照明建設需求,立達信在原有校園照明設備生產線的基礎上,打造了智能照明設備生產平臺,通過將電磁調壓及電子感應技術加入照明設備中,將原有照明設備人管、電控的方式升級為智能管理模式,切實滿足市場的迫切需求,降低此階段的經營風險[5]。第二,要加強產品研發。產品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產品的銷售質量和銷售價格,也是判定企業在市場上是否有競爭力的重要標志。當前,立達信在技術研發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以智能照明產品為起點進入物聯網領域,目前形成了照明和物聯網兩大主業,在LED照明產品、控制與安防產品、智能家電以及軟件和云服務等領域為客戶提供安全可信賴的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
其次,針對品牌策略的具體實施。企業要把握好品牌定位,通過打造品牌最核心的差異化識別點,使得本品牌在客戶心中占據獨特位置[6]。通過對以上3個方面的綜合分析,該企業品牌可定位為“始終堅持原創,將東方人文精神融入當代設計,持續為用戶提供高品質健康好光、極致的用光體驗和豐富的內心感受”,凸顯品牌力量。
3.3? ?戰略的持續改進
為保證企業戰略規劃可降低企業經營風險,立達信更應做到戰略的持續改進,確保戰略目標始終符合企業階段性發展趨勢,以此弱化企業經營風險[7]。一方面,戰略規劃的持續改進須依據客戶需求改進。滿足客戶需求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基礎。當前,立達信從早期單一化的照明產品發展到了多元化的產品類型,充分體現了企業產品需要不斷滿足客戶需求、適應市場發展的戰略規劃。而在后期企業發展中,也要基于現有的業務布局和產品布局,在充分市場調研的基礎上,針對用戶需求,調整企業發展戰略,降低企業經營風險。例如,基于我國“十四五”規劃中對智能照明行業的數字化應用與綠色經濟的具體要求,立達信在后期產品戰略目標上,也會加大在云平臺、無線模組、算法、物聯網操作系統和智能硬件等領域的投入力度,持續提升軟硬件一體化開發設計能力,以通過產品策略的有效實施,提高企業產品核心競爭力,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另一方面,企業戰略規劃的持續改進也需要基于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明確公司戰略、經營戰略以及職能戰略的實施主題、實施階段以及各階段目標的責任,各部門定期評估和分析戰略規劃,調整和彌補戰略規劃中的不足,以適應當前和未來的發展。同時,也需要加強戰略實施評估,通過評估各部門的業務情況,并提供適當的獎懲措施,助力戰略目標的有效落地。
4? ? ?結束語
企業戰略管理對企業經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本文以立達信為例,深入分析該企業的戰略規劃、經營風險識別、風險評估手段以及風險防控舉措,立足該企業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從戰略優化與實施重點、戰略具體實施策略、戰略的持續改進3個方面闡述依托戰略管理降低企業經營風險的有效路徑,為該企業的長期發展提出了優化方案,以期為同類型企業的經營方式改革創新提供參考。
主要參考文獻
[1]易顏新,王霖.外資持股與企業經營風險: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2):1-8,24.
[2]襲希,于歡,楊靜.核心競爭力能夠緩解企業經營風險嗎?——基于社會資本和結構資本的調節作用[J].商業經濟研究,2022(23):118-122.
[3]翟明.風險防控在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應用及策略[J].現代商業,2022(28):101-104.
[4]張亞州.海外建安企業經營風險及應對策略:以海外華龍一號為例[J].國際商務財會,2022(13):68-72,82.
[5]何涌,劉思敏.金融科技、經營風險與企業成長:“預防性儲蓄”還是“投資效應”?[J].經濟與管理研究,2022(6):48-67.
[6]孫新權.加強財務內部控制防范企業經營風險的措施建議[J].全國流通經濟,2022(14):157-159.
[7]鄭紅妹.探究如何加強財務內控防范企業經營風險[J].全國流通經濟,2022(10):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