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1 日晚,2023 年首部爆款劇集《狂飆》迎來大結(jié)局,京海的天終于迎來了放晴的一天。該劇自開播以來收視、口碑一路“狂飆”。在大結(jié)局這天,再次沖上熱搜第一,關注劇情的讀者們應該也看過,第30 集里有關于獻血的情節(jié),引起了不少爭議,還有人特意去查閱獻血知識。今天,就帶你一起“狂飆”這些知識點,來看看關于無償獻血的真實情況。
劇中,刀哥為了逼迫石磊還債,強迫他去獻血時說:“獻血對身體有好處。”那刀哥是在騙石磊嗎?
雖為違法人員,但他說得沒錯。獻血一次為200~400 毫升,不足全部血量的5%~10%。人體內(nèi)的肝、脾等“血液應急庫”中儲存的血液,會迅速調(diào)動補充血容量,血液也無時無刻不處于新陳代謝之中,科學適量獻血是無損健康的。

同時,科學研究表明,堅持長期適量獻血,可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血細胞再生,促進血液循環(huán),緩解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但獻血有間隔期要求,參加獻血必須符合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定。
在劇情中,刀哥向石磊解讀返還報銷的相關政策時說:“獻血900 毫升以上,獻血者本人報銷,終身無限量用血費用?”這個情節(jié),有一定的真實性。
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規(guī)定公民臨床用血時只交付用于血液的采集、儲存、分離、檢驗等費用,無償獻血者臨床需要用血時,免交前款規(guī)定的費用。無償獻血者的配偶和直系親屬臨床需要用血時,可以按照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規(guī)定免交或者減交前款規(guī)定的費用。因此,不同地區(qū)的獻血優(yōu)惠政策不同。只能說,這是劇中虛構的京海當?shù)氐拿赓M用血政策。
而在太原,根據(jù)《太原市獻血條例》規(guī)定,在本市獻血的獻血者及其配偶、父母、子女臨床用血時,憑身份證、無償獻血證等有效證件享受下列優(yōu)惠用血:(1)自獻血之日起,5 年內(nèi)獻血者按獻血量的5 倍免費用血;5年后按獻血量的兩倍免費用血;獻血量超過800 毫升的終身免費用血。(2)自獻血之日起,獻血者的配偶、父母、子女按獻血量等量免費用血。
在第一次成功獻血后,刀哥又驅(qū)車帶著石磊到下一個獻血點,再次逼迫他獻血,而石磊反駁到:“醫(yī)生說,一個人半年只能獻一次血。”
根據(jù)《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2012 年新國標,全血獻血間隔:不少于6 個月。單采血小板獻血間隔:不少于2 周,不大于24 次/年。因特殊配型需要,由醫(yī)生批準,最短時間不少于一周。單采血小板后與全血獻血間隔:不少于4 周。全血獻血后與單采血小板獻血間隔:不少于3 個月。《太原市獻血條例》規(guī)定:全血獻血者每次可以獻200~400 毫升血液,間隔時間不少于6 個月;單采血小板獻血者每次可以獻1~2 個治療單位,間隔時間不少于2 周;單采血小板后與全血獻血間隔時間不少于4 周;全血獻血后與單采血小板獻血間隔時間不少于3 個月。
因此,刀哥用不同的身份證威脅石磊一天獻血兩次的行為,不僅觸犯了法律的底線,還踐踏了本著自愿無償獻血,奉獻愛心的獻血初衷。
在第36 集中,高啟強兒子高曉晨失血過多,而高曉晨恰巧是被稱為“熊貓血”的稀有血型——Rh陰性O 型血,血庫沒有這個血型。安欣剛巧是同樣的血型,于是立即在醫(yī)院為高曉晨輸血,救了其一命。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情況不可能發(fā)生。臨床醫(yī)療血液必須由各級血站采集后,經(jīng)過檢驗、制備、分離、質(zhì)量控制等一系列規(guī)范流程進入血液成品庫,再由血站根據(jù)各醫(yī)療機構的臨床輸血申請,統(tǒng)一向醫(yī)院配送發(fā)血。
目前,血液仍然無法人工制造,依然需要適齡的健康人群自愿捐獻用于臨床輸血救治。太原市每天需要約350 人獻血才能滿足臨床用血需要。
捐獻健康血液,挽救他人生命。在此,我們發(fā)出倡議:希望更多愛心人士樹立向善向上的公益理念,定期參加無償獻血,積極宣傳無償獻血,熱血同行,為守護更多生命一路狂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