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清亮

最美人間四月天!春回大地,萬物復蘇,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在這最美好的季節里,國內體育賽事,也正以原本的面貌漸次回歸。
最先開始的CBA,就像綻放的迎春花,帶著濃濃春意,回到了久違的主客場賽制。充滿激情的吶喊,震耳欲聾的助威,既熟悉,又陌生,讓人激動,讓人興奮,即便是以往聽上去的喧囂,也似乎沒那么刺耳,甚至還有一點溫暖。
原本以為人們對疫情會依然有所忌憚,回歸的主客場不會那么燃。然而,球迷已經等待三年,有些迫不及待了,球員已經望眼欲穿了,很想在“我的地盤”做回主。一切瞬間就回到了疫情之前。球場幾乎滿員,喊聲依舊震天,球迷需要這樣的比賽,球員需要這樣的氛圍——這才是體育的魅力,是職業體育賽事該有的樣子。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是最美體育!
主客場原本就是職業賽事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賽事的核心。主場作戰,能夠激發球員活力,提升球隊戰斗力,給球迷身心帶來愉悅,讓賽事本身發光,球迷有榮譽感,球員有歸屬感,俱樂部有成就感。疫情三年,讓職業聯賽變了味,就像在此期間從遼寧隊轉會到山東隊的高詩巖,三年了,沒有機會亮相于山東父老鄉親面前,對于吃青春飯的職業運動員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而這個春天的3月1日,高詩巖終于得償所愿,迎來了自己轉會山東的第一個主場比賽。
郭艾倫本賽季開始前因為轉會問題,曾在社交媒體上和遼寧球迷互噴,彼此鬧得很不愉快。但回到主場,在遼寧隊與寧波隊第一場比賽結束后,就被主場球迷不遺余力地吶喊所感動;而在主場與山東隊比賽結束后接受采訪時,主動與球迷互動,他說沒想有這么多人來加油,非常感動,甚至幽默地表示:“我都想給他們磕一個”。因為主場,你拼搏,我支持,雙向奔赴,一切恩怨,皆成過往。這就是主客場的神奇,也是體育的力量!
另一個受疫情影響很大的賽事馬拉松,沉寂了三年,終于在這個春天,以昂揚的姿態,井噴般回歸。據不完全統計,3月份已經舉辦過的中國田協認證的大小馬拉松賽事達33場,而每年4月都是馬拉松賽事最活躍最旺盛的一個月,已經公布的數字顯示,國內在這個月將有超過50場的大小比賽。運動員何杰在無錫馬拉松上,更是打破了塵封15年之久的中國男子馬拉松紀錄。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后,跑步一度成為了國內老百姓參與熱情最高,參與人數最多的運動項目,“跑馬”一度成為熱詞,成為時尚,一些大型的、著名馬拉松賽事的名額一度炙手可熱,能夠獲得參賽資格,就像中了彩票。據統計,疫情前的2019年,在中國內地所有區域內舉辦的馬拉松賽事高達1828場,累計參賽人數700多萬。然而,疫情的肆虐,無情地終止了這一切,無數馬拉松愛好者翹首期盼,等待著賽事的回歸。如今一切恢復正常,大量賽事公布,跑者應接不暇,不僅為自己的生活注入了活力,更為各個舉辦馬拉松比賽的城市帶來了欣欣向榮的景象。
所謂“發令槍響,黃金萬兩”。近些年,馬拉松賽事已經成為發展體育產業最活躍也是最火爆的板塊,餐飲、住宿、旅游等周邊產業,均圍繞著賽事,為城市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綠色低碳高質量轉型發展等全新理念,需要馬拉松賽事盡快回歸。
與此同時,上海、天津、南京等城市也宣布了2023年的賽事日歷,眾多國際國內賽事疫情之后重新開張,包括我們熟悉的上海網球大師賽;而國際田聯鉆石聯賽今年在中國將有上海和深圳兩站比賽;重頭大戲杭州亞運會、成都大運會,都會如約而歸,為中國的體育迷帶來視覺盛宴。
和CBA一樣,注定回歸主客場的,還有廣大足球迷熱盼已久的中超聯賽。盡管疫情三年,中國足球遇到了巨大挑戰,幾乎到了冰點;盡管最近的反腐事件,嚴重影響了中國足球的形象,但相信回到久違的主場,依然讓人激動,依然能夠燃爆。
體育回歸,如此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