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紅色教育;紅色基因;堅毅品格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08-0030-03
【作者簡介】趙華,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南京,210013)教研員,江蘇省中小學生品格提升工程項目指導中心主任,正高級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
坐落在陽澄湖畔的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湘城小學(以下簡稱湘城小學)有著百年的發展史,陽澄地域文化給學校精神血脈中注入鮮明的紅色基因。學校申報的省級品格提升工程項目“傳承陽澄紅色基因的堅毅少年品格成長行動”,在錘煉新時代紅色兒童堅毅品格、高尚人格和理想信念方面形成了立體化實踐體系,為中小學校紅色基因淬煉和紅色文化彰顯作出了有益探索,為紅色基因傳承與紅色精神表達形塑了“全場域”道德實踐范式。
一、“陽澄”紅色基因的根脈
1.“陽澄”紅色基因的賡續
湘城小學周邊的紅色資源豐富,“洋澄縣政府紀念碑”見證了陽澄湖人民的抗日精神,“陽澄湖地區抗日斗爭史跡陳列館”講述著陽澄湖人民的斗爭文化,“張家浜戰斗英雄紀念碑”訴說著先烈的勇毅斗志和不屈不撓,湖畔的碉堡群是不能忘卻的歷史,陽澄湖抗日自衛隊是堅韌向上的精神群像。湘城小學以紅色基因中的“堅忍不拔”“艱苦卓絕”提煉形成“堅毅”的精神品格,為新時代兒童尋根,根植紅色基因,傳承紅色文化。
2.“陽澄”紅色基因與紅色文化
湘城小學在項目實施之初就深刻認識循理“陽澄基因與紅色文化”的內在關聯。首先,基因是生物學上的概念,它是存儲、傳遞遺傳信息和復制細胞的重要物質基礎,它將遺傳信息傳遞到一代代生物體中。基因具有穩定性,基因的穩定性讓生物體的基本特征得以保持;基因具有可變性,基因的可變性增加了生物的多樣性,帶來了變異的可能性。其次,紅色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發展階段形成的穩定的精神,紅色基因是借鑒生物學上的基因概念比喻而來,紅色基因延續了基因的傳承性,且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發展創新。最后,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內核,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紅色基因是紅色文化的集中性體現,是紅色文化的內在核心部分,規定了紅色文化的發展方向和價值導向,決定紅色文化的內在屬性。因此,“陽澄”紅色基因主要有四個基本要素,即先進的無產階級思想理論、偉大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優良的傳統作風、高尚的道德品質?!瓣柍巍奔t色基因具有典型的資源特性、歷史特性、精神特性和文化特性,是國家與民族存在和發展的文化動力。
3.“陽澄”紅色基因的校本表達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陽澄湖的紅色資源既有江南水鄉特色,又有豐富的蘆蕩文化特色,更有著深厚的江南文化特色。水鄉人民的質樸、勤勞是不竭的精神源泉,溫潤、富美的水鄉文化為學生社會實踐提供有力的美學支持。“陽澄”紅色基因具有穩定性、多維性、階級性、批判性、先進性、民族性,陽澄湖紅色文化是根植家國情懷、樹立理想信念的精神家園。湘城小學以“堅毅”為培育目標,立足耐受力、生命力、內驅力三個維度,浸潤九種品格,形成“堅毅”品格培養體系。學校圍繞“耐受力”,提出耐挫、抗誘、堅韌三大要素;緊扣“生命力”,指向樂觀、拼搏、勇毅的品質;發展“內驅力”,涵育熱情、自控、堅持的精神。
二、“陽澄”紅色基因的傳承與表達
湘城小學融合陽澄湖紅色文化資源,設計建構了“一核心、五體系”,即以“堅毅”為核心培育目標,架構物態環境、多元課程、特色活動、團隊引領、立體評價等五大體系,通過開展豐富的紅色文化實踐體驗活動,豐富湘城小學“堅毅少年”成長路徑。
1.“陽澄”紅色基因的場景設計
陽澄湖地區豐富的紅色資源是兒童堅毅品格形成的搖籃。學校利用校外德育基地,將社會資源與校本課程融通,建構豐富多彩的紅色校本化課程。學校注重校內外互通,圍繞“堅毅”品格培養目標,精心設計校園手繪“紅色導覽圖”,校內精心設計打造了以“堅毅文化廊、紅色宣講亭、星火傳承館、堅毅少年院、紅色英雄道”為主體的“廊亭館院道”紅色微景區。
2.“陽澄”紅色課程體系的延展性設計
學校以培育“堅毅少年”為目標,切實加強課程資源建設,充分利用陽澄紅色文化這一地域資源,并與課程基地融合,不斷豐富拓展綜合社會實踐課程。如在陽澄紅色課程中,低年級學生看紅色展覽、聽紅色故事、唱紅色童謠;中年級學生讀、寫、唱、繪、演、研,由外而內傳承紅色基因;高年級學生深入研學,學紅色黨史、拍紅色影像、創紅色作品,向身邊榜樣學習,根植愛國情懷。在健美陽光課程中,學校開展系列化的生命健康活動,組織校園體育節、演武會、跆拳道體能操等,打通生命成長綠色通道,讓學生擁有強健體魄和堅韌毅力。在美心繪本課程中,學校依托蘇州市“金梅芳心理名師工作室”,引入繪本媒介,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
3.校本課程的特色表達
學校注重名人資源、紅色文化、書院資源與校本課程的深度關聯,并進行體系化設計。一是識名人課程。學校圍繞“陽澄”名人,編印宣講內容,成立湘小“紅領巾堅毅少年”宣講團,講解陽澄紅色文化。學生了解明代書畫家沈周“一生做好一件事”、“神九”幕后英雄查學雷的默默奉獻……從中汲取榜樣力量,爭當“堅毅少年”。二是好聲音課程。學校注重國家課程的深度落實,編印紅色詩文、紅色歌曲、紅色戲曲等校本讀物,學生在紅色經典中感受老一輩的堅毅品格,用湘小好聲音傳遞“陽澄紅”。學生編繪紅色故事繪本集、繪制英雄人物肖像畫、搜集陽澄湖地區好故事,以“經典詠流傳”的形式唱響紅色文化,體悟堅毅精神。三是“惠梓苑”課程。學校在“德善書院”開展主題閱讀活動,通過“四史”閱讀、親子共讀,引領學生了解陽澄湖地區的紅色文化。
4.紅色實踐活動的協同組織
學校注重“走向廣闊天地”的紅色實踐活動設計,形成了“基地、社團、拓展、勞動”四維堅毅品格涵育體系。一是紅色基地尋根。以“清明尋訪紅色足跡”主題活動為例,學生定期走進校外紅色基地,師生共同開展祭奠英烈、立志簽名、清明祭文、紅歌傳唱、詩文誦讀等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二是精品社團表達。學校圍繞堅毅品格,重點開發農耕、跆拳道、舞龍、漁歌、腰鼓、紅色宣講等社團課程。學生通過冬季三項訓練,學會克己忍耐;通過學習腰鼓,傳承民俗文化;通過紅色宣講,懂得努力需要堅持。三是堅毅項目拓展。低年級開展“21天成長營”活動,關注習慣養成;中年級開展“7天少年軍校記”活動,精心設計少年軍校課程,突出培養自律;高年級開展“150分鐘徒步營”活動,鍛煉堅毅品質和團隊精神。四是躬耕田園的勞動實踐。陽澄湖地區水域寬廣,物產豐富,陽澄湖美食是“地域文化”,更養育了陽澄湖人的“精神氣質”,學生通過特色勞動和美食制作,涵養家鄉情懷。
5.校本特色活動的品牌化
一是“紅色文化節”。學校每年十月開展“紅色文化節”,學生尋訪身邊的榜樣人物,感受普通人的堅毅品格;學生進行書畫文藝創作,表達自己內心崇敬;學生開展紅色宣講,以演、說、學的方式,向榜樣學習。二是榜樣見面會。學校邀請各行各業的杰出人物走進校園,讓學生近距離接觸這些杰出人物,激發學生主動向上的內驅力。
三、新時代兒童根植紅色基因的實踐思考
如何在新時代開展“讓孩子喜歡和認同”的紅色文化教育,形成淬煉、傳承和表達一體的紅色德育體系,學校還需要深度思考三個問題:
1.時代性
當代學生很難理解紅色精神的內涵,學校可以利用具有時代特性的平臺或工具進行設計,如借助漫畫、手賬、短視頻等載體進行創新表達。
2.思考性
紅色基因的根植需要引導學生站在歷史視角、文化視角看清問題本質,因此,根植紅色基因要讓學生深刻領悟中國文化、中國精神,深刻理解中國革命、中國崛起,讓學生思考擁有“理想、本領和擔當”品質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3.體悟性
紅色基因的根植需要融浸在具體實踐中,“認知—行動—思考—覺悟”的生態道德鏈必須形成。學??蓮摹拔趧印薄拔⒐妗薄拔撛臁弊銎穑寣W生體會“大人物也是小人物”“大英雄先從小擔當”。
根植紅色基因,是一種文化浸染,更是一種精神傳承;涵育堅毅品格,是一種中國力量,更是一種民族氣質。
責任編輯:周小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