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愛銀
1988年高考落榜后,我在第二年春天走進一所鄉村小學當起代課教師,開啟了我的教師之旅。34年來,我堅守在教學一線,經歷了無數的艱辛,也享受了巨大的精神歡樂。雖然沒有耀眼的成績,卻有值得欣慰的愛好——閱讀和寫作。閱讀和寫作,照亮了學生,也照亮了我的人生。
書籍敲開心靈,愛心改變學生
書,是思想飛翔的翅膀,是心靈成長的肥沃土壤。我閱讀了大量書籍,汲取了教學的智慧和力量,把讀書的種子播撒到學生心中,為他們的心靈打開了一個通向世界的窗口。
無論學生的學習基礎多么差,性格多么頑劣,一走進我的班級,我都會不厭其煩地從講故事開始,耐心地指導他們閱讀,把他們引進神奇的寫作天地。農村不少家長文化程度低,對孩子的學習持放任自流態度。對此,我會用一封封信和家長進行交流,讓家長積極配合學校,共同促成孩子的成長。
無論工作多么忙、多么累,晚上,我都要擠出時間,鋪開稿紙,記錄下當天的教學心得和學生的成長軌跡,用紙作戰場,用筆作武器,書寫教書育人的戰歌。
孜孜不倦追求,收獲累累碩果
家庭、學校的事務使我整天忙得像個旋轉的陀螺,可我從沒耽誤過學習和工作,而是在忙碌中找到了幸福的源泉,收獲了一筆精神財富。
一開始,我在村子里教學,業余時間不斷投稿,后來稿子陸續被采用,稿費時常寄來,給我清貧的生活增添了亮麗的色彩,給我的教學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2001年,我的第一篇教學散文《書香悠悠》在教育刊物上發表。接著,《從瓜棚到講臺》《揣著童心做夢》《日記是我生命的長河》等作品接連不斷在教育刊物上發表。同時,我輔導的學生作文也在學生報刊上不斷發表。我和學生陶醉在閱讀與寫作的天地里。
有了在教育刊物上發表文章的底氣,我迷上了教育這片熱土。為了使自己快速成長,我如饑似渴地研讀教育專著,廢寢忘食地鉆研教學技法。
后來,我通過考試,由代課教師轉成正式教師。2017年4月,我參加了濮陽市新概念快速作文骨干教師培育班,堅持每天上傳一篇教學文章。一年后,我被評為濮陽市新概念快速作文骨干優秀教師。表彰會上,我的講座《寫作美麗人生》震動了全場。當時,全國語文名師曹洪彪激動地說:“任老師雖然在偏遠鄉村教學,但她的追求、夢想、思想境界,她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深厚的文化素養,不亞于任何一個發達城市的教師!”曹老師的話一直激勵著我、照亮著我、鞭策著我,讓我朝著更高的教育目標前進。
2018年2月,我加入濮陽縣教師讀書會,融入了一個優秀的教師團隊。我積極參加讀書活動,為推動濮陽縣的閱讀工程盡心竭力,成了推廣閱讀的教師先進人物。2019年3月,我在惠文書院與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芳同臺演講《閱讀豐盈心靈,寫作鍛造人生》。2020年春,當新型冠狀病毒在中華大地肆虐的時候,作為黨員,我在上好網課的同時帶領讀書會的教師創作了大量記錄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共戰疫情的作品。
我一邊教書,一邊讀書;左手煙火,右手寫作。幾十年堅持下來,我留下了30本讀書筆記、60本手寫教學日記,百萬字的電子稿創作,500多首發表在網絡媒體的詩歌。教書育人路上,我一路汗水,一路花香,心靈花瓣層層綻放,精神臺階步步向上。我認為:無論是處在偏遠鄉村還是發達城市,只要有書讀,有書教,人生就會閃亮。
癡心追逐夢想,華麗轉向夕陽
我已經54歲,卻懷揣著一個更加美好的夢想。因為我的精神是被書籍養育起來的,我的人生是被教育的光輝照亮的,我想用自己的文字去照亮別人,回饋社會。我做好了充分準備,要把我的人生經歷和教學日記精心整理,編著成書,用文字譜寫一首鄉村教師忠于黨、熱愛人民教育、傳遞文化正能量的生命之歌!
(作者系濮陽縣梨園鄉第一初級中學教師)
(本欄責編 馬孟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