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宇峰
在法治教學中,首先,教師應以法律文本視角對書本框架體系進行梳理,強調運用法律思維理解和把握教材內容;其次,對教材知識進行講解,突出重點內容;最后,把握核心素養導向,培養學生法治思維。
情境激發法治意識,提高學生參與度
教師要站在學科核心價值理念和學科素養的高度,通過情境教學法和情境設置,讓課堂教學在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動下生成,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提高學生參與度。
例如,在學習“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和原則”時,教師以“尊重法治,依法防控”為議題進行教學。教師以疫情防控視頻作為情境導入,讓學生通過視頻感受醫護工作者堅守崗位,公安干警不間斷執勤,下沉干部全天候工作,公民遵守防疫政策、積極配合防疫工作……學生得出以下結論:各崗位人員工作的開展要遵循一定的規則制度;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現良法善治的統一。然后,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掌握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原則,即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于疫情防控中見“中國之治”,深刻地闡明了“中國之治”的核心密碼是“中國之制”,顯示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課堂上,教師以科學精神引領學生實現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和原則”的高度政治認同,堅定制度自信,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法治意識、政治認同等學科核心素養。
巧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以立德樹人及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更好地使用新版高中政治教材,提高政治課堂教學質量。教師要認識到議題式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重要價值,在教學中設計恰當的議題,使課堂有較明顯的活動線和知識邏輯線,貫徹新課程理念和新教材教法,高效完成思想政治課的學科素養目標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例如,在教學“依法收集運用證據”時,教師用兩個案例說明證據的重要性及舉證責任、訴訟原則的重要性。第一個案例為央視前主持人李小萌講民間借貸案,強調收集和保存證據的重要性,引出民事訴訟的舉證原則。第二個案例是轟動全國的呼格吉勒圖案,用以講述刑事訴訟的舉證責任和訴訟原則。教師可以通過現實法律案件的情境導入和議題探究,通過帶領學生分析央視前主持人李小萌講民間借貸案、和學生一起現場寫欠條的形式,讓學生深入了解證據的概念和種類,理解收集和保存證據的要求;明確我國訴訟法中規定的舉證責任承擔,結合實例體會舉證對于訴訟成敗的意義,樹立證據意識;學會收集、保存證據,提高舉證能力。教師精心進行設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自身的主導作用,巧用契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引導學生思考、分析、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和政治認同的學科素養。
開展形式多樣的法治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教師可以開展形式多樣、內容充實、切實有效的法治教育活動,如專題學習、模擬法庭、系列講座等,充分激發學生對法治知識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例如,師生開展“模擬法庭,懂法用法”活動。此項活動從選題策劃、資料收集、排練準備到模擬開庭均由學生自主組織安排。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學生完成模擬舉證質證、法庭辯論、法院判決的全過程,真正做到懂法用法。教師讓學生以“張扣扣復仇殺人”為主題開展活動。在圓滿舉辦活動的基礎上,學生領悟到“‘天經地義’不能違法”,真切意識到當自身權益受到侵犯時,應當通過合法渠道尋求幫助,而不是藐視法律,肆意泄憤。再如,教師舉辦“多彩社團,知法普法”活動,有效落實思想政治學科的法治意識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在社團課上,社員自主收集資料,在探討社會現象或熱點案件的過程中學習法律知識,培養法治素養。
確立“導學—探究—交流—反思—篤行”教學模式
“導學—探究—交流—反思—篤行”高中思政課堂模式,通過任務驅動,促使學生主動探究、交流、分享,在想學、樂學中逐漸會學,并由課堂拓展到課外,從而達到知識積累、能力提升與品德陶冶的統一。
例如,在教學“全民守法”時,教師以一段視頻導入,按照“導學—探究—交流—反思—篤行”的教學理念,從“他們為何違法”“批駁錯誤觀點”“為何要全民守法”“如何推進全民守法”“用一生守護法治信仰”等教學活動展開。圍繞“抗疫”話題,教師引用正反不同的真實案例,引導學生批駁錯誤觀點,弘揚抗疫正能量。在知識講授環節,教師詳盡講解全民守法的內涵,以及為何要全民守法、如何推進全民守法等。課堂中滲透教師的思考,穿插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以及模擬憲法宣誓活動,開展“趣味角色扮演活動——你是怎么想的”,從不同角度探討全民守法的要求,并引導學生對網絡暴力說“不”,進而讓學生探究如何推進全民守法,抵制網絡暴力。教師借五四青年節的話題,請學生以“青春之我如何獻策獻力全民守法”為主題,寫一條宣傳標語,從而達到知與行相結合的目的。最后,教師可以寄語學生:“堅定為人民服務的信仰!把法治作為我們的信仰!”這樣的課堂知識容量大、拓展深,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在比較、辨別、探討中提升辯證思維能力,增強法治觀念,引導他們成為守法的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