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偉
對學生學業進行述評,是新時代進行教育教學評價改革,實現教育教學評價規范化、制度化的必然要求。語文教師如何結合語文課程特點,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核心素養形成的內在邏輯,有針對性地對每個學生的語文學業進行科學有效的述評呢?筆者結合長期語文教學研究的實踐,談談自己的思考和做法。
一、構建語文學業質量標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構建語文學業質量標準,是語文教師對學生語文學業述評的基礎和依據。《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提出一個學期要進行一次學生學業述評。因此,語文教師要研制出每個學期的語文學業質量標準。研制學期語文學業質量標準,一是要依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從縱向上細化明確每一個學期學生的語文學習目標;二是要依據《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標》,從橫向上細化明確每一個學期學生的語文學習指標。
(一)明確學生學期語文學習目標
制定學生學期語文學習目標時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教師要認真研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晰語文課程所培養的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等核心素養的內涵;第二,教師要在全面把握語文課程總目標的前提下,認真解析學段目標要求;第三,教師要以語文核心素養為導向,結合學期課程內容,描述學生在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語文實踐活動中學業成就的關鍵表現,讓學生明確本學期應完成的具體任務和達到的具體目標。
(二)明確學生學期語文學習指標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標》對學生的學業發展水平從三個維度提出了關鍵指標,即學習習慣、創新精神、學業水平,這三個維度指向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學科思維等。語文教師要根據這些關鍵指標,細化考查要點,讓學生明晰本學期語文學習的過程要求和要達到的學業質量標準。
二、采用多元評價方式,促進學生有個性地發展
要保障學生語文學業述評的真實、客觀、有效,就必須采用多元評價方式,不僅要促進學生語文課程核心素養的提高,還要促進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有個性地發展。所謂多元評價方式,一是指評價主體的多元,除了學生的自我評價,還要構建教師、同學、家長等參與的外部評價體系;二是指評價內容的多元,不僅要關注學生語文學業達標水平,更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習慣、創新精神等;三是指評價方式的多元,即要創新評價方法,有效發揮評價的各種功能。
(一)注重綜合評價與特色評價相結合
在對學生語文學業進行評價時,教師既要關注學生完成語文課程目標的整體性和綜合性,又要注重差異性和多樣性,促進學生個性發展。關注學生完成語文課程目標的整體性和綜合性,就是要全面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注意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四個方面的有機聯系,注意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交融、整合。注重差異性和多樣性,就是要在評價時關注學生個體成長的差異性及背景,實施有差異的評價。
(二)注重結果評價與增值評價相結合
對學生語文學業進行評價,既要關注學生學業發展合格程度,又要關注其學業發展水平進步程度。關注學生學業發展合格程度,目的是考查學生對語文課程目標的達成度,檢驗學習狀態,改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學業發展水平進步程度,不僅考查學生所達到的終點是否足夠高,還看重學生在原有起點上過程性發展的轉變和進步,給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以更多的發展可能性,調動其內涵發展、創新發展的積極性。
(三)注重自我評價與外部評價相結合
教師對學生語文學業進行評價,在注意引導學生積極開展常態化自我評價和即時改進的同時,還要構建主體多元、責任明晰、組織高效的外部評價體系。關注學生常態化自我評價,就是強調語文教師不斷創新自主評價形式,讓學生認識自我,發現自身的優點。構建主體多元的外部評價體系,就是要探索語文教師、家長及社區等參與評價的有效方式,客觀記錄學生語文學習的日常表現和突出表現,進一步提升評價的效度。
(四)注重線上評價與線下評價相結合
在對學生語文學業進行評價時,應逐步建立學生常態化評價網絡信息平臺及數據庫,完善學生語文學習評價檔案,并通過觀察、訪談等方式了解實際情況,確保評價真實全面、科學有效。利用數據來完善學生的評價體系,不僅能為過程性評價的實施提供技術支撐,還能使增值評價更有依據和科學性,同時還能為下一階段的學生成長預期與成長途徑提供實時建議,為學生動態化發展提供數據及結論性的支撐。
三、撰寫學業述評報告,促進學生有方向地發展
學生語文學業述評報告,包含學生語文學習的過程、結果、增值等因素,是內涵豐富的評價方式。語文教師撰寫學生語文學業述評報告,首先,要確定好進行語文學業述評的依據,要根據學生語文學習的過程和學業水平達成度的等級(一般確定為四個等次,如A、B、C、D),充分了解學生在語文學習發展中的優勢與劣勢,保證語文教學述評報告的針對性。其次,語文教師要廣泛征求學生、學習小組、家長等參與評價者的意見,充分了解學生各方面的表現,全面而客觀地撰寫學業述評報告。最后,語文教師平時要注意積累材料,客觀記錄學生的日常表現和突出表現,善于通過日常信息的處理來加強過程性評價。除此之外,撰寫學生語文學業述評報告還應明確以下要求。
(一)內容全面而有個性
報告既要全面反映學生語文學習發展水平,又要突出學生語文學習的個性特點。所謂全面反映學生語文學習發展水平,就是不僅要反映學生語文學習的結果,還要反映學生語文學習的過程;不僅要反映學生語文各領域的學習情況,還要反映學生的學習習慣、創新精神等。所謂突出學生語文學習的個性特點,就是要求報告能夠反映出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的差異性。面對有差異、獨立的學生個體,語文教師要熟練運用教學觀察、量表評估等方式,深入觀察和了解每一名學生。
(二)語言生動,富有感染力
撰寫學生語文學業述評報告,針對的對象是學生及家長。因此,述評的語言要準確、生動,富有感染力,能夠發揮教育教學的導向作用。首先,述評的語言要準確。報告所闡述的內容,要依據學生語文學業水平的等級和證據,準確述評學生的優點和缺點。對于學生所表現的優點、閃光點,要積極加以激勵;對于學生的不足,要用生動的語言分析原因,幫助學生明白今后努力的方向。其次,述評的語言要生動。學業述評的語言要避免概念化、公式化,能夠抓住學生在言語、行為、思想等方面的變化,有針對性地進行述評。最后,述評的語言要形象化。教師要善于選取學生語文學習生活中的典型案例、生動的學習生活側面,加以形象的描述,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從而影響學生今后的學習心理。
四、合理運用學生語文學業述評報告
學生語文學業述評報告作為學生語文學習水平評價的結果,應該在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診斷學情教情、改進學生學習、增強學生學習信心等功能,在學生、家長、教師、學校幾個方面都要發揮好導向功能。在學生方面,讓學生清楚自己在語文學習中的優勢和劣勢,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選擇更有效的學習路徑和策略,使自己更好地發展。在家長方面,讓家長明白自己的孩子在語文學習方面的優點和不足,幫助孩子發揮長處,補齊短板,促進孩子健康發展。在教師方面,啟發教師精準分析學情,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提升語文素養。在學校方面,針對語文教學質量上的問題,從學校層面追溯原因。
學生語文學業述評是對學生語文學習水平進行評價的一種方法。要想在語文教育教學中充分發揮這種評價的作用,需要廣大語文教師進一步明確語文學業述評的目的和意義,增強對學生語文學業水平評價的科學性,確保語文學業述評的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