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有光,就能憑借著光明,找到自己的路。我追求當一輩子班主任,永遠做學生心目中播撒陽光的使者。無論走到哪里,都要把光照耀到哪里。
——題記
魏書生老師這樣說:“班主任是在廣闊的心靈世界中播種耕耘的職業,這一職業是神圣的,愿我們以神圣的態度,在這神圣的崗位上,把屬于我們的那片園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便我們無愧于自己的學生,以使我們的學生無愧于生命長河中的這段歷史。”魏老師的這一段語重心長的話,一直銘刻在我的心里。自從19歲踏上講臺至今,我已經年過半百。33年的班主任生涯讓我經歷了“追尋陽光、播撒陽光、收獲陽光”的教育人生三部曲。
一、苦難,讓我追尋陽光
我是一個外表看起來特別不陽光的人。拿學生的話來說:“外表不太好看,皮膚黑了點,身材短了點。”一張飽經風霜的臉,看起來太過嚴肅古板,缺乏生機活力。困苦磨難的童年和坎坷離奇的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我出生于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家庭貧困,父親外出乞討供我讀書。從走進學校之日起,我便懂得了立志勤學的道理,用勤奮刻苦贏得了老師的喜歡。每個學期我都是三好學生,老師特別關心照顧我,處處表揚鼓勵我。在我的紅領巾時代,在我幼小的心靈里,我對老師充滿感激之情。
小學畢業后,我以全鄉第一名的成績升入初中。曾為第一次獲得獎學金激動不已。我在學校里自己蒸飯,紅糖和蘿卜條成為可口的美食。課余時間要去割草、砍柴,甚至和小伙伴一起去賣冰棒。初中畢業后,我再次考出全鄉應屆生第一名的好成績。但遺憾的是離中等師范學校正式錄取分數線僅差一分。根據當時的招生政策,需要另外繳納2700元的代培費,于我這樣的家庭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通過多方籌集,教育局同意采取減免和分批交的政策,終于勉強湊足學費。我非常珍惜在樂清師范學校讀書深造的機會,年年獲得獎學金,各項專業成績都是優。為了減輕家里的經濟負擔,我甚至把國家給師范生的生活補助費省下來帶回家,將學校發的電影票賣掉補給日常費用。誰也不信,我三年中只有兩雙襪子可穿,而且到處都是破洞。
分配工作時,我主動向上級部門申請到當時條件十分簡陋的“校廟合一”的項橋小學,成為該校首位科班出身的正式公辦教師。當時的辦公室條件,可以說是一個時代的農村教育縮影:由兩張老式的狹長桌子綁成的辦公桌,寬度只有五六厘米的條形辦公椅,里面光線陰暗、空氣潮濕,還有頻繁出現的老鼠……現在的辦公環境與之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面對艱難的環境,我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充滿年輕人的熱情和干勁,就此開始了愉快充實的教書生涯。校長稱我為“一盞亮起的明燈”,老百姓說我是當地的“新聞人物”。在我成為少有的小學一年級男教師時,大多數家長都希望孩子進入我的班級。
后來,我調到離學校只有一路之隔的項橋中學,從小學語文老師成為初中數學老師。為了改變農村孩子的命運,我相當于一個人開辦了一所寄宿制學校:為離學校遠的學生租房子,甚至墊付房租。每天清晨,帶領學生在鄉村道路上跑步;每個夜晚,獨自一人去各個寢室來回巡視,用行動積極動員家長關心子女的成長。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普遍不重視孩子教育的農村,出現了開家長會時,家長齊刷刷到場、座位坐不下的場面。后來,一位學生考上了重點中學,全班幾乎都上了普高。我全心全意地付出終于有了回報。不久以后,項橋中學和其他學校合并,改為錢庫鎮第三中學,我成為鎮里的數學老師。學生中考成績非常突出。學區總分前兩名的學生都在我的班里。有7人上線重點高中,普高上線全面開花。沒過多久,學校又改名為錢庫第二高級中學,我又成為高中數學老師,這對我的專業素養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令我欣慰的是,我所帶的原本生源素質不好的藝術普通班五項競賽全校第一,高考上線率超乎想象。
接下來,我積極響應縣教育局關于選調優秀教師到龍港實驗中學的號召,并應聘成功。開學第一天,我就以充分的準備、出色的發揮贏得了家長的敬重。每天早上和學生一起跑步,一日三餐和學生一起吃飯。早自習和學生一起讀書,體育課和學生一起做操,音樂課和學生一起唱歌,課余時間和學生一起活動。班級連續獲得多項比賽第一名。學生吃飯、就寢的紀律受到全校上下的交口稱贊。班風、學風得到科任老師的普遍好評。家長見到我的第一句話總是:“把孩子交給像您這樣的老師,我們很放心!”
日常生活中,我省吃儉用,但對學生大方慷慨,為學生支付醫藥費是家常便飯。每當流感高發季節,我就用省下來的錢購買板藍根沖劑并發放給每一位同學,囑咐學生要注意預防感冒,小心著涼。我也記不清,自己有多少回到學生家里家訪,被村民們稱為“活地圖”。作為農村教師,為家庭困難的學生墊付學費是常有的事情。有對雙胞胎姐妹家中生活困難,父母決定讓她倆輟學打工,我三番五次到他們家做父母的思想工作,承諾每學期都給予資助,一直到她倆初中畢業。曾有兩個因小兒麻痹癥導致下肢癱瘓的學生,由于家長忙于做生意,常常很晚才來接。看著他倆孤苦無助的眼光,我毅然承擔了送他們回家的任務,每天騎著自行車在彎彎曲曲的小路上艱難地行走。我接收過一位被原學校開除的學生,讓他和我一起同住,過了一段時間,他確實變了許多,成績也進步不少。后來,他想一個人租房住。我親自為他租房子、墊房租,搬床鋪、掃房間,還經常住到他的房子里。有時去看望他回來較晚,還被路人誤認為是瘋子。有一次,在和他跑步的過程中,我不小心被一塊石頭絆倒了,頓時暈頭轉向,兩只手被石頭劃破,一路滴血,但我始終笑著陪他跑完全程。
在成長的考驗面前,我沒有退縮,將一切困難看作一生享用不完的精神財富,秉承樂觀幽默的人生態度去積極戰勝現實的挑戰。特殊的經歷讓我顯得老成,艱難的歲月也賦予我與常人不同的人格魅力,讓我懂得在苦難中追尋陽光。
二、實踐,促我播撒陽光
作為一名有著特殊成長經歷的教育者,我深深懂得:教育要以心換心,用心去感染心;教育要以情動情,用情去觸摸情;教育要以愛促愛,用愛去喚醒愛;教育要以魂鑄魂,用魂去塑造魂。實踐,促使我播撒陽光。
畫面一:家長會,播撒親情之光
作為家校聯絡重要形式的家長會,我特別注重氛圍營造。學生代表身披鮮紅飄帶,“爸媽您辛苦了”的歡迎標語高高舉起,學生代表列隊鞠躬并喊:“家長好!”圍成“愛心”的裝飾物掛在窗戶上,各種全家福照片貼滿黑板。學生和家長圍坐在一起,屏幕上播放學生的活動照片,耳邊飄蕩著動聽的歌曲,胸前佩戴笑臉標志,桌上整齊擺放著寫給家長的《20年后的我》以及長達46頁的家長會資料匯編。家長會到處充滿家的氛圍、愛的溫馨,幸福寫在每個人的臉上。
“愛讓我們在一起”親情溝通家長會以模擬的形式進行。大家模擬在中央電視臺制作一期現場直播特別節目。隨著在各行各業取得傲人成就的校友的到來,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班長自豪地與大家回憶“我們志遠班”。大家饒有興趣地觀看班級視頻,紛紛感嘆無限美好的校園時光。校友們先后介紹家長的教育培養經驗,并主動深情擁抱父母,忍不住高喊:“爸媽,我愛你!”淚水和掌聲交融,幸福和美好涌現。這樣溫馨有愛的家長會,在長笛獨奏《童年的回憶》和全班朗誦《獻給父母的詩歌》中結束。
家長好評如潮:“我感覺非常溫馨,讓人輕松愉快,內容豐富多彩,展現了孩子們的進步和收獲,激勵著他們繼續努力,也給我們上了一堂愛的教育課。”
畫面二:生日會,播撒友愛之光
一天中午,我收到一條特殊的短信:“項老師,麻煩你幫我轉達對兒子的祝福,祝他生日快樂,身體健康!”我第一次收到這樣的要求很激動,回復道:“您是一位好媽媽,孩子生日就是您的受難日,感謝您,好媽媽!”
我當眾宣讀短信及回復后說:“天下母親都會記得孩子的生日。太多的物質祝賀,不如這位家長的牽掛和用心。同學之間禮尚往來,最難償還的是人情債。如果無端攀比,就失去了事情本身的意義。請家長在你生日的時候,給老師發短信,我很樂意轉告祝福。”我開玩笑地問:“請今年過生日的同學舉手!”現場齊刷刷地都是高高舉起的手。“我知道,大家都有生日,可今天只屬于某一個人,我建議全班給他過生日。”于是,在熱情的掌聲和笑聲中小壽星走上臺,大家為他唱起《生日歌》。小壽星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無比的幸福笑容。許愿、吹蠟燭、切蛋糕,大家積極配合互動。各組長代表本組,做了簡短的祝福發言。輪到他擔任組長的小組時,每個人都紛紛向他送上祝福,還表示全組一定團結一致,爭取在小組競賽中取得好成績。這是我沒有想到的教育契機。
仔細回味這次即興發揮的生日會,本意就想轉達家長祝福、慶祝學生生日,實則拉近師生、母子、同學之間的情感距離,凝聚了小組的力量。簡樸過生日的教育,把大家的心都吸引到同一個動情點里。后來,生活部開始登記每一位同學的生日,開展生日公告活動。“某某同學:今天是你的生日,是你生命中特殊的日子,也是你家人最幸福的時刻。祝你生日快樂,學習進步!別忘了父母對你的養育、老師對你的教導、同學對你的幫助。時刻牢記感恩社會,成就自己!”
畫面三:聯誼會,播撒成長之光
志遠班同學的最后一個“六一”兒童節,氣球高懸,歡歌笑語。門口的大幅標語顯得特別親切而大氣。“學生小時候照片”和“班級活動剪影”展板、席位姓名牌、游戲和抽獎獎品、六層大蛋糕、精心制作的抽獎箱、印有“志遠班告別‘六一活動留念”字樣的紀念品等一應俱全。學生攝像師帶來了全副設備,像模像樣地選擇角度拍攝。在題詞簽名本上,陸陸續續寫上了大家的
心愿。
特地戴上紅領巾的學生們相互祝賀,紛紛擺造型合影,持續不斷地向老師和家長敬茶。主持人一段動情的開場白,立刻把會場氣氛調動起來。家委會主任應邀發表熱情洋溢的致辭,家長代表宣讀語重心長的祝福。家長的獨唱迎來熱烈的掌聲。學生的演講非常精彩,表達對父母的感激之情,大家聽后非常感動。在歌聲中,每位同學送出精心準備的小禮物和祝福的話語。合唱《童年》《六一兒童節節歌》時,全體同學手拿禮物集體登臺。在《感恩的心》歌聲中,學生們切蛋糕喂家長,對家長表達最真誠的感謝,送鮮花感恩老師的付出。當學生把第一塊蛋糕送給我時,我內心涌起一股特別的感動。現場抽獎調動了氣氛,在《男兒當自強》歌聲中“踩氣球”,在《愛拼才會贏》歌聲中“搶椅子”,在回答問題中“吹蠟燭”。在告別“六一”聯歡會中,女生進行《童年歌曲大聯唱》,小組詩歌朗誦《永遠的童年》,班級管弦樂隊演奏,情真意切,溫情展示。最后,活動在全體齊唱《友誼地久天長》《再過二十年》中愉快結束。這樣的聯誼活動,既能培養學生情商,又能增強班級凝聚力,學生將永遠銘記人生中這段美好的成長時光。
三、感恩,使我收獲陽光
我所帶的班級,班名、班訓、班歌、班旗、班牌、班級寄語、班級精神、獎臺、獎杯、獎牌等一應俱全。學生桌角貼有“我和我追逐的夢”小名片,上面寫有個人的夢想、崇拜的英雄、身邊的偶像、喜歡的格言以及人生不同時期的目標。開展學期十大新聞評選活動,對年度感動人物進行表彰;每天開展日常交接,播報班級大事;帶領學生慰問聾啞學校,參觀軍人宿舍;開展親子團隊輔導、生活技能比賽;弘揚愛心服務,安排學生講座;邀請校友來校交流,聘請家長上課;開展新年年度回顧、活動方案征集……無不凝聚著我對班級建設的
思考。
我常常懷著感激之情,帶著慚愧之心,反復閱讀學生給我的來信,佩服學生看問題的視角,欣賞學生辯證的觀點,感謝學生熱情的鼓勵,珍惜學生真誠的提醒。我會故意示弱,征求學生的幫助,向學生征集金點子。學生中蘊含著無窮無盡的智慧讓我時而托腮深思,時而坐立不安。我讓學生指出丑陋的“老項”,欣然接受學生的批評。班主任要心胸開闊,傾聽各種意見,特別是反對的聲音。這些是我改進工作的動力。
學生大掃除,我當領頭雁。連其他班級的學生都說:“這樣的老師實在不容易!”作為寄宿制學校的班主任,學生的日常生活老師全都要兼顧。一日三餐、寢室管理,少不了我的參與。就連學生宿舍的馬桶堵住了,我都會去疏通。心的距離就是腳步的距離。我每學期都會走遍學生家里,把愛撒向學生心里。更讓我自豪的是,學校每年的元旦文藝匯演,我都會大膽組織學生、家長和任課老師共同登臺,讓班級大家庭展示溫馨的親情和才藝。
班級里的學生這樣評價我:“在寢室里,您親自指導我們怎么生活,有時甚至會跟我們一起睡。您不厭其煩地教導,從那小小的鞋帶到深夜里為我們蓋被子。用餐時,您總是看著我們吃得差不多了,才慢慢地離開。操場上,時常還能看到您和我們一起做操的身影。您讓我們在笑聲中懂得了很多道理,感謝您給我們的生活創造了許多樂趣。”
更有詩歌語言一樣的評價:“您綻放著潔白無瑕的牙齒,清澈的連珠妙語從中散發出來,撞擊著周圍的空氣,蕩漾起同學們銀鈴般的笑聲;您腦瓜里涌出的源源不斷的點子,總讓我們拍案叫絕;您工作時的那股認真勁,不得不讓我們佩服。生活中幽默風趣的您,不拘小節的您,善解人意的您,跟我們打成一片,與我們形影不離。”
畢業以后的學生如是說:“翻閱了以前的照片,看到了曾經一張張稚嫩的臉,回想起初中時很多美好的畫面,老項,想您了。您在我們心目中,永遠是最好的班主任。您跟我們一起晨跑、吃飯、做操,初中的點點滴滴回憶在腦海里,更在靈魂里,我們將永遠銘記您。”
有位“為孩子焦慮多年的母親”發來短信:“您對我孩子的幫助不能用言語表達,只能在內心深表感激。在這短短的時間里,讓我感動的事太多了。家長會如此精彩,讓我感動。可想而知,您在背后的付出,您對工作的熱情。每參加一次班級活動,都讓我感動。我的孩子能遇到這么好的老師,也是家長的福氣。在您的教育下,孩子變化很大,這么多年的壞習慣,讓您在短時間內改變,衷心感謝您!”
教師是播撒陽光的使者,傳遞著道德、知識、理想、生命的陽光。班主任需要用陽光的心態去面對每一天,平心靜氣地處理各項工作,做到忙而不亂、扎實有效。我們每天面對不同的學生,處理不同的問題,應該學會調整心態,享受教育幸福。
我感謝走進我生命中的每一位良師益友,讓我從一名窮苦孩子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民教師。我更想做學生生命中的良師益友,讓他們都能成長為服務社會、成就自己的年輕一代。我要影響一個班,甚至一代人,立志一輩子做班主任。我會以積極的心態眺望遠方,以寬廣的胸懷容納世界,以熱忱的態度對待工作,以感恩的心態對待他人,以自豪的姿態對待自己,永遠做一名播撒陽光的使者。
作者簡介
項延糖,浙江省溫州市龍港市實驗中學班主任,中學高級教師。溫州市班主任工作室、龍港市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溫州市首批德育導師團成員,龍港市首屆最美教師。曾被評為蒼南縣首批名班主任、蒼南縣十佳班主任、溫州市名班主任,當選溫州市第十二屆人大代表。從教33年來,一直擔任班主任,曾同時擔任兩個班級的班主任。獲溫州市園丁獎、溫州市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在省內外開設講座兩百多場。《階梯教育法》副主編,參編《給你一把金鑰匙》,發表論文數十篇,參與課題十幾項。出版專著《做一輩子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