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蘭 | 山東省濱州市陽信縣流坡塢鎮中心幼兒園
在幼兒教育中,生活教育理念的運用是提升幼兒綜合素質、培養幼兒實踐能力和思考能力的重要方式。幼兒園教師應學會將生活教育理念融入幼兒教學過程,彰顯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強化幼兒綜合能力的培養。如何將生活與學前教育構建聯系,需要幼兒教師進行深度思考。
3-6歲幼兒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心,具有強烈的探索欲望和玩樂興趣。這一階段是幼兒性格與能力養成的重要階段,幼兒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幼兒園進行學習和游戲。可是這一階段幼兒的心理狀態不穩定,對學習或者教育活動的認知相對膚淺,更喜歡根據自己的興趣調整狀態,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而且,幼兒剛接觸學習內容,不能快速地理解知識。如果采用“我教你學”模式,幼兒的思維和探索能力容易被教學內容所限制,導致智力和實踐能力無法得到有效的發展。教師要注重合理發揮生活教育理念的價值,通過生活教育方式和渠道完成高質量的知識傳授,讓幼兒從不同的學習形式中得到思維啟示,找到學習知識的辦法。自主探索和思維發散是生活化教育的顯著特征,是一種非強制的行為,幼兒會帶著更多的熱情完成學習任務,并獲得更多的收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設計生活化的活動,依據幼兒的實際需求以及學習特點,提升幼兒的體驗感,使幼兒的學習思路得到拓展。
轉變學習思維是學前教學工作的重點。對于幼兒來說,數學知識過于復雜、抽象,幼兒在學習和理解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要給幼兒提供多彩多姿、耳目一新的學習環境與思考素材,讓幼兒重新審視數學知識,促進幼兒拓展學習思路,轉換學習思維。生活化教學法通過改變外界環境的影響因素,為幼兒創設更為真實的學習環境,通過增強其他感官刺激,使幼兒理解并吸收復雜抽象的數學知識。例如,教師在講解數學計算內容時,可以模擬商場購物的情景,為幼兒提供相應的商品,并為商品進行合理定價。在定價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以幼兒的認知能力為主,挑選易于幼兒接受的教學素材和活動,結合相對簡單的運算內容,讓幼兒在購買的過程中不自覺地進行加減法運算。幼兒通過反復運用相關的知識點,能夠熟練掌握簡單的運算知識。教師還可以扮成售貨員,準備一個小柜子當作貨柜,讓幼兒輪流到貨柜買東西,利用模擬游戲活動改變幼兒的學習認知。比如,陽陽想買筆記本,教師可以做出互動引導“筆記本3元,你有10元,買完筆記本還剩下幾元錢呢”,以此激發陽陽的自主思考。在真實的教學活動中,幼兒發現了跟以往不同的學習方式,扭轉了自身的學習認知,懂得了自主分析和思考問題,能夠通過生活體驗和討論的過程,逐漸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為日后進入小學做好鋪墊。
實踐教學是當前學前教育工作中的一個薄弱環節,不少教師依舊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理論指導上,忽視了實踐活動的構建。幼兒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較弱,但是思維活躍,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須寓教于樂,重視趣味性、生活化,使幼兒更好地參與到教學中。通過感受和對比,生活化的課程教育形式對幼兒的成長更有利,幼兒能擴充不同經驗,豐富對外界環境的認知,提高學習效果。
落實生活化教育,教師應從自然環境出發,帶領幼兒走出教室,脫離傳統教育理念的桎梏。比如,帶領幼兒放風箏、玩泥巴、丟手絹等,通過這些游戲內容,將教育知識滲透到幼兒生活中。幼兒關注大自然的過程就是認識世界的過程,比如教師帶領幼兒抓蟲子,觀察其外形特征,配合幼兒講解蟲子的種類和生活習性,幫助幼兒推進對蟲子的深入學習。生活實踐教學設計能夠提升幼兒的參與度以及注意力,使幼兒更好地參與學習。利用各種材料制作玩具、美術作品,將自己的創意與動手能力充分展示出來。教師應為幼兒創造輕松適宜的學習環境,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欲望,讓幼兒從生活的角度出發自主探究,在生活素材中去創造和想象。
在完成生活化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加強了幼兒對生活和世界的認知,使幼兒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朝著更高層次的學習方向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