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建華 曹智英 付書星
航空工業昌河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兩個一以貫之”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實把黨的領導融入企業治理各環節,逐步建立起了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企業治理機制,創新推動黨的領導與完善企業治理相統一,把黨的領導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競爭優勢和發展優勢,為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保證。
組織落實,明確黨組織在企業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一是以企業章程為綱,把好改革發展新方向,落實“黨建進章程”,明確黨委在企業治理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重大經營管理事項須經黨委前置研究討論后,再按照相關規定由董事會或經理層作出決定。二是以制度建設為要,開創法人治理新格局,組織制定、修訂了包括董事會議事規則、黨委議事規則等在內的多項制度,構建起了以企業章程為核心,黨委、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等治理主體多項工作制度相互銜接、相互配合,擔保、投資、捐贈等基本管理制度為承接的“1+4N+M”內部制度體系,將黨的領導貫穿于企業董事會、經理層等治理主體決策、執行、監督各環節,不斷推動黨的建設與董事會建設、企業治理和企業發展深度融合。
干部到位,實現黨的領導與企業治理的有機結合。一是從領導體制上落實“雙向進入,交叉任職”要求,黨委書記、董事長由一人擔任,黨員總經理擔任公司董事、黨委副書記,專職黨委副書記擔任職工董事且不在經理層任職,強力構建黨組織統一領導、各治理主體協同高效運行、職工民主政治權利有保障的治理體系。二是組織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實行剛性考核,量化經理層成員的責任和義務,實現經理層成員收入“能高能低”,職務“能上能下”,制定干部盡職合規管理辦法及清單,鼓勵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三是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常態化做好干部計分卡、民主評議、業務域基礎履職考核,開展干部責任結果導向考核、干部關鍵事件評價,在實踐中考察識別干部,持續優化薪酬激勵機制和關懷關愛干部等方式,打好組合拳,營造干事成事的濃厚氛圍。
職責明確,科學界定黨組織與其他治理主體的權責邊界。結合企業實際,科學構建“五會一層”法人治理體系,明確界定黨委以及股東、董事會、職工代表大會等治理主體的職能定位。在充分保障黨委對重大經營管理事項前置研究討論的前提下,堅持應授盡授、決策主體唯一性原則,建立“五張清單”(黨委權責清單暨前置研究討論重大經營管理事項清單、股東授權事項清單、董事會權責清單、董事會授權事項清單、經理層權責清單)。對黨委前置研究討論的重大經營管理事項進行細化,量化有關額度、標準,厘清黨委與其他治理主體的權責界限,強化責任擔當與履職監督有機結合。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重大部署。堅決貫徹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促進貫徹落實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解決職工急難愁盼問題。大力弘揚“忠誠奉獻、逐夢藍天”的航空報國精神,講好“昌飛故事”,傳播“昌飛聲音”,提升企業品牌形象,擴大企業對外影響力。
加強黨的制度建設,從運行機制上保障黨組織意圖在重大決策中得到充分體現。一是厘清黨委及其他各治理主體權責邊界,修訂和制定了黨委工作規則、“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實施辦法等制度文件,進一步明確企業黨委在決策、執行、監督各環節的權責和工作方式。建立了黨委研究討論重大經營管理事項清單,主要涉及發展規劃、重大投融資等七大方面,進一步明晰了黨委“定”和“議”的具體事項。二是進一步理順重大經營管理事項的決策流程,規范“提出議案、前置討論、決策決定、督辦考核、總結提升”的全流程閉環管理,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對決策流程的硬約束,提升決策智能化管理水平。三是建立起了統一的督辦考核機制,從落實實效、反饋質量等多個維度對督辦事項進行考核,將各治理主體決策事項統一納入企業督辦考核范圍,明確落實責任主體和工作措施。
構建“三個提升”工作體系,推動黨建與企業生產經營深度融合。一是以黨員先鋒指數考核提升科研生產效率指數,通過建立黨員先鋒指數模型系統,促進黨員先鋒指數提升,當前企業黨員科研生產效率指數總體高于普通職工約20%。二是以組織力提升班組戰斗力,在一線班組設立班組黨員代表,發揮其凝聚、監督、聯系、服務作用。200余名班組黨員代表在班組建設重難點任務等方面發力,經過兩年實踐運用,企業質量信得過個人增長了14%,質量信得過班組增長了115%,打通了黨建落地“最后一公里”。三是以黨支部向心力提升職工隊伍凝聚力,推行黨支部“3+2+N+1”的“吹哨報到”工作機制,即設置“吹哨報到”箱、搭建“黨員志愿服務”平臺、在一線建立“吹哨報到”服務點,暢通“吹哨”3條路徑;拓展“走訪調研+談心交流”2種途徑;建立N個以個體為單位的信息接收傳達“基站”和以組織為單位的問題分析“基站”;打造1個縱向和橫向流程清晰的問題解決網格化管理模式,以問題為導向,以科研生產為主陣地,以職工所思所盼為切入點,用心用情開展“報到”服務,及時解決率達到90%以上。
規范運行,強化對企業領導班子的政治監督與經營監督。一是加強政治監督,通過對領導班子成員“畫像”評價、巡察等,加強對領導班子成員的監督,層層壓實責任。二是強化董事會對經理層的管理和監督,落實監事會監督職責,規范運行企業董事會及其專門委員會、監事會各類工作制度。三是組織制定后評估管理實施辦法,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確保企業重大決策部署有效、合規執行,每年定期組織對“三重一大”決策事項開展后評估工作,及時糾錯改正,減少決策失誤,深化決策管理。
齊抓共管,扎實推進企業合規管理體系建設。企業黨委在合規管理工作中切實發揮領導作用,履行全面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各司其職,組織建立健全企業合規管理組織架構及合規管理制度體系,最大程度防范合規風險,支撐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企業合規管理五大機制(風險識別、審查、檢查、違規舉報、合規報告)有效運轉,干部職工合規意識大大提高。
聚焦聚力,一體推進“三不”戰略落地落實。一是注重頂層設計,構建落地模式,從治理層面、制度層面、文化層面,運用工程思維等,通過“懲、治、防”實踐一體推進“三不”戰略落實落地。二是強化政治建設,在把牢、把準政治方向的基礎上,把全面從嚴治黨和一體推進“三不”的要求貫穿于生產經營工作全過程、各環節、各方面,持續探索構建廉潔風險防控體系,有效將廉潔風險防控措施融入到業務工作各流程,強化政治自覺和思想自覺。三是深化“四責協同”,找準職責定位。在實踐中堅持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黨委書記第一責任人職責、領導班子成員“一崗雙責”協同推進,分層分類對領導班子成員進行列單明責,推進據單履責。四是緊盯關鍵重點。在實踐中緊盯“重點領域”,對企業生產經營重點工作推進情況進行監督;緊盯“重要節點”,常態化在春節、中秋等節日期間開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情況監督檢查;緊盯“重要環節”,嚴把政治關、品行關、作風關、廉潔關,對選人用人工作開展全過程監督;緊盯“關鍵少數”,組織開展各類專項整治,讓干部感受到監督常在、震懾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