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炳鵬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頂梁柱”。隨著時代的發展,國有企業也在不斷改革創新中優化國有資本布局、增強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企業內生活力。2022年12月19日,國資委黨委召開擴大會議要求。國企乘勢而上,實施新一輪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行動,鞏固深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果,在新的起點上把國企改革向縱深推進。基于此,筆者通過對新時代下推進國企改革實現國資穩定發展的有效策略進行深入研究后,認為應從四個方面持續深化國企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
更新思想觀念。國有企業要想全面推動企業深化改革,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高效提升,就需要對基層員工和企業領導班子進行思想教育,確保各階層、各部門的職員都對企業深化改革有全新的了解和深刻的認知,在企業內部牢固樹立全新的發展觀、政治觀。首先,要堅持黨的領導,以高質量的黨建引領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并在企業發展中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黨的領導和企業改革發展緊密結合,始終堅持從嚴治黨發展理念,并將這一理念貫徹落實到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當中。促進黨建工作和企業改革的融合發展,堅持黨的路線方針,確保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發展更穩健。其次,要領會把握“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的基本要求。突出經營性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重心,科學合理地劃分國有資本對出借人監督管理的界限,并形成監督管理職權目錄和權責清單,做到應管盡管,科學管理。最后,要不斷提升企業領導人的責任意識。領導班子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進一步增強責任擔當,明確改革思路,切實強化穩增長措施,不斷提高生產經營質量。
完善組織結構。國企深化改革,要確保企業組織結構和現代國有企業發展戰略相吻合,要始終堅持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核心地位,處理好基層黨組織和企業其他股東之間的關系,做到權責分明、管理科學。首先,企業要不斷強化黨組織的職能,要明確黨組織的核心領導地位,發揮黨組織的政治職能,以黨的思想引領企業文化健康發展,帶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明確黨組織的研究討論是監事會、管理層決策重大問題的前置程序。其次,要完善董事會決議職責,完善監事會組織結構,協調好外部股東與國內董事間的關系,完善公司治理的結構。最后,強化理事會民主監督工作,完善理事會組織結構,按照公司的要求進一步鞏固黨組織的基礎地位。
創新發展方式。國有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良好的發展,必須加強對資本的管理。首先,企業要對國有資本的所有權和經營權進行明確劃分,實行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運營效率;要完善資本監督管理機制,建立監管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通過科學管理、合理放權實現資本的活用。其次,要以人才驅動創新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樹立“求才引才”理念,把人才引進來,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實施人才培養計劃,激活人才“引育用”全鏈條。
加強監督管理。國有企業深化改革過程中應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強化企業監管力度,落實資本的嚴格監管,從而進一步推動企業經濟效益的全面提升。不斷完善監管體系,科學合理地把握國資監管機構的職責定位,明確監管范圍和監管職責,落實國有資本的集中監管制度,強化依法監管。做好管理內容劃分,把分散的資本進行統一規劃,并納入國有資產監管職責內,提高國有資產監管效率,全面促進國有資產監管力度和監管水平的提升。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是推動國有企業健康發展,促進企業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舉措。國有企業要不斷更新思想觀念,完善組織結構,創新發展方式,加強監督管理,要找準發展定位,敢于善于改革,持續提升企業發展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