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凡丁
(長白山職業技術學院,吉林白山 134300)
鋼琴彈唱是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備的能力之一,可以強化學生的綜合實力,為他們日后的幼兒工作做好鋪墊。提高學生的彈唱表演能力與提高教學技能同等重要,學前教育專業需要加大支持鋼琴教學的力度,開發鋼琴教學系列課程和實踐活動,給每位學生搭建一個展示自我風采的平臺,讓他們不斷扎實專業技能。但是當前鋼琴彈唱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限制了學生長遠發展,阻礙了課堂教學的效果。新時期高職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循序漸進地推進鋼琴彈唱教學進程,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有效提升學生的彈奏能力和編排技巧,促進發展他們的綜合素養。
鋼琴彈唱是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也是學生將來走向幼師崗位的重要技能。由于高職學生學習基礎、興趣愛好、接受能力等各方面都存在差異,因此在鋼琴彈唱方面也表現出明顯的差異性,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鋼琴彈唱學習需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仍舊采用集體式的授課方式,面對所有學生采用統一的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并且課堂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缺乏必要的師生交流環節,導致教師無法深入了解學生鋼琴彈唱的水平,忽略了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影響了學生提升鋼琴彈唱能力和音樂素養。
為了幫助高職學生更好地適應學前教育專業,鋼琴彈奏教學不僅要以傳授知識、技能為主要目標,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作能力。然而有些教師的教育觀念較傳統,通常都是采用說教的方式給學生灌輸樂理知識,課堂練習也是以固定曲目為主,學生的思維和視野都被局限在課堂上,學生很難接觸外界的音樂作品。長此以往,學生很容易產生厭煩、排斥鋼琴彈唱的情緒,無法掌握鋼琴彈唱的本質,實際應用的時候也發揮不出真正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前教育的目標,也違背了高職教育的初衷。
鋼琴彈奏是一門實踐性課程,為了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水平、強化學生的彈唱技能,教師要在學生具備扎實理論知識的前提下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鍛煉與提升的平臺。但是大部分任課教師都把教學的關注點放在了理論上,一味給學生講述相關的樂理、彈奏技巧要素、配樂編排等知識,卻很少安排教學實踐活動,學生沒有學以致用的機會,因此出現高知識、低能力的現象,在真實環境中彈唱鋼琴時就會手足無措。而學校開展的文藝演出往往以歌唱、舞蹈、小品等節目為主,較少涉及鋼琴表演節目,減少了學生實踐的機會,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發展實踐意識。
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彈唱知識和技能是鋼琴彈唱教學的目標,也是學生深入學習鋼琴彈唱的前提。教師教學時要根據學前教育的專業特性強化學生的基礎訓練,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感受鋼琴彈唱帶來的樂趣。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根據學生的鋼琴彈唱水平,把同一個水平的學生劃分為一個小組,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做到因材施教,確保鋼琴彈唱基礎教學與訓練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還可以按照優勢互補的原則把不同水平的學生劃分到一個小組中,讓先進帶后進,在小組內部形成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實現學生共同進步。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觀察總結、重點講解與分析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降低鋼琴彈唱的難度。教師也要十分重視學生存在的個性問題,能在課堂上回答的問題要盡量在課堂上解答,如果課堂時間不夠,教師就要在課后為學生解答問題,實現一對一輔導。
當下信息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學科教學活動,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在鋼琴彈唱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利用微課輔助基礎知識教學,發揮微課內容短小、信息量大的特點,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聲樂、和聲、作曲理論等都是鋼琴教學的重難點,其中有很多知識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為此,教師可以錄制講解重難點知識的微課,并上傳到班級學習平臺上,學生可以結合教師的課堂講解重復學習,扎實理論基礎,形成自主學習能力。鋼琴被稱為“手指上的舞蹈”,講究一定的藝術與技巧,對彈唱基本功要求極嚴格。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鋼琴彈奏的技巧,教師可以制作課堂示范微課視頻,一方面,能給學生樹立正確的彈奏規范;另一方面,也能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課以動畫的形式放大處理彈奏細節,不遺漏任何一個知識點,引導學生盡情享受鋼琴彈奏的愉悅感。
學前教育是幼兒的思想啟蒙,也是幼兒接受藝術熏陶的關鍵時期。高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作為幼兒教育的先行者和實踐者,其自身的素質直接影響幼兒身心健康成長。所以教師要革新傳統的鋼琴彈奏教學方法,在扎實學生理論基礎的同時還要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鼓勵學生積極、主動進行彈唱表演,強化學生表達情感,提高學生適應未來工作的能力。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已經成了教師的共識,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表演自彈自唱,鍛煉四肢與演唱的協調性。教師根據學生彈唱表演的情況做出針對性指導,規范演唱發音、控制彈奏節奏、調整彈奏力度等,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彈唱技巧。學生通過自彈自唱還可以培養聽力和樂感,辨別自己歌唱的聲音和鋼琴彈奏聲是否在節奏和步調上保持了一致,提高學生鋼琴彈奏的能力。
不同的音樂作品詮釋了不同的音樂情感,為了激發學生彈唱表演的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設生活情境,利用多媒體播放音樂作品或者展示生活中鋼琴彈唱的視頻,讓學生閉上眼睛用心聆聽,引導學生在腦海中想象音樂作品描繪的景象,從而觸景生情,與音樂作品產生共鳴,產生彈唱表演的欲望。教師可以用語言創設情境,為學生講解音樂作品呈現的故事,也可以講述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及其蘊含的哲理等,通過聲情并茂的講述觸動學生的心靈,引起學生探究作品的情感,讓他們用鋼琴彈唱表達自己的思想。高職學生的思維成熟、可塑性強,教師可以運用游戲教學,在學生鋼琴彈唱的過程中開發游戲環節,引導學生根據音樂作品的文化內涵進行角色扮演活動,用個性化的表演詮釋音樂作品,讓鋼琴彈唱表演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激活課堂氛圍,更好地實現育人的目標。
鋼琴被稱為“樂器”之王,優美的鋼琴旋律傳遞著豐富多樣的音樂內涵,可以給演奏者和聽眾帶來與眾不同的音樂享受,達到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的目的。鋼琴彈唱不能只停留在書本上,需要不斷經過實踐鍛煉,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學生對鋼琴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通過彈奏活動展現自我的風采。教師要根據學情并結合鋼琴彈唱的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擴展學生的訓練空間,讓學生通過真實的情境感受鋼琴的感染力,完善和提升音樂表達水平。而且實踐活動要統籌兼顧,既要給優等生創造發揮鋼琴天賦的機會,同時也要讓學困生體會鋼琴能給自己帶來的益處,呈現班級全員參與的學風,從而傳承鋼琴藝術。
如今處于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幾乎每天都會產生很多優秀的音樂作品。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與時俱進,緊跟并深入研究當前流行音樂的步伐,把一些切合學生實際的音樂作品引入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不同曲目的鋼琴彈唱,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學生具有一定的創造力,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發揮聰明才智自主編曲,在課堂上自彈自唱,通過即興彈奏的方式抒發情感,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教師可以從學生成長和學習的實際情況入手,在校園內開展豐富多彩的鋼琴比賽活動,如合唱比賽、卡拉OK、鋼琴展示、電聲樂專場等,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的空間,既能鍛煉學生的鋼琴彈唱技能,又能鍛煉他們的表現力和創造力,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課堂教學之余,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校門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演出,如“圓鄉村兒童鋼琴夢”“奏響紅色經典,琴聲獻禮百年”等鋼琴公益活動,開闊高職學生的視野,通過實踐活動提升他們的音樂能力與素養。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把傳統鋼琴彈唱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是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不僅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而且能使鋼琴彈唱教學更加科學化、生動化,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專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改變固有的教學思路,結合時代背景和社會熱點改革與創新教學內容、優化教學過程,促使學生的鋼琴彈唱水平更上一層樓。
基于信息技術發展起來的互聯網上擁有海量的學習資源,為教師備課和學生學習提供了便利。教師可以結合課堂教學的音樂曲目從網絡上搜集鋼琴家的彈奏視頻,由于不同的人理解音樂曲目和投入的情感不同,因此處理樂曲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整理、詳細對比分析這些視頻資料,引導學生體驗不同的藝術效果,從中汲取百家之長并將其內化為自身的彈唱能力。現實生活中人們常說“當局者迷”,學生作為鋼琴的彈唱者在彈唱的過程中很難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為了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記錄與收集彈奏過程和聲音,讓學生進行自我鑒定,在教師的指導下建立正確的聲音感覺,提高鋼琴彈唱的藝術表現力。課堂教學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信息技術的交互性能夠打破這種局面,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組建班級鋼琴學習平臺,把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利用微信、釘釘等軟件輔導學生彈奏,讓學生把自己的彈唱過程錄制成視頻或音頻上傳到班級學習平臺上。教師則可以利用網絡遠程輔導學生,及時解決學生鋼琴彈唱學習中存在的困難,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另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推薦有關鋼琴技巧的優質網站或者公眾號,讓學生了解更多關于鋼琴彈唱的知識、欣賞他人彈唱的精彩視頻,拓寬學習的渠道。
在鋼琴彈唱教學過程中教學評價不可或缺,有效的評價有激勵和促進學生學習的作用,也可以讓教師及時獲得教學反饋。教師在以往的課堂上過于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果,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無形中否認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付出,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此,高職教師要把評價的重心由結果轉向過程,不僅要注重學生期末考試時音樂作品的藝術表現,還要重視學生彈唱學習過程中的努力程度、學習態度、情感投入等,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和點滴進步,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不斷為學生學習鋼琴彈唱注入動力。當學生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出現錯誤時,教師要用婉轉、幽默的方式加以化解,啟發學生查找原因、自我糾正和改進,提高學生的彈唱能力。
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下,教師要將評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評價自己的學習表現、課堂彈唱情況,以學生的視角觀察和審視能夠發現很多教師發現不了的問題,便于教師調整和優化鋼琴彈唱教學,使其煥發生機與活力。教師要鼓勵學生之間進行互評,讓學生既是評價者又是被評價者,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學生互評能夠加深生生之間的情感,為開展合作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有利于深化學生的協作意識。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入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評價,讓學生把自己的彈唱視頻上傳到微博、朋友圈、論壇等網絡平臺上接受更多人的點評,從不同人、不同角度的評價中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激發持續的彈唱熱情,促進學生發展藝術素養。
總之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中,鋼琴彈唱教學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美育的重要途徑。高職教師需要創新求變,巧妙設計鋼琴彈唱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打開思路、提高想象力,促進高職學生實現全面發展。還要善于發揮信息技術優勢,營造輕松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自主設計鋼琴彈唱表演內容,發揮主動性和自覺性,形成規范的鋼琴彈唱技能,實現全新層次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