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雅玲
農村小學閱讀現狀不容樂觀。絕大多數家長在引導孩子的閱讀方法和策略上缺乏科學、系統的引導方式,再加上農村閱讀資源相對匱乏,無論是在閱讀環境、家庭閱讀氛圍還是學校閱讀條件上,都相對滯后。如何有效整合農村小學各種閱讀資源,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培養孩子們良好的閱讀習慣,成為當前農村小學閱讀推廣的首要任務。結合近段時間的活動實踐和相關理論指導,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推動農村小學的閱讀活動,為構建書香家庭、書香校園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有研究指出:子女課外閱讀能力的差異能用父母態度來解釋的,比能用父母物質環境及學校因素解釋得多。子女年齡愈長,父母態度的相對重要性愈大。父母對孩子閱讀興趣的培養、閱讀習慣的養成起著關鍵的作用。兒童是最善于模仿和學習的,家長是孩子最直接的影響者。家長對孩子的引導教育直接影響孩子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的養成。因此,要讓所有家長從思想上重視孩子的閱讀,給孩子創建良好的閱讀環境,營造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從而逐漸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大數據時代所創設的優越的閱讀資源是我們帶動家長參與閱讀推廣的有力媒介。在活動開始,我們可以充分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引起社會各界共鳴,從而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閱讀推廣活動中來。那么,如何有效利用這些媒體資源,為閱讀推廣助力呢?閱讀推廣的形式應該有閱讀啟動儀式、學校公眾號倡議書,在美拍、抖音、QQ、微信等媒介做文章,組織鎮、村相關領導參與閱讀啟動儀式,爭取社會賢達、熱心家長的積極參與,為籌備學校閱讀硬件爭取一定的支持力量,從而推動閱讀活動的順利啟航。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示范引導作用不言而喻。當全體老師都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時,學校所有力量要擰成一股繩,群策群力,形成一股合力,一起做閱讀推廣,這種能量將是不可估量、是無限的。教師重視閱讀、了解閱讀的重要性,便主動尋找和探索調動學生積極參與閱讀的熱情,尋找行之有效的策略,這是學校推動閱讀活動的主要力量。所有老師積極作為:主動調整各班學情,主動分析、尋找推廣的方法、策略,發揮自己的力量。每位老師根據班級的學情,結合各個學段的課標要求,以及學生認知水平,科學有效地指導學生閱讀。每學期初,老師結合教材整理好推薦目錄發給家長參考,為孩子們準備閱讀的書籍。每學期放假前,教師根據孩子知識掌握情況開出適合本班學情的閱讀書單。有針對性地選擇閱讀資源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接地氣地引導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可以更有利于教師的閱讀指導,也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沉浸在閱讀的世界中。
學校文化布置是學校個性魅力和辦學特色的體現,布置校園書香文化節營造書香氛圍,有助于孩子在濃郁的書香氣息中感受閱讀的魅力。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最容易從思想上受到感染熏陶,所以學校要有濃郁的書香氣息。書香長廊隨處可見閱讀的名言警句,諸如: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莎士比亞、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從意識形態上引領學生靠近名家,植入熱愛閱讀的座右銘。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華古詩詞更是博大精深,尤其是經典詩詞,所以要讓古詩詞文化上墻。文化熏陶還包括各個閱讀角的布置,用充滿召喚力的文字喚醒大家,讓學生認為閱讀是像呼吸一樣自然的事,因為走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總有提醒他們閱讀的格言、警句在作心理暗示。讓每一面墻都會說話,讓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有提醒閱讀的“聲音”,時時處處喚醒學生閱讀,讓閱讀成為自然,成為習慣。
圖書室、閱讀書吧、班級圖書角這些地方都要有足夠的書籍。除了學校已有的圖書,我們還應該更加重視書籍的流動更新。在第一期的圖書籌建中,我們可以發動社會賢達、熱心家長為我們的閱讀活動助力,讓學生有足夠的書籍可以閱讀。同時,我們也應該啟動相應的圖書室和班級圖書角的管理工作,在有限的時間和書籍存量中最大化地利用書籍,提高圖書的使用率。圖書室和閱覽室要有專門的管理人員,合理安排借閱時間,讓閱覽室能在課后延時服務的時間里得到有效的利用,提高閱覽室、圖書室的使用率。班級也要有專門的圖書管理員,可以保證圖書的流動和科學的管理。
隨著農村經濟建設的發展,許多村屯也有了自己的公益書吧。學校可以利用這個契機,組織學生到公益書吧進行閱覽。除了能接觸到不同的書籍,更深一層的寓意是讓學生在新鮮環境的刺激下,更加熱愛閱讀。也可以讓校外閱讀資源——附近的書店,成為學生閱讀的另一種資源。書店的書分門別類,與時俱進,能體現時代的脈搏,讓學生走進書店,選擇自己心儀的書籍,也許讀起來會有更大的興趣。帶學生進書店這個活動也可以轉交給家長,讓家長和孩子一起走進書店。選書購書的過程中在充分考慮家長經濟承受能力的情況下購買書籍,隨了家長的心,也遂了孩子的意,家長負擔得起,孩子愿意閱讀,兩全其美。
家庭教育是影響學生課外閱讀習慣養成、閱讀持久動力培養的重要因素。自古以來,書房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但隨著現代經濟社會和信息時代的發展,書房已經不再是必需品,從實際使用和經濟學角度看,閱讀角受到了諸多農村家庭的青睞,有無閱讀角以及閱讀角的設計都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閱讀習慣與課外閱讀。所以,組織創建家庭閱讀角是現代農村小學可以做也必須做的一件大事。那么如何組織創建家庭閱讀角呢?首先可以通過家長會進行動員,宣傳創建閱讀角的重要性,并且通過家校共享群分享閱讀角的創意設計,后期還可以組織評選“最美一平方家庭閱讀角”“書香家庭”等評選活動。
任何一種行為,只要不斷地重復,就會成為一種習慣行為。心理學研究表明,重復21天以上會形成習慣,重復90天會形成穩定的習慣。要讓學生養成持久穩定的閱讀習慣,是需要外力支援的。因此,學校為每個學生量身定制一款具有個性的“閱讀存折”,讓學生進行打卡積分,幫助他們形成穩定的閱讀習慣。閱讀存折設計成類似于銀行存折封面,可以有閱讀名言,首頁可以設計個人信息和開戶宣言等內容。從第二頁起可以有日期、閱讀書目、作者、存入、支取、余額、操作員等各類別的信息,并附上閱讀存折使用說明。由班主任、語文老師、家長一起監督學生每日打卡閱讀存折積分,進而組織評選每月“閱讀之星”。每月末統計積分,下月清零重計。“閱讀之星”可以分不同星級:一星、二星、三星、四星、五星。根據學生的閱讀表現,分層次佩戴學校定制的“閱讀之星獎章”,每月組織評選表彰大會,增強學生的閱讀榮譽感。
走進經典誦讀展演,讓誦讀獲得滿足感。國學經典的許多篇目都會在教材中出現,并且要求誦讀。可是,這一類的經典怎樣在課外閱讀中得到拓展呢?學校可以結合延時服務來完成誦讀,開闊學生視野,提升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認識,讓學生感受源遠流長的文化精髓,培養民族文化自信,不斷強化和訓練學生的記憶力與習文識字的能力。學校在選取經典讀本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從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出發。比如,低段的學生可以安排《弟子規》《三字經》《聲律啟蒙》等讀本,中高年級學生可以誦讀《論語》《增廣賢文》《千字文》等讀本,每天抽取15分鐘延時服務或晨誦時間進行誦讀。
淘書活動的意義已經遠超交換書籍的意義,它既能營造濃郁的書香校園氛圍,推動閱讀活動的深入開展,提高舊書利用率,更好地共享書籍資源,同時也能從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理財意識和競爭意識。由學校組織召開班主任工作會議,強調安全教育、文明淘書教育,建議各班主任發動學生制作富有班級特色的標語、售書目錄、班牌等。每班由班主任和配班老師共同參與,做好本班的圖書管理、紀律、安全、衛生教育等工作。
童話故事充滿奇幻,能喚醒每位師生的童真童趣。童話故事是小學生最喜聞樂見的內容。以各種節日活動為契機,組織大型游園活動,把閱讀與游園緊密結合起來創新活動形式,既豐富了節日的文化內涵,又豐富了閱讀推廣的形式。學校必須提前籌備,做好各童話主題園的活動場地布置,確定童話游園的主題讀本,并讓每個學生提前在一個月的時間內熟讀童話,如《皇帝的新裝》《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丑小鴨》等。
如果把學生課外與課內閱讀活動的點滴,用VCR的形式記錄和介紹出來,那么它將形象生動地展現學生閱讀的養成,帶領更多的人熱愛閱讀并踐行閱讀習慣養成。可以全校范圍內布置家長和學生隨時隨手記錄閱讀點滴,通過家長點評與學生的閱讀感想相結合,制作成閱讀成長視頻,在班群展播后再推出優秀作品在學校公眾號進行展播,從而不斷擴大影響。
閱讀推廣任重道遠,道阻且長,漫漫長路,唯有上下求索,方能行至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