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琪
(蚌埠醫學院)
在高校學生黨員黨性培養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問題,比如,在發展學生黨員時黨員素質不一后期卻采用相同的方式培養、黨性培養方式單一對學生黨員作用較小等。因此,高校應當深刻認識到黨性培養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針對不同學生黨員的特點采取恰當的培養方式幫助其提高黨性修養,開展座談會、演講比賽等一系列能夠調動學生黨員積極性的活動,為祖國的建設培養一批批中堅力量。
黨性的內容由多個部分組成,首先,黨性包括黨員個體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事業觀;其次,黨性包括黨員堅定的政治立場、扎實的思想理論基礎、崇高的理想信念、客觀認真的工作態度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在黨員黨性培養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其價值觀、人生觀等各方面素質的塑造與提升。高校在培養黨員的過程中,一些存在的問題。
入黨動機能夠反映一個人對黨的認識以及其基本的價值觀。很多學生在入黨時會本著對未來職業有幫助或是認為黨員身份十分特殊值得驕傲等動機,但實際上這一類入黨動機有一些是錯誤的,甚至是不端正的。不可否認,黨員的身份可能會對某些職業的發展有所幫助,但這不應當成為學生入黨的主要動機。如果本著一些有偏頗的入黨動機很容易在后續的黨性培養過程中產生懈怠,一旦轉為正式黨員之后可能不作為,無作為,未能對身邊的人起到積極向上的影響,同時也沒有盡力為人民服務,還可能會出現利用自己的身份牟取便利等問題。
因此,選拔者在選拔黨員時應當認真傾聽每一位候選者的入黨動機,有不正確或者不恰當的地方需要對其進行及時規正,從源頭打好基礎,便于后期黨性的進一步培養。
在接收學生進入黨組織之后,黨組織經常會舉辦黨組織生活會或者其他講座活動幫助學生培養黨性。黨組織生活會更多地是支部書記進行講話,或者是通過觀看視頻、知識競賽等方式進行黨的理論以及相關內容的學習。此類形式較為單一,且黨員在這過程中更多時候為傾聽者的角色,參與度不高,可能在一個小時的學習之后收獲較少。此外,學校也會經常舉辦一些黨史講座之類的活動,但是,相對來說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且大多數時候為了滿足人數要求,部分學生必須出席。長此以往,學生對于此類活動產生心理抵抗,這類活動的意義與目的也并未達到。
黨組織生活會以及各種各樣的講座都是有限的手段并且時間有限,要想提升自己的黨性修養,還是需要學生黨員自身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從心底里驅動自己去讀書,去學習,這樣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才能展現出扎實的理論基礎,對一些內容才能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黨性不僅包括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質、扎實的理論基礎,同時還包括一個人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人生觀等。在高校學生黨員黨性培養過程中,一般注重對其理論基礎的培養,往往忽略了對其世界觀、人生觀等方面的培養與塑造。在被黨組織接收之后,培養學生黨員黨性的方式往往為召開黨組織生活會或者舉辦一系列講座,這些活動的目的大多是為學生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但在這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對學生黨員其他方面的培養。同時這一類活動往往是在室內召開,學生黨員缺少課外實踐的機會,實踐能力未得到明顯提高。
因此,高校應當意識到目前對于學生黨員黨性培養的維度單一性,只抓堅實的理論基礎是不夠的,只在室內進行理論學習是不夠的,要增加支部內黨員的聯系,鼓勵黨員加強與群眾之間的聯系,通過相互之間的影響幫助塑造黨員的價值觀、世界觀等,對身邊的同學產生積極的影響。
理論來源于實踐,學生黨員不僅應該從課本以及視頻中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同時更應該積極參加課外實踐活動,提升自己的黨性修養。為了給黨員提供更多的學習平臺,學校可舉辦“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其中可以包括黨史競答、主題演講、系列講座以及重游博物館或者紅色紀念地等活動。參加一項活動可以獲得一枚紀念徽章,集齊三枚徽章或者在比賽中取得較為理想的名次都可以獲得“建黨100周年”專屬紀念品。在設計系列活動的過程中,學校可以與各學院黨支部進行共同商討,選取學生感興趣的主題以及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形式,便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并推動活動的開展。在參加比賽的過程中可采取小隊組合的形式,如此可以加強學生黨員與群眾之間的聯系或是加強黨員之間的相互聯系。
除了學校層面舉辦系列活動之外,黨支部也應該積極思考,每次黨組織生活會可以以什么樣的方式進行。比如,在每一批新的預備黨員進入黨支部時,黨支部可開展破冰活動,一方面,幫助新同學融入到集體之中,另一方面,加強其他學生黨員之間的聯系。除了在室內開會的形式,黨支部可組織學生黨員共同外出觀看類似《八佰》等紅色電影,或者參觀當地紅色革命紀念地等,給學生黨員提供走出校園走進生活中學習相關知識,提升黨性修養的機會。為了幫助學生黨員相互之間加強聯系,在實踐中學到知識,黨支部還可定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由學生黨員自己組隊,還可加入一部分普通同學,自行確定社會實踐的主題,與大的主題相關即可。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生黨員可以對老黨員進行采訪,了解過去的故事;可以走進當地的一些企業,了解國家近年來對他們采取的幫扶政策等,學生黨員自行確定活動內容。最后小組需要將實踐內容形成一份完整的書面報告,黨支部可從中選取一些表現較為優秀的小組在支部內進行交流分享。
總之,不僅要通過各種各樣的室內活動讓學生黨員有所收獲,提高自己的黨性修養,同時也要積極開展豐富的室外活動,讓學生黨員有更多走出去觀察與了解的機會,自己學會從身邊的事物中感悟與學習。
在學生黨員黨性培養的過程中,教師扮演著重要的作用,需要觀察與了解每一位學生黨員的思想動態與近期學習狀況。因此,從教師層面來看,教師需要根據黨支部內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措施,幫助學生黨員逐步提升其黨性修養。
首先,針對支部內的預備黨員,由于支部接收時間不久,他們可能與支部內其他黨員同志還不是十分熟悉,因此,在融入集體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問題。所以教師可以定期與預備黨員進行談話,一方面,了解其在融入新集體過程中是否存在問題或者關于黨組織生活會的方式是否有更好的建議,另一方面,了解其近期的學習內容與學習進程,與其探討近期一些熱點時事,傾聽其看法。預備黨員到正式黨員有一年的觀察期,因此,教師應當定期與其聯系,了解其是否在預備期間內始終以黨員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是否相比之前在理論學習上有所進步。如果其在某些問題以及事件上存在一些錯誤的想法或者認識,教師要對其進行及時糾正,幫助其培養正確的價值觀。
其次,針對支部內的正式黨員,教師也應當抽出時間與他們進行聯系,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對于學生存在的生活或者學習上的問題給予幫助。針對正式黨員,教師可以采取小型座談會的形式與他們進行交流。學生黨員不需要將其視為一次嚴肅的談話,只需要在座談會中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與想法即可,座談會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活動,旨在了解學生黨員的思想動態。在座談會中,鼓勵每一位黨員說出自己最近遇到的困難,大家通過交流共同探討問題的解決方法;同時鼓勵黨員對近期國內發生的一些大小事件發表自己的看法;此外,黨員還可以為大家講解一些自己最喜歡的最敬佩的歷史黨員故事。在交流的過程中,幫助黨員同志將平常所學的政治理論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起來,學以致用。
最后,教師與黨員的交流體系成熟之后,還可以由學生自己舉辦小型座談會,由正式黨員帶領預備黨員,共同進行交流,加強支部內黨員之間的聯系。
黨性不僅包括扎實的理論基礎以及堅定的信仰等內容,同時也包括黨員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人生觀。所以,在黨員黨性培養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時要注重其價值觀的塑造。
在高校黨員選拔過程中,大多數黨員可能在班級中都表現突出,有著優秀的成績或是突出的工作能力,全面發展的黨員可能相對較少,因此,在黨性培養過程中,要注重并構建全方位的黨員黨性培養體系。豐富的室內或者室外活動能夠幫助黨員打牢理論基礎,那么采取何種方式能夠幫助黨員塑造其正確的價值觀是值得深入思考與探究的問題。
首先,教師可以給予一些性格略微內向或者平常發言較少的同學一些擔任黨內職務的機會。黨支部內設有宣傳委員、組織委員等職位,教師可以主動推薦一部分同學,之后經過民主投票決定這些職位的任職人員。同時在黨支部內還可分設小組進行管理,也鼓勵平常參與社團活動較少或者在班級內沒有任職的學生黨員進行參選,主動擔任一些職務能夠幫助同學們快速融入到集體之中,同時鍛煉其組織與管理能力。其次,教師可以在每一次黨組織生活會結束之時,抽出五分鐘左右的時間,每次黨組織生活會由一到兩名學生黨員上臺分享一些自己的學習經驗或者從近期看到的好書、好電影得到的感悟與收獲等,將一個人的收獲分享給大家,就會讓更多人有所收獲。很多學生黨員可能難以抽出時間去閱讀大量相關的書籍或是觀看紀錄片自行學習,所以通過每次的分享是一個不錯的方法,能夠通過同學們之間的相互交流讓更多的同學有所收獲。同時可能某些同學對于一些事情的觀點和看法會影響到其他同學的思想,產生積極的影響。最后,教師還可鼓勵學生黨員多多與班級中以及其他同學進行交流,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他人,幫助他人解決困難,打好群眾基礎。在于他人交流的過程中,其實能夠學到很多有用的東西,通過幫助他人,也能夠與群眾建立起更加深厚的友誼,幫助學生黨員了解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
總之,教師可以結合學校舉辦的系列活動,以及黨支部內的實際情況,通過交流分享,鼓勵同學任職等方式幫助學生黨員實現全面發展,讓黨員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塑造自己的價值觀,打牢理論基礎。
黨的二十大強調:“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全黨牢記黨的宗旨,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在蓬勃發展的黨員隊伍中,高校學生黨員是一支充滿朝氣和活力的生力軍,一定要對他們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學生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可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從百年黨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從偉大建黨精神中汲取豐厚滋養;也可以以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契機,堅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魂。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國之大者”,只有把穩思想之舵,理想信念堅定才能對黨忠誠。
高校學生黨員黨性的培養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能否培養一批批黨性修養良好的正式黨員不僅關系著高校的發展,同時也關系著國家未來的發展。因此,在黨員黨性培養的過程中,學校與教師首先應當認識到黨性的內涵,明白不僅要加強黨員的理論學習,更要幫助其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學校可以舉辦一系列活動,調動黨員積極性,讓黨員自己有動力與興趣參與活動;教師可以定期與黨員進行交流,幫助其解決困難糾正一些想法,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鼓勵黨員任職于分享,在交流的過程中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以及理論基礎。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黨員的黨性,還需要各高校結合實際情況采取符合實際的措施,為祖國未來的建設發展一批批棟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