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偉偉 彭江 胡蟾
編制檢驗驗收細則,開展檢驗驗收工作是軍事代表的一項基本工作職責,但很多軍代表在工作中往往會有這樣的疑惑:編制檢驗驗收細則意義何在?明明產品規范已經很詳細了,直接用產品規范指導檢驗驗收就可以了,為什么還要再額外增加工作量編一個驗收細則呢?是不是將規范改個名稱,調整調整格式,就變成了細則?檢驗驗收細則與產品規范有什么區別?軍代表在編制檢驗驗收細則工作中容易出哪些問題以及如何應對?本文嘗試從法規、標準的要求入手,跟大家進行一個較為深入地探討,希望能對軍代表理清概念、履行好相關職責有所裨益。
(1)文件性質不同。關于規范的定義,GJB 6387-2008《武器裝備研制項目專用規范編寫規定》中明確:規范是“規定實體基本技術要求及其驗證要求和合格判據的一種文件。”規范的對象是實體:包括硬件、軟件、材料、工藝,所以專用規范包括系統規范、研制規范、產品規范、軟件規范、材料規范、工藝規范6 大類,產品規范是圖樣和技術文件的一部分,是產品基線的重要組成。檢驗驗收細則是指導檢驗驗收工作的細則,是細則的一種。細則也稱實施細則,是有關機關或部門為使下級機關或人員更好地貫徹執行某一法令、條例和規定,結合實際情況,對其所做的詳細的、具體的解釋和補充。檢驗驗收細則是具體直接指導開展檢驗驗收工作的文件,類似于作業指導書。
從上面的概念可以看出:產品規范和檢驗驗收細則的關系本質上類似于圖樣與工藝文件的關系。這就更好理解為什么要編制檢驗驗收細則了,有很多單位圖樣編的很好,很細,操作性很強,但是還是要編工藝文件,因為不同文件的定位不一樣,用途不一樣。
(2)編寫參考標準不同。編寫產品規范主要參考GJB0.2-2008 《軍用標準文件編制工作導則 第2 部分:軍用規范編寫規定》和GJB 6387-2008《武器裝備研制項目專用規范編寫規定》;編寫檢驗驗收細則主要參考標準是GJBz 20494-1998《武器裝備檢驗驗收細則編寫指南》。
(3)編制時機不同。產品規范一般從性能驗證試驗階段(初樣)就開始編制,檢驗驗收細則一般在裝備定型后3 個月內編制完成,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來:產品規范是技術狀態文件,是隨著研制過程進展不斷修改完善的;檢驗驗收細則是作業指導文件,產品技術狀態固化以后才進行編制實施。
(4)編制責任主體不同。產品規范的責任主體是承制單位,檢驗驗收細則的責任主體是軍代表,要區分好責任主體,讓軍代表編制產品規范和讓承制單位編制檢驗驗收細則的做法都不妥,產品規范是圖樣和技術文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產品基線,產品是由承制單位設計、制造出來的,因此產品規范理應由承制單位編制。另外,從前文引用的相關法規標準可以看出,檢驗驗收細則的編制責任主體是軍代表,這也是毫無疑議的。
(5)內容側重點不一樣。產品規范可以規定不同的檢驗形式,比如一般規定鑒定檢驗、首檢檢驗、質量一致性檢驗、包裝檢驗等檢驗形式。由于檢驗驗收細則主要針對定型后的產品驗收,所以一般重點突出成品質量一致性檢驗內容。另外,規范可以包括制造部分要求,由于這部分要求不需要檢驗,檢驗驗收細則可以予以裁減。
(6)評審審批組織不同。產品規范一般實行軍事代表機構、項目管理機構、部機關三級審查機制,定型批復后,加蓋定型章;細則評審一般分軍代室內部評審和軍代局評審,相對產品規范評審而言,組織層級較低,審批手續相對簡單。
通過對比,我們進一步加深了對編制檢驗驗收細則必要性的理解,弄清了檢驗驗收細則與產品規范的區別。在此基礎上,筆者結合編審細則的經驗,總結梳理了細則編制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幾類問題,并給出意見建議,希望對細則編寫人員有所借鑒。
(1)檢驗驗收細則由承制單位編制。規范的編制主體是承制單位,細則的編制主體一般為軍代室。如果細則還是由承制單位編制的話,不利于軍代表熟悉了解產品,容易被承制單位牽著鼻子走,該把控的質量關鍵點沒把控到,不利于質量控制。細則編制的時候,產品已經定型,軍代表對產品應該很熟悉了,應能夠自主編制細則。編制細則前,建議先學習、消化好產品規范,對照規范進行檢驗驗收,把規范沒有寫清楚的地方細化完善,就是實用管用的細則,本身這個過程也是軍代表對產品進一步熟悉了解的過程。
(2)標準化工作差距較大。沒有認真學習領會GJB0 系列標準以及規范、細則編制的相關標準,是造成標準化工作差距較大的主要原因。目錄、排版、格式、表格、圖文、公式、引用文件的規范性等等方面的標準化問題隨處可見,如“該編制目錄的未編制目錄”“目錄頁碼使用阿拉伯數字”“增益寫為‘Db’、微秒使用‘us’”、“尺寸和公差沒有以無歧義的方式表述。如:80×45×50mm、80±5μF、20~23KPa、0~10 ℃、220V±5%、60~65%、65±2%。”“全文只有一個表時沒有編號”“圖題有時用黑體字,有時用宋體或其它字體。”等等,編制檢驗驗收細則前,要深入學習相關標準,掌握理解標準化要求,初稿完成后要進行標準化審查,避免低級錯誤重復發生。
(3)內容與規范基本相同。內容該減的沒減,該細的地方沒有細,指導性不強。一般來說檢驗驗收細則對規范的細化主要體現在要求、抽樣方案和檢驗驗收方法等三個方面,同時要給出相關記錄表格直接指導檢驗驗收。要求方面,根據設計輸入(技術協議、研制任務書等)編制的產品規范可能有較大余量,而產品實際性能指標高于規定指標要求時,可以通過檢驗驗收細則補充完善指標要求,比如,某產品要求質量m<15kg,實際測試產品實物質量約14.5kg 左右,此時,可以在檢驗驗收細則中規定14kg (4)對規范當中需要檢驗驗收的項目進行了刪減。特別是零部件檢驗、過程檢驗的項目容易忽視,要注意納入細則,不能擅自刪減,降低要求。另外,要識別包裝驗收要求,需要時納入細則。包裝驗收是成品驗收的一部分,可以作為質量一致性驗收項目,也可以單獨規定為驗收類別,對于車輛、船舶等武器系統一般是沒有包裝要求的,但對于觀瞄儀、破甲彈等單體是有比較高的包裝要求的,而對于維修備件產品,包裝是有特殊要求的,包裝檢驗是重點檢驗項目,更是省不了的。編制細則的時候要根據產品的具體情況進行識別,該有的要求和驗證措施切不可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