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騫 邢榮鑫 譚軍輝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 廣西崇左 532200)
新時期我國對高校課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體育課程教學地位提升,并且體育教學需要深化素質教育理念,通過多樣化體育教學和運動活動的開展來提升學生的運動興趣與運動能力,讓學生掌握專業的體育知識和技能,最終培養終身體育鍛煉意識與習慣,從而逐漸改善學生體質與健康水平[1]。民族高校運動會是民族高校體育活動當中的重要組成,民族高校運動會項目以競技類體育為主[2]。在民族高校運動會當中增設民族體育競賽項目,不僅能夠深化民族高校的素質教育理念,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全面發揮民族高校在傳承與發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中的優勢,還能夠改善民族高校運動會項目開展當中學生參與度不高的問題,對其進行研究具有現實的發展意義。
由于西方體育文化在高校體育教育當中的覆蓋面積較為廣泛,對民族高校體育教育發展有較大的影響,在民族高校體育教學與體育活動中,西方競技類體育項目的占比較高,再加上國際奧運會的體育運動項目也多以競技為主,因此人們對于體育的印象更多停留在了競技方面,競技體育的發展相對更加成熟和完善[3]。民族高校在體育教育和體育活動組織開展過程中,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占比非常低,民族高校對于民族傳統體育的相應認知和理解也存在一定的誤區,民族傳統體育是我國體育體系的重要組成,也是民族體育文化傳承的主要內容。民族高校運動會中競技類項目占比較高,也體現出西方體育文化給我國民族體育文化發展帶來的明顯沖擊和阻礙作用。
民族高校需要對體育教育和民族傳統體育有正確的認知,高校體育教育和民族傳統體育活動開展的對象主體為學生,因此高校需要對學生的身體健康素質水平、體育知識與技能掌握效果進行強化,需要充分尊重學生在身體素質和體育興趣方面的個性化差異[4]。在運動會中設置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活動,讓學生通過競技贏得比賽并不是主要目標,而是需要讓民族高校的所有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在競賽活動中對自身的運動能力、身體素質進行強化,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進行正確、深入的了解,體會體育活動的樂趣,從而對學生體育意識和體育素養進行有效的培養,為民族高校新時期體育素質教育目標與任務的實現提供助力[5]。
民族傳統體育活動雖然具有競技性特征,但是與競技體育有較大的差別,不能完全按照高校普通運動會競技比賽模式進行設計[6]。在以往民族高校運動會的活動設計中,主要有跳遠、田徑、鐵餅、撐桿跳高等項目,民族高校大部分的學生都沒有進行過這些項目的專業訓練,只有少數體育生或者專業學習過的學生才會報名參加,運動會項目總體參與的學生占比偏小,更多的學生在運動會中無法參加競賽項目,對運動會項目的體驗感不佳,這使得民族高校運動會項目的體育教育價值嚴重降低,也體現出運動會項目設置得不合理、學生參與運動會的局限性明顯等問題[7]。
因此,民族高校在組織運動會期間增設的民族傳統體育競賽項目[8],需要保持合理性,需面向高校的所有學生,讓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到項目中去,要充分利用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資源來提升運動會的趣味性和豐富性。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活動豐富有趣,活動氛圍輕松,能夠調動更多的學生參與報名。但是在設置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時,需要保證學生能夠掌握項目競技規則和運動技巧,要合理設置民族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中已有的項目,這樣在運動會之前,學生可以進行項目訓練,將運動會競技比賽與民族傳統體育教育進行有效關聯,從而提升學生參與運動會中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活躍性,讓學生更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和訓練,促進民族傳統體育教育訓練質量與效率的提升。這樣一來,更多的學生就能夠參與到民族高校運動會活動當中去,提高運動會學生參與占比,讓運動會體育活動的開展效應能夠覆蓋大多數學生,促進運動會體育活動教育意義、體育運動鍛煉價值的發揮,從而更好地培養民族高校學生的體育素養、體育精神及文化素養[9]。
民族高校運動會活動的開展,需要傳播正確的中國體育價值觀念。民族傳統體育競技項目的增設,可以讓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精神、思維、價值觀念進行更深入的了解[10]。競技比賽能夠讓學生獲得成就感,提高學生的團體合作意識和能力,強化學生心理素質,建立其堅韌、不畏困難、勇往直前的品質,從而深化新時期高校體育綜合素質教育理念。民族高校運動會是體育教育的主要實踐活動形式,但是以往民族高校運動會競技性、功利性特征明顯,教育性沒有充分發揮,對于學生參與體育競賽項目的興趣與需求沒有進行充分的考量。在傳統高校體育教育思維與理念的影響下,體育教育所受到的重視度不高,運動會體育競賽項目的設置與學生興趣之間存在偏差,導致學生參與運動會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偏低,體育學習與運動興趣也就受到了不良影響。
民族高校體育教育工作的開展,需要嚴格落實我國新時期課程改革對民族高校體育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并要貫徹全民健身戰略發展理念[11],加大體育教育與活動創新力度。民族傳統體育教育與高校體育進行有機融合,是新時期國家推動高校體育改革和民族傳統體育傳承發展的重要策略。因此,民族高校在運動會中增設民族傳統體育競賽項目時,需要以學生參與興趣與需求為重要依據,要致力于讓全校的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運動會項目中去,設置學生感興趣的民族傳統體育競賽項目,讓更多的學生在運動會項目中活躍起來,這樣才能夠促進民族高校運動會教育性意義的發揮[12]。尤其近些年,我國北京奧運會、冬奧會的成功舉辦,進一步推進了全民健身運動,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是各個民族經過長期歷史演變和繼承流傳下來的傳統體育文化結晶,在民族高校當中增設民族傳統體育競賽項目已經成為體育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主要趨勢[13]。民族高校需要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化的需求,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平等參與到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中去,并在運動會中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中體驗體育樂趣,進一步提升運動興趣,這對民族高校各項體育教育目標的實現也有很大的幫助。
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開展,是民族高校體育教育發展和民族傳統體育傳承的重要途徑,民族傳統體育是我國重要的民族文化資源,在民族高校體育活動當中引進民族傳統體育,能夠推動高校體育活動的創新[14],豐富學生體育活動,對學生有更強的吸引力。在運動會中增設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時,要從綜合角度出發,將運動會作為載體,利用民族傳統體育將學生、教師與體育進行更緊密的關聯。合理設置民族傳統體育競賽項目,讓學生對民族體育文化有正確的理解,建立民族體育自信,并通過競賽獲得民族自豪感。增設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讓學生積極參與,提升學生體育運動的主觀能動性,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體育運動意識進行培養,讓學生身體健康水平能夠得到有效的改善[15]。學生參與民族傳統體育競賽項目時,需建立規則意識,與團隊同學共同協作努力以贏得比賽,這一過程能夠培養學生團隊意識,深化民族體育教育功能,讓學生即使在輸掉比賽時仍然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要鼓勵學生遵循重在參與原則,培養學生果敢、積極、勇敢面對困難與失敗的優良品質。
同時,通過民族傳統體育競賽項目的增設,加強學生參與民族傳統體育教學訓練的積極性,在團隊合作訓練期間,提升師生、生生之間的親密度。在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時,可以組織學生學習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知識,讓學生了解中國民族傳統體育的歷史發展,不僅要利用民族傳統體育的娛樂性、觀賞性來吸引學生參與體育運動[16],更要讓學生明白民族傳統體育傳承的重要意義,深化民族文化教育功能,讓學生承擔起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弘揚與傳承責任,讓學生認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建立正確的中國體育思維和觀念,這在西方體育文化在中國廣泛發展的時代具有重要意義。通過以上途徑,充分發揮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多維功能,讓民族高校運動會項目更加豐富,改善大多數學生在運動會中無法活躍參與的問題,促進民族高校運動會積極效應的有效發揮[17]。
民族傳統體育具有明顯的地域性、趣味性、競技性特征,是民族群眾強健體魄、休閑娛樂的重要體育活動方式。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特征非常符合青少年體育教育和身體健康素質發展的需求,開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能夠讓學生更多地了解地域民族體育特征,建立體育規則意識和正確的邏輯思維,在訓練與競賽當中掌握民族傳統體育知識、技能,為了贏得比賽而努力,還能夠鍛煉學生解決困難、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反應能力。民族傳統體育競賽項目的設置,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訓練,在訓練期間依靠興趣的支撐堅持完成訓練任務,突破體育運動中遇到的困境,能夠培養學生遇到困難不輕易放棄的精神。在運動會中設置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能夠幫助學生強健體魄,養成長期參與體育運動的習慣。設置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能夠為學生創設更加輕松、愉快的體育運動氛圍,讓學生參與體育的興趣得到提升,在運動會中發揮自己的體育優勢,提升民族高校體育活動成效,推動民族傳統體育在高校體育中的普及和融合。
在新時期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全面創新發展的背景下,國家對高校體育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提供了較多的支持,對學生的體質健康教育標準也做出了調整,要求學生每天進行至少60分鐘的體育鍛煉,高校要提高對于體育教育和體育活動組織的重視度,讓高校學生通過體育教育和體育活動全面提升身體素質,實現我國大學生體質健康強化的戰略發展目標?!瓣柟怏w育”是新時期國家對高校體育發展提出的新教育模式和任務。民族傳統體育具有較強地域特色[18],因此各民族高校需要對當地的民族特色體育資源進行充分的挖掘,構建完善的民族傳統體育教育與活動體系,并與運動會活動進行關聯。設置科學的運動會民族傳統體育競賽項目,通過競賽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讓學生體驗民族體育文化,建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使命感,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在利用民族特色體育資源時,要重視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建設,在校園中創設濃厚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氛圍,讓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滲透到民族高校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中去,為陽光體育運動會的構建奠定基礎,落實民族傳統體育在民族高校體育教育當中的長效發展。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不僅形式多樣,其活動內容也非常豐富,在民族高校運動會中增設民族傳統體育競賽項目,能夠改善高校傳統運動會功利性、競技性偏重的問題,深化高校體育活動的教育功能,提高高校運動會項目的趣味性,也能夠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高校運動會項目競賽當中去。民族高校運動會活動的開展,能夠更好地對學生體育綜合素質進行強化培養,在全面推動民族高校體育活動改革進程的同時,又能有效促進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