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寧波供電公司 周子旺 韓 瑋 童金聰
隨著數字化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深入應用,以數字化牽引為驅動力的新型電力系統將對供電所的管理機制和運營模式帶來深刻變革。新型電力系統下的未來供電所源、網、荷、儲端可以是可感知、可監測的,包括配電設備環境狀態和運行態勢、新能源對象、用戶側用能和需求信息等。新型電力系統下的供電所業務是可以通過匯聚了海量信息數據的中樞平臺實現數字化驅動,最終實現一定程度的智治的。生產力的發展驅動生產關系的變革,新型電力系統發展驅動供電所管理機制向智治方向轉型,運營模式向簡單高效方向轉變。
聚焦供電所業務鏈條核心,以機構賦能、數智革新為重點方向,以人才培養、薪酬激勵、文化建設為保障力量,以“一核心、兩重點、三保障”為總體工作思路,建設未來供電所。以組織機構重組建設“后臺+前端”業務組織體系。以“業務工單”串聯后臺前端,組成未來供電所的基本運作模式。以“數字化牽引”作為供電所管理機制和運營模式革新的核心驅動力,支撐起未來供電所的高效運作。以復合人員培訓、績效薪酬激勵和黨建文化建設作為未來供電所有序發展的保障。
通過組織、人力、技術和機制的持續賦能,對內不斷提高效率效益,對外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探索適應新型電力系統下的未來供電所管理機制和運營模式。
供電所“扁平集約”機構。撤銷供電所綜合班,做強客戶服務調度中心(供電服務指揮中心)和全能型供電服務班,構建“大后臺、強前端”的未來供電所組織運營體系。中心定位為供電所線上客戶需求歸集、異常分析、服務調度和預警監督等職能,成為供電所的“信息大腦”和“大后臺”。供電所業務班組專注于現場安全、業務執行、質量管控,通過數字化業務工單直接與中心交互。
未來供電所“融合高效”末端。基于業務末端開展“融合高效”的優勢,以業務末端融合為出發點,實現高低壓營配全融合,打破專業壁壘,保障供電所管理提質增效。將原有的高壓班、低壓班、營銷班和運檢班等班組進行融合,成立營配服務班,負責網格內所有高低壓營配業務,實現“網格化”管理。通過高低壓營配業務末端全融合,實現未來供電所的“敏觸角”和“強前端”。
未來供電所“線上化”業務流轉。以“數據互通、資源共享”的信息化平臺為核心,全面推進網上電網“一張圖”建設,依托末端融合的數字化工單關聯領料單、工作票、設備、工器具、工分等,由平臺對業務、要素、過程的采集、感知、分析、驅動和流轉,實現供電所業務“線上化”流轉。
未來供電所“智能化”作業。全面實現業務模式的變革轉型,將數字化電網改造升級成果全面融入供電所業務開展過程中,充分利用數字化改造成果。依托“信息電網”,開展電網周期自檢、線路負荷預測、業擴接入方案預處理等。轉變運維模式,實現機器代人。在架空線運維檢修上,全面實施無人機巡視+帶電作業無感消缺;在室內環網站運維上,全面推行智能巡檢機器人;充分運用紅外測溫、局放檢測等技術,使巡視工作進一步實現從傳統的“感官式”巡視模式向更為精細的“體檢式”巡視模式轉變。提升個人裝備,打造最強“作戰單兵”。避免增設過多的附加設備,以智能安全帽、智能移動作業終端等原有設備智能化改造為主要方向,實現業務流程全記錄、信息交互一點通。
未來供電所“數智化”管理。未來供電所將全面依托數字化平臺,完成輔助決策。全量電纜RFID標簽覆蓋,實現故障輔助決策;針對性開展分線線損輔助分析,通過電網側采集終端加裝,實現分線線損輔助分析與決策功能;在低壓臺區建設上,推廣建設智能融合終端,實現末端營配數據融合與拓撲關系自動校驗,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
未來供電所新員工“青蘋果”培養體系。以培養高低壓營配全融合復合型人才為目標,針對新員工建立為期兩年的進階培養方案,采用“定導師、定任務,脫產集中培訓與跟班現場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充分發揮技術骨干和技能專家的“傳、幫、帶”作用,為青年員工的搭建成長平臺,實現青年員工“一年適崗、兩年成才”的培養目標,以強化青年員工的“青蘋果”培養激發隊伍建設活力。建設適應新型電力系統下員工技能需求的培訓基地,打造青年培訓基地和人才輸送基地。打造產學研平臺,與高精尖企業成立聯合實驗室,圍繞儲能等新型電力系統領域重點技術,建立青年員工定期循環入駐培訓機制,提升青年骨干員工新型電力系統技術思維。
未來供電所藍領隊伍“紅蘋果”培養體系。確定營配全業務開展前提下營配工所需要的技能清單,區分技能難易、先后,畫出“技能樹”,過關一項點亮一項,點亮技能鏈方可準許開展工作。強化營配工安全技能的同步提升,員工明白各自開展業務需要掌握的安全技能,尤其是如何當好工作負責人和搶修指揮員。引入新型培訓技術,建設桿上作業VR體驗室、互動視頻學習庫、5G眼鏡現場指導等,突破培訓場地時間、空間、設備的局限,助力技能培訓工作高效開展。
未來供電所中堅力量“金蘋果”培養體系。在員工完成從“青蘋果”到“紅蘋果”的基礎上,未來供電所加快員工向“一專多能”方向的成長。結合員工的崗位經歷、技能特長和性格特點,通過定向培訓、崗位交流、內部競聘等方式有意向性的“選育培用”供電所管理和專家型員工,培養安全意識好、廉政意識好、服務意識好和市場意識好的“四好”中堅力量,發揮其“關鍵少數”示范作用,為供電所的管理和業務“傳幫帶”提供強有力支撐。
未來供電所“核心能力”班組建設體系。未來供電所結合員工技能培訓成效,加強供電所基層員工的核心業務能力建設,有序推進主業核心業務的回歸。培養一批“拉得出、頂得上、干得了”的技能人才隊伍,實現核心業務類型自主施工全覆蓋,打造具有核心業務自主施工能力的未來供電所。
未來供電所員工“三維一體”評價體系。基于業務工單化的數字績效具有“透明、實時、全面”的優勢,未來供電所構建基于業務工單的“工作量+完成質+技能關”的三維一體的員工評價體系。實施績效工分數字化改革,將績效工分融入業務工單化主線中,員工的評價以業務工單工分為唯一依據,從工單平臺實時獲取員工工分,實現“業務工單化、工單價值化、價值績效化”目標,充分激發基層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全面的員工評價體系,體現“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會干不會干不一樣”。
未來供電所“爭先創優”專項激勵機制。全面推行專項績效獎勵,正向激勵對供電所重點工作做出突出貢獻和成績的人員。在組織績效的框架下,在供電所“蛋糕”中設置獎勵金額較大的專項獎,鼓勵那些做出突出成績的人員,營造供電所“創優爭先”的正向氛圍。
未來供電所“人盡其才”職業經理人制度。部分集體直聘員工工作表現非常優異,但受制于身份因素,職業通道過早頂到“天花板”,優質的人力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未來供電所將創新開展職業經理人制度,建立“人盡其才”的正向激勵機制。通過建立全員參評、統一衡量的十級職業經理人制度并納入績效考評,突破崗位、編制績效考核壁壘,激發員工競爭熱情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通過多元化的收入差異體現員工崗位差異和能力差異,拓寬員工成長空間。
未來供電所“兩高”配電網。從三方面入手建好“兩高”配電網(高可靠性、高彈性)有源配電網。(1)推動電網規劃網格化。通過應用網上電網平臺,發揮未來供電所營配融合的網格長作用,以網格為單位做好電網規劃,實現基于網上電網的電網規劃分析,提高規劃精確度和投資有效性,從規劃源頭高標準建設配電網。(2)滿足企業高可靠性供電需求。提前儲備城網項目布局,解決園區企業接入問題。加強政府溝通,打通供電通道,實現異站供電,提高用戶供電可靠性。(3)滿足光伏用戶并網消納需求。對于新增光伏等分布式能源,分析配網消納能力,引導屬地分布式科學接入。評估存量光伏接入用戶安全運行情況,加強有源配電網運維能力。
未來供電所“數智化”配電網。全域推進設備實物ID、電纜管溝等配電設備環境狀態和運行態勢的感知監測;全面推進電纜線路配電自動化站點全覆蓋,實現毫秒級故障自愈;架空線路安裝5G或4G量子加密智能開關,實現開關“三遙”,高故障線路加裝故障行波測距裝置,提升架空線路故障處理效率;臺區側建設實現智能融合終端全覆蓋,實現臺區全景監測、能源自治;拓展低壓臺區柔性互聯在典型工業園區應用。未來供電所通過配電自動化全覆蓋、架空線路關鍵節點智能開關全覆蓋以及公變臺區智能監測裝置應用等電網改造技術,將信息節點遍布轄區整個配電網,在原有物理電網的背后打造一張信息電網,讓電網“活”起來,讓設備“開口”,實現供電所對于轄區電網和設備的秒級狀態掌控、故障自動研判隔離、歷史數據收錄等。
未來供電所“精準互動”營銷服務體系。未來供電所建設的落腳點和成效體現在服務水平上,打造“精準化、互動化”為特征的營銷服務體系。在服務精準化上,未來供電所深挖數據價值,深化客戶標簽應用,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多維度繪制客戶畫像,差異化制定負荷需求響應策略;分析企業用能特性,研判企業能效水平,助力電力保供和市場開拓。在服務互動化上,未來供電所以網格化基礎,根據后臺推送信息、信息電網數據、日常搶修等渠道獲取用戶潛在需求,主動聯系用戶提供服務。用戶通過第三方接口或者網上電網平臺等,掌握整個服務過程;運用客戶微信群、辦電E助手、“甬電小云”等智能化裝備實現客戶服務互動。
未來供電所“黨建引領”基層黨支部。未來供電所的創建歷程勢必不會是一帆風順的,特別是在創立初期摸著石頭過河的時期,必須有能“把方向、聚人心”引領管用的黨支部。未來供電所將在發揮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兩個方面打造高戰斗力的基層黨建引領力量。在發揮支部戰斗堡壘方面,探索建設“配網工程建設臨時黨支部”,凝聚主業、配網、設計、監理等參建單位黨員骨干力量,發揮聯建聯創作用,高效推動轄區配網工程建設。在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方面,創新開展“五色先鋒黨員”應用,將供電所指標從所細化到網格,再沁入到黨員,實現對黨員先鋒模范性的量化評價,營造比學趕超的氛圍。
未來供電所“現代高質量”基層班組。未來高戰斗力的供電所必然是制度規范、文化有凝聚力的現代高質量、卓越基層班組,通過“制度管事、文化管心”雙管齊下、合力打造卓越基層班組。在制度規范管事方面,(1)以創建“卓越班組”“現代高質量班組”“五星級”供電所為載體,對班組管理進行系統性梳理和完善,形成未來供電所班組的規范管理體系。(2)在基本框架下,完善由班組自己定考核標準的精益計分體系,體現班組自治與上級管理相統一。在班組文化潤心方面,用心培育符合自身特點的班組文化,在所內營造不畏艱險、敢為人先的創新創業氛圍。通過先進模范樹立、傳幫帶等形式將班組文化深入人心,守好拼搏奮進的文化建設主陣地,為未來供電所建設的有序推進保駕護航。
總而言之,融合型未來供電所的建設需要不斷去探索,并且尋找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國企道路。供電所必須數字驅動、扁平化管理、簡單高效,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