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碧(攀枝花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藥物說明手冊是藥物生產廠商對藥物主要特性及技術指標的簡介,既是宣傳安全合理用藥和推廣藥物常識的指導來源,也是醫生、藥師、護士和患者合理用藥的關鍵指南。這里面詳細說明了藥物的適應癥、禁忌癥、不良反應、注意事項、妊娠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兒童用藥、老年患者用藥、用法與用量等項,務必確保透徹理解藥物說明手冊之后再應用藥物。
藥物的相互作用,是指兩類或兩類以上藥物同時服用時,會相互影響和產生干擾,最終導致藥物的藥理或毒性產生與預期不同的反應。致使產生相互作用的歸因有多種,如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共用會造成出血的風險;克拉霉素與地高辛聯用將導致地高辛中毒。口服抗凝藥、口服降糖藥、抗生素類、抗癲癇藥、抗心律失常藥、強心苷和抗過敏藥等都容易發生相互作用,使用前應詳細閱讀藥物說明手冊中“藥物相互作用”欄目的內容,內有該藥物的相互作用具體情況。
所有藥品在使用過程中都有概率產生不良反應。在整體來看,藥物產生的不良反應會遍布人體的所有器官、組織和系統。其所產生的臨床表征與很多常發癥狀基本一致,如皮疹、瘙癢、發熱、寒戰、腹瀉、惡心、嘔吐、肝腎功能不正常等等。輕則對器官的功能造成損傷,致使醫治的時間不可估量,重則致使受藥者死亡。一部分藥物的不良反應還沒有明確。
藥物不良反應和受藥者的個人身體狀況、遺傳基因也有一定關聯,這往往是很難對其循癥的。所以要特別注意藥物不良反應,如有不適要及時就醫治療。
藥物的毒性反應也稱為藥物的毒性作用,一般指受藥者在應用藥物后,藥物使受藥者身體產生嚴重的功能紊亂,或導致受藥者身體組織產生新的病理變化。以下2 類藥物較易引發受藥者毒性反應,分別是治愈計量與中毒計量比較接近的和藥物自身藥理作用比較強的藥物。除此以外,老人和兒童、肝腎功能較差或不全的人群都是毒性反應易發群體。其中,對藥物作用反應較為敏感和自身肝腎功能較差或不全的人群,僅僅在使用正常治愈計量指標內就能出現其他人群過量使用藥物才會發生的病癥。
藥物當天的應用次數制定的依據是:藥物在人體內新陳代謝的時間長短。一般來說,多數藥物都是一天3 次應用,少數在人體中新陳代謝慢的藥物為一天兩次,也可根據受藥者自身情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視情調整。各類藥物的最佳應用時段,主要依據藥物的藥效揮發最佳時間以及能夠最大規避藥物對人體本身產生不良影響的時間所制定。
生病不可避免,吃藥是大部分人的首選,所以如何合理用藥極為關鍵。世間萬物都有雙面,藥物的療效和毒性共存,錯誤的用藥會方式導致難以挽回的后果。所以,如何合理、安全用藥已經成為全球和全社會的重點關注。因此,掌握合理用藥的知識與基本原則,更好地抗擊疾病,提高生活質量,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