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為 李玉勇 通訊作者(十堰市竹溪縣人民醫院)
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患病后直接導致患者出現心肌細胞死亡的現象,很多患者在發病前幾天乏力,甚至出現氣短、煩躁等癥狀。不僅如此,還有患者會出現胸部劇烈疼痛的現象,從而會引發心律失常,嚴重的甚至會出現心臟衰竭、死亡等。
急性心肌梗死對人體具有較大的危害性,因此人們一旦提及,就會產生較大的心理恐慌。本文就帶大家一起認識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治療方法與護理干預,以此增強患者治療信心。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供應心臟的血管出現急性損傷、閉塞,造成相應區域的心肌缺血、缺氧、壞死。
(1)臨床癥狀 突然的胸骨后或心前區劇痛,向左肩背或其他處放射,疼痛持續在半小時以上,經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片而無效,伴氣促、出汗、膚色蒼白、煩躁不安、惡心、嘔吐、腹脹等,也有部分患者無疼痛感出現。
(2)典型的心電圖表現 如病理性Q 波、ST 段抬高,或病理性的ST 段壓低,有對應導聯的變化。
(3)心肌酶升高 包括CK、CK-MB 和肌鈣蛋白等。做心電圖檢查可發現心肌損傷改變、心肌缺血和心肌壞死改變等波形,查白細胞數增高,中性粒細胞增高,血沉快,血清谷草轉氨酶、血清乳酸脫氫酶、肌酸磷酸肌酶等活性增多。
上述3 項中具備兩項,就可以作出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
急性心肌梗死治療的主要目的是恢復心肌的血液灌注,挽救瀕臨死亡的心肌,防止梗死擴大或縮小心肌缺血范圍,保護和維持心臟功能,及時處理嚴重并發癥,防止猝死,讓患者不僅能安全度過急性期,康復后還能保持盡可能多的有功能的心肌。
(1)成立優化護理小組 選擇護理知識扎實、操作熟練的護士成立優化護理小組。定期對組內的護理人員進行培訓,提升醫護人員的專業技能與專業素質。全員進行相關知識考核和培訓,考核合格方可參與救治護理工作,以減少在搶救時出現的混亂和家屬對于搶救內容的質疑。
(2)開通綠色搶救通道 急救人員應該在第一時間將急救車推到急診門口。如果患者是步行入院,應該以同樣的方式平車推入搶救室,呼叫值班醫生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3)評估病情 接診到患者后,首先要簡單了解其基本狀況,觀察呼吸情況以及是否存在自我意識,再觀察面容。詢問患者是否存在心前區疼痛、胸悶等情況,如果有這些情況,要判斷其持續時間及位置。積極安撫患者的不良情緒,配合就醫患者,提前打開綠色通道,優先住院治療。
(4)通過插管通氣確保呼吸順暢 減少脫水或腦水腫對顱內的壓力,還需保持補液。如果患者出現感染癥狀,遵醫囑給予抗生素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