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財政部修訂出臺《行政單位財務規則》(財政部令第113號),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規則》聚焦行政單位實際工作需要,著重從五個方面進行修訂:一是落實艱苦奮斗厲行節約的重要精神。二是明確績效管理新要求。三是體現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的新要求。根據政府會計“雙功能、雙基礎、雙報告”核算體系,將“財務報告和財務分析”一章修改為“財務報告和決算報告”,并對該章內容進行了全面修訂,增加行政單位實行成本核算的規定。四是加強與政府會計準則制度銜接。增加按照統一會計制度進行會計核算的總體要求,既避免造成與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相關條款的大量重復,又與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相銜接。五是銜接國有資產管理的新要求。與《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條例》相銜接,增加明確崗位職責、設置國有資產臺賬、匯總編制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及時辦理資產權屬登記等內容。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決策部署,推進會計誠信體系建設,提高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財政部研究制定了《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具體內容如下:一是堅持誠信,守法奉公。牢固樹立誠信理念,以誠立身、以信立業,嚴于律己、心存敬畏。學法知法守法,公私分明、克己奉公,樹立良好職業形象,維護會計行業聲譽。二是堅持準則,守責敬業。嚴格執行準則制度,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完整。勤勉盡責、愛崗敬業,忠于職守、敢于斗爭,自覺抵制會計造假行為,維護國家財經紀律和經濟秩序。三是堅持學習,守正創新。始終秉持專業精神,勤于學習、銳意進取,持續提升會計專業能力。不斷適應新形勢新要求,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努力推動會計事業高質量發展。
2022年12月,財政部發布修訂后的《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211號——重大錯報風險的識別和評估》《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321號——會計估計和相關披露的審計》等兩項審計準則(財會[2022]36號)。為了指導注冊會計師正確理解和運用上述審計準則,推進其貫徹實施到位,切實提高審計質量,中注協修訂了《〈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211號——重大錯報風險的識別和評估〉應用指南》《〈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321號——會計估計和相關披露的審計〉應用指南》等兩項應用指南,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應用指南是對審計準則重要條款的進一步解釋、說明和舉例,旨在為注冊會計師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審計準則提供指引。注冊會計師應當掌握審計準則及應用指南的全部內容,以理解每項審計準則的目標并恰當遵守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