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金(浙江省紹興市第一中學,紹興 312000)
OH 卡也叫“潛意識投射卡”,是由德國心理學碩士Moritz Egetmeyer 和墨西哥裔的藝術家Ely Raman 共同研發的一種自由聯想卡及心理投射測試工具。OH 卡由兩種牌卡所組成:88 張縮小版水彩畫圖像卡反映了日常生活場景,另外88 張文字卡提供口述的背景,能夠自由延伸幻想的空間。當所有的圖像卡都放置且對應到文字卡上,這副牌卡將會提供7744 種可能性的組合。OH 卡的基本原理是心理投射,圖卡和字卡的搭配會瞬間刺激個體的自由聯想,有助于啟發人的創造力、直覺力、想象力、覺察力和洞悉能力。OH 卡可應用于高中生涯教育,核心目標就是借助卡片的解讀,把潛意識內容呈現出來,促進學生自我覺察;特別是把某些被意識忽略、歪曲,卻又影響深遠的內容呈現到意識層面,引導學生探索內部自我,思考個人生涯發展并有所領悟。
人們在生命的歷程中會不斷地遭遇內在心態的變化與外在環境的變遷,OH 卡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和情緒傾向,有助于培養與提升學生的直覺能力、覺察能力和洞悉能力,自主化解已經發生或將面臨的各種困境,如學科選擇、學業規劃、學業提升、事業發展、情感迷惘、同伴關系、親子關系等,適用于生涯喚醒、探索自我及其與外部世界的關系、生涯決策等。此外,OH 卡適用范圍廣泛,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結合其他技術使用;既可用于個體輔導,也可和同伴、家人或團體一起使用。
OH 卡牌的基本使用方法是自由聯想或限制性自由聯想。教師可以用原有的圖卡和字卡,依照生涯課程目標或輔導目標,限定特定主題讓學生進行自由聯想,看圖說感受,或進行未完成句子聯想。一般操作模式:首先,邀請學生抽出一定數量的卡牌,分別代表模型中的不同部分,并解釋;其次,請學生談一談當下的感受與體會,教師可以根據情況適當追問,如“你有這種感覺的原因是什么”“我很好奇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等。
在利用OH 卡進行生涯課程教學與輔導的過程中,我嘗試探索了卡牌的其他使用方法,發現OH 卡具有極強的可變性,可與其他工具技術有機結合。例如,以時間線技術為基礎,利用OH 卡呈現對于過去的反思、當下的覺察與未來的憧憬,引導學生思考生涯發展;讓學生對卡牌進行積極賦義、正向創造,發現更多的可能性,與焦點解決短期療法中的例外技術相結合,幫助學生解決生涯迷思。
此外,表達性治療技術因其理論基礎的共通性,可用于對OH 卡的深度加工。例如,把OH 卡置于空白背景中,學生圍繞卡牌自由涂鴉,或者自行繪制卡牌,開展繪畫治療;在生涯課堂或者輔導的工作階段使用心理劇的方法,讓學生利用圖卡或圖字搭配編排心理短劇,進行角色扮演,效果較好。
OH 卡在不同的生涯主題輔導中可有多種的使用方法,現列舉如下。
1.與生涯彩虹圖、九宮格結合進行生涯喚醒
生涯規劃是一個人盡可能地規劃未來生涯發展的歷程。教師利用OH 卡進行生涯喚醒時,可以讓學生先憑直覺抽取一張自己喜歡的卡,象征自己對于未來的憧憬與渴望;然后把卡擺放在白紙上,移動位置和方向,多角度觀察和感受。教師隨后提問:“在圖外的空白區域會出現什么?你希望空白的地方有些什么?”繼而讓學生用彩筆在白紙上繪制出自己夢想中的世界。
生涯彩虹圖的橫截面根據人在一生的生涯發展中所承擔的角色——子女、學生、休閑者、公民、工作者、配偶、父母、持家者、退休者——分為九個格子,金樹人據此提出了生涯九宮格的概念。開展生涯輔導時,教師可針對每個格子設計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對每個格子的問題進行思考,抽取相應的圖卡,代表對問題的回答。OH 卡與九宮格工具結合,可以快速喚醒學生,促使其思考人生發展的議題,從學習進修、職業發展、人際交往、個人情感、休閑娛樂、家庭生活、服務社會等角度擴展人生的可能性。
2.與時間線技術結合進行生涯喚醒
教師可以利用“過去—現在—未來”時間線技術,結合OH 卡開展生涯喚醒。操作模式為:學生依次抽取代表“過去的我”、“現在的我”和“未來的我”的卡牌,看著圖卡自由聯想,憑直覺分別以“過去的我……”“現在的我……”“我希望未來……”為開頭寫一句話,然后交流感受,借此引導學生對自己當下的生活狀態進行梳理,激起學生對未來生活的希望,從而積極探索自己心目中有意義的生活狀態,調動自身的心理資源,為了達成有意義的人生目標而努力行動。
1.探索個性特質
OH 卡牌在探索自我方面具有突出的優勢。在生涯課程中,教師可以按照教學思路,指導學生用不同的模型抽卡。例如,讓學生按照“最敬佩的人—最厭惡的人—想成為的人”模型抽卡。也可以將OH 卡與喬哈里窗結合,操作模式為:學生隨機抽出四張卡牌,分別代表“公開我”、“隱私我”、“盲目我”和“未知我”,并根據圖片內容介紹自己。通過諸如此類的看圖說話活動,引導學生探查隱藏在內心的想法,從更深層次探索自己。
2.探索職業價值觀
教師可指導學生憑直覺抽取若干張卡牌,代表自己在某個職業中最渴望的價值部分,以工作、金錢、家庭等為關鍵詞,進行主題聯想,在空白紙上創建代表自己職業價值觀的平衡輪圈。再通過依次交換卡牌的形式,進行價值觀的澄清。或是逐一進行評估,用1~10 十個數字,從低到高評估自己對某類事物的關注程度,開展價值觀探索。利用OH 卡自然呈現感受的優勢,結合平衡輪圈技術,可以比較直觀地幫學生找到自己關注的一個或幾個方面。
3.探索能力
利用OH 卡幫助學生探索個人能力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按照“我的優勢—我的劣勢”和“能力特長—經驗知識—興趣愛好”模型抽取卡牌。也可以從生涯發展理論的角度,以積極心理學的資源取向,開展“天賦—潛能—挑戰—能力”的探索。例如,一位以馬斯克為偶像的學生在接受生涯輔導時,抽到的代表天賦的卡牌上是錘子圖樣,他的聯想是自己喜歡打破框架,創新思考;代表潛能的卡牌是空白卡,意味著自己潛能無限,有待開發;對于自己能力發展的挑戰則是如何在學好套路的基礎上打破套路;文字卡上寫的是“感情”,代表著“我的優勢是珍惜感情同時認真做事”。
進行OH 卡探索時,學生會自然聯想到內部自我與外界的關系。教師可利用圖卡,指導學生抽出自己想要排列的互動關系圈:學生可以根據需要抽取任意卡牌,代表自己和身邊某個人的關系,也可以依次抽取相應的角色卡牌,如爸爸、媽媽、朋友、同學、自己等;之后,教師運用家庭系統排列技術,讓學生感受自己和身邊的人的關系的遠近,如親密狀態、互動模式等,以此增強人際關系的敏感度,探索自己與他人的互動關系,引發對期待的理想互動關系的討論。
針對個體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多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OH 卡牌以其直覺投射的優勢,將不確定性呈現出來,使學生能夠將生涯可規劃的內容與可能遇到的突發事件有機聯系起來。通過這樣的聯系,教師著重強調要妥善地處理好計劃和不期而遇事件的關系,提示學生為滿足生涯發展的需要應具備哪些關鍵能力。
在生涯輔導中,教師可以使用OH 卡,參考職業生涯的蝴蝶模型,幫助學生進行生涯決策。下面以專業選擇為例闡述其操作步驟。
第一步:學生在學習單上描繪出他們設想的未來,抽取代表N年后的生活和工作情況的圖卡,在“計劃圈”相應位置的實線框中填寫預期的結果。
第二步:請父母、老師或同學幫忙填寫一些學生在未來可能遇到的“事件卡牌”。
第三步:學生抽取代表決策后可能發生的“事件卡牌”,思考這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及其對自己規劃的影響,并把這些影響填寫在“機會圈”相應位置的虛線框中。
第四步:學生列舉一些生活中關于計劃和偶然的例子,如某個家庭成員的職業路徑或父母相遇的故事。
第五步:教師展示卡牌和蝴蝶模型圖,一起討論事實真相。
OH 卡的核心用法之一是在人生之路上遭遇困境時尋求解決之道。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按“生命困擾—解決方法—問題解決后的狀態”和“現狀—未來—選擇關鍵因素”等思路抽取卡牌,尋找幫助自己解決生涯困境的可能路徑。當學生對個人生涯產生困惑時,教師也可以使用感知位置技術,以OH 卡為提示,指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學生抽取卡牌,分別代表學生在自己、對方和他人三個位置所感受到的內容,并從這三個角度思考當下可以嘗試何種探索。如果遇到內心猶疑不決、充滿著矛盾的學生,教師可以使用“強有力問題發生器”和“正面動機與深層需要”等技術幫助學生進行更為深刻的探索。
在使用OH 卡進行高中生涯教育的實踐中,我發現它具有多種優勢。
一是直覺呈現效果好。OH 卡是一種心理投射工具,學生在使用的過程中能把深層次的動機、情緒、沖突、價值觀和愿望等不知不覺地投射出來,使內心和外在世界更趨一致,適用于生涯教育的自我探索。
二是OH 卡較強的趣味性有助于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吸引學生深度參與。卡牌游戲對學生來說是新奇的,可以較好地帶動學生參與到活動中。在卡牌使用過程中,學生成為主體,解釋卡牌和領悟完全由學生本人完成。這一視角的轉變符合生涯教育的發展取向,有助于促進學生主動成長。
三是OH 卡具有極強的可變性和適應性,在使用時可與其他技術有機結合。OH 卡沒有固定的套路,教師可根據不同主題靈活調整;還可以和現有的生涯指導技術相結合,創造性地使用。
使用OH 卡進行生涯教育與輔導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OH 卡作為一種投射測驗,其解釋具有主觀性,沒有客觀、統一的標準。在使用過程中,如何解釋學生呈現出的內容,對教師來說是一種挑戰,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心理動力學專業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