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順中
慢性腦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ory insufficiency,CCCI)是指各種原因導致大腦出現慢性的、長期的、廣泛的血液供應減少,引發腦部缺血缺氧而表現為一系列腦部功能障礙的疾病,是臨床常見的缺血性腦血管病,多發生于中老年人,主要表現為頭暈(昏)、頭痛、失眠、心煩、耳鳴、急躁易怒、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如病情繼續進展,可導致老年性癡呆和腦梗死,是威脅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隱形殺手”[1]。如何有效防治CCCI逐漸成為醫學界關注的焦點。西醫學認為,CCCI主要是高血壓、吸煙、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代謝綜合征等引起的腦動脈粥樣硬化、彌漫性小動脈硬化和微動脈的玻璃樣變[2]。目前,CCCI的西醫治療缺乏療效確切的藥物。中醫學強調整體辨證,個體治療,通過個體化辨證選用中藥湯劑治療CCCI的臨床療效優于單純西藥治療[3]。現將近年來中醫界對本病的研究綜述如下。
中醫學認為,CCCI主要與飲食不節、情志失調、疲倦過度、臟腑功能減退、年老虛損有關,以陰陽失調、肝腎虧虛、肝陽上亢、腦髓失養、瘀血阻滯為主要病機。有學者認為,此病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之癥,其中虛指氣血虛、陰陽虛;實指風、痰、瘀等癥狀實,長久以往,久病致瘀,部分病人也因氣血停滯,痰瘀阻絡,使清陽不升而發昏[4]。也有學者根據本病的疾病發展過程,提出以“血瘀”為基礎的“痰濁”“氣虛”“氣滯”的證候要素,分為痰阻血瘀型、氣虛血瘀型、氣滯血瘀型[5]。李楠楠等[6]的研究表明,CCCI病人常見的證候要素為髓虧證、痰濁證、血虛證、氣虛證和血瘀證,常見的病位證候要素為腦絡、腎和肝。最后得出CCCI是一類虛實夾雜的疾病,以氣虛、血虛、髓虧等證為本,以痰濁、瘀血為標,其中合并大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的CCCI病人痰濁和髓虧證表現更為明顯;CCCI病人病機復雜,多為虛實夾雜證。
治則治法的確立是基于對病因病機的認識。有的醫家認為雖然CCCI誘因及病機多種多樣,但是其核心病機為“痰瘀阻絡、絡損髓傷”,治療上當以活血化痰通絡、補腎填精益髓為法,在核心治法的基礎上辨證論治,根據不同的臨床表現進行加減[4]。黃海量等[7]探討基于現代中醫臨床文獻分析治療CCCI的方劑組方規律,得出治療CCCI應以補氣養血、活血通脈為主要治法,并根據不同兼證酌情配伍具有補肝腎、化痰瘀、息肝風等功效的藥物,以達到標本同治的目的。丁晨云[8]從益氣活血法、補腎平肝法、健脾化疾法、祛風除濕法等對CCCI的中醫治法研究概況作了綜述,指出中醫藥治療多以益氣活血為主。
3.1 中藥復方 魏格玲[9]自擬“養腦通絡方”(藥物組成:丹參、生地、天麻、肉蓯蓉、女貞子、山萸肉、巴戟天、水蛭),通過觀察90例CCCI病人血漿中特異性標志物:一氧化氮(NO)、內皮素-1(ET-1)、血漿纖維蛋白原(FIB)、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t-PA)、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劑-1(PAI-1)治療前后的變化,總結出“養腦通絡方”對CCCI治療可以達到較好的療效。于玉英[10]自擬定眩湯(藥物組成:黃芪、天麻、半夏、白術、陳皮、牛膝、川芎、丹參、茯苓、白蒺藜、鉤藤、菊花、珍珠母、牡蠣)治療痰瘀阻絡型CCCI,結果顯示觀察組病人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且2組病人不良反應發生率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周晶[11]運用自擬眩清湯治療痰瘀阻絡型CCCI,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較對照組顯著降低,血漿黏度、全血黏度、FIB、脂蛋白(a)、hs-CRP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李棟[12]使用雙補湯治療氣血虧虛型CCCI,結果顯示中藥組病人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西藥組病人,且椎動脈及頸總動脈的平均血流速度均快于西藥組病人(P<0.05)。賈妮等[13]認為養腦通絡湯治療腎虛血瘀型CCCI臨床療效優于鹽酸氟桂利嗪膠囊,值得臨床上進一步應用。李楠楠等[14]通過中西醫量表測定評價活絡益腦方治療CCCI的療效,結果顯示CCCI病人常伴有焦慮、抑郁、認知水平下降及睡眠障礙,經中藥活絡益腦方治療后,其焦慮、抑郁、認知功能及睡眠質量均有所改善。范志儒[15]將56例CCCI腎虛血瘀型病人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2組病人分別采用養腦通絡湯與鹽酸氟桂利嗪膠囊治療,結果養腦通絡湯組臨床效果顯著。
3.2 針藥聯合 燕晴[16]觀察補陽還五湯聯合針灸治療CCCI的臨床療效,以補陽還五湯聯合針灸為觀察組,氟桂利嗪膠囊為對照組,結果表明:觀察組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血液流變學指標中,除血漿黏度差異不明顯外,其余各項指標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周小艷等[17]將90例CCCI病人分為常規組與研究組,常規組采用常規西藥治療,研究組應用自擬通腦湯結合針灸治療,結果研究組各項血液流變學指標優于常規組,且治療有效率比常規組高(P<0.05)。說明自擬通腦湯結合針灸治療CCCI可以有效改善腦供血情況。
3.3 中成藥治療 吳宗倩[18]對養血清腦顆粒治療CCCI的療效進行觀察,將80例CCCI病人分成對照組和試驗組,對照組實施常規治療并給予尼莫地平片治療,試驗組則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服養血清腦顆粒,治療后試驗組紅細胞壓積與FIB等血流變學指標高于對照組,并且治療有效率也比對照組高(P<0.05)。研究認為,養血清腦顆粒治療CCCI療效顯著,能夠有效改善病人血液流變學指標,提高治療效果。葛酮通絡膠囊主要功效為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其能有效保護腦神經、增強腦細胞耐缺氧能力、減輕血管內皮損傷。其主要成分葛根總黃酮可以降低腦組織中NO的含量,抑制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使NO過量生成狀態得到有效控制,從而減輕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發揮神經保護功能,對缺氧缺血性腦損傷后的腦神經起到積極有效的保護作用[19-20]。薛燕文等[21]觀察強力天麻杜仲膠囊治療CCCI的臨床效果,將70例病人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病人服用敏使朗,治療組病人服藥強力天麻杜仲膠囊,治療12周后 2組病人頭暈均有改善,但強力天麻杜仲膠囊治療CCCI療效更顯著,病人的頭暈不適和血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善更明顯。楊建軍等[22]將100例CCCI病人隨機分為對照組及研究組,各50例,對照組給予氟桂利嗪膠囊聯合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銀杏蜜環口服溶液治療,治療后2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漿黏度、紅細胞聚集指數、紅細胞變形指數均較治療前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應用銀杏蜜環口服溶液治療CCCI,能夠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改善血液流變學狀態。
3.4 中藥注射液治療 近年臨床研究表明,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采現代科學技術和方法,從中藥或天然藥物的單方或復方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制成的中藥注射液治療CCCI可有較好的療效。針對伴有情緒低落、睡眠障礙的病人,選擇中藥注射劑較西藥治療效果更理想。
有研究表明,舒血寧注射液可有效緩解腦供血不足病人的臨床癥狀,促進局部腦血供恢復,改善病人智力狀態,提高病人生活質量,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MMSE和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QOL-BREF)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23]。研究表明,丹紅注射液治療老年CCCI病人,可有效降低病人的全血高切黏度、中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漿濃度等指標水平,使各項指標趨近于正常標準[4]。燈盞細辛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燈盞花素,可使微動脈擴張,有效改善心腦供血,降低血黏度,增加腦血流速,進而增加組織灌注,改善微循環,對FIB溶解具有促進作用,可有效預防血栓形成,同時對前列腺素、環氧化酶的生成具有抑制作用,可發揮抗凝、降脂的作用,使脂質過氧化反應受抑制,減少自由基,減少腦組織損害,保護損傷的腦細胞。唐璐[24]觀察銀杏葉提取物用于預防CCCI繼續進展的臨床療效,將100例CCCI病人隨機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對照組病人給予常規抗血小板治療及營養神經藥物,并針對病人存在的高危因素用藥;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銀杏葉提取物(金納多)治療。結果顯示銀杏葉提取物可防止CCCI的繼續進展,各項觀察指標改善優于對照組,值得臨床推廣。
3.5 針灸治療 現代研究認為,針刺能疏通經氣、調理氣血、活血化瘀,改善循環血流的速度和供應,對調節腦動脈供血不足有良好效果。臨床常用穴位有百會、風池、太沖、印堂、神庭、四神聰、頭維、太陽、懸鐘、足三里等,氣虛者可加氣海;血瘀者加血海、膈俞;痰濁者加內關、中脘、豐隆。百會穴為諸陽之會,能醒腦開竅,升舉陽氣。研究發現,百會穴可改善顱內供血,加強枕后循環,緩解血管痙攣,降低血液黏稠度[25]。風池穴為祛風要穴,也是少陽經與陽維脈的交會穴,具有清肝膽、利頭目、疏風解表、升發陽經之氣血的功效,同時風池穴的解剖位置深層有椎動、靜脈及枕神經,針刺可起到解痙、收縮及擴張血管的雙重作用,也有一定的近治作用,可平肝熄風,又可使氣血上注于腦,使眩暈漸消[26]。太沖穴為足厥陰肝經的原穴,足厥陰經上行至顛頂,具有平肝潛陽、調和氣血的功效。有研究表明,針刺太沖具有雙向調節椎動脈血流速度的作用,能使椎動脈有效血流量增加,從而改善腦部供血[27]。進行穴位的揉按叩擊,也可激發人的經絡之氣,起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CCCI是老年性疾病中的常見病,嚴重影響老年病人的生活質量,尋找有效的防治方法意義重大。中醫藥由于其具有多靶點、個體化的特點及治療方法的多樣性、不良反應小等優勢,在CCCI的防治中發展前景遠大。但是,由于中醫自身的發展特點,其主觀性較大,且存在地域差異,不同醫家對本病的治療方法有不同的認識,甚至存在分歧,因此,如何建立統一的、可以量化的治療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在此基礎上,醫師可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中醫藥治療手段進行規范化治療,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