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雨沁,吳修林
(1.湖南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2.湖南師范大學 美育發展與研究中心,湖南 長沙 410081)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攝入信息的方式趨于碎片化,使短視頻行業變得炙手可熱。截至2021年6 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11 億,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9.44 億,占網民整體的93.4%。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達8.88億,占網民整體的87.8%①。由此可見,短視頻行業受眾廣泛,其發展已經逐步穩健并且走向常態化?;贑TR 星漢移動用戶分析系統,MAU②億級俱樂部成員總計43 位,除了微信是唯一一個占據10 億量級的APP,共有7 個APP 占據了5 億至10 億量級,分別是淘寶、支付寶、QQ、抖音、百度、高德地圖、拼多多。抖音作為唯一一個娛樂性質的短視頻APP 占有了一席之地,體現了短視頻行業對于群眾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也彰顯了抖音在短視頻行業中的地位。故抖音對我們研究短視頻發展和短視頻音樂對大眾審美的影響具有一定的可參考性。
據相關數據統計分析,青年人是促進短視頻高速發展的主力軍。通過短視頻帶火的背景音樂、詞匯和手勢動作等都能掀起新的時尚潮流,傳播和創作新潮事物可以使用戶獲得歸屬感和認同感。與此同時,走紅也不再是名人明星的專利,普通人通過創作優秀的作品積攢粉絲,也可以收獲一定的流量和熱度,更有可能抓住機遇,一躍成為草根明星,這帶來的優越感大大地滿足了當代青年人的虛榮心。在這個網絡社交常態化的時代,許多青年人通過網上“沖浪”也能結識新的朋友。抖音平臺設置了與粉絲和好友聯絡的功能,例如關注與回粉、評論與回復、@朋友、分享給朋友等,貼合了線上社交的趨勢。此外,短視頻APP通過更短的時間將想表達的中心信息精煉呈現,也十分符合現在青年人碎片化閱讀的信息攝入習慣,因此備受青睞與好評。
由于短視頻的拍攝要求較低,每個用戶都可以自己進行創作和傳播。僅需一臺手機,用戶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拍攝和后期制作,并發布至短視頻平臺。研究報告顯示,至2021 年6 月,中國移動互聯網月活躍設備總量達到了13.1 億臺,人均活躍移動設備達到了1.3 臺,手機網民達10.07 億,占全國網民規模的99.6%。這說明人們文化水平的提升和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使得智能手機的普及率逐漸提高,人們的上網設備從計算機轉移到了手機上。“給我一臺手機,我就能看遍整個地球”的口號充分體現了手機在探索互聯網方面的高質量運作效果。數字化時代創造了大批的手機網民,給短視頻的創作和傳播提供了穩定的發展對象。“記錄美好生活”是抖音APP 的運行初心??v觀抖音平臺內的UGC③,大部分都是由非專業的普通人拍攝生活中的日常點滴再配上熱門的背景音樂創作而成的。這類短視頻雖然略微粗糙簡陋,但深入人們共同的生活狀態,極易引起大眾共鳴,促使更多的用戶參與創作與傳播,其帶來的影響是長視頻無法比擬的。
除了掌握受眾心理和操作方式簡單,抖音還擁有成功的營銷手段。于線上,粉絲量高的博主與某些贊助商形成合作推廣的關系。博主們通過直播等方式推銷贊助商的產品,在為自己帶來經濟收益的同時也促進了贊助商產品的熱銷,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帶貨”;于線下,抖音會與某些人氣門店開展系列活動,例如贈送優惠券、舉行抖音達人秀等;或者與商品的廠家合作,在商品包裝上印上抖音的logo 或者制作一些獎券發放福利。這樣的聯動方式不僅提高了抖音知名度又為線下的門店帶來了新的客戶、為商品擴寬了銷路,可謂是一舉兩得。此外,抖音還會與其他的線上平臺合作,涉及的領域更為廣泛。就拿音樂領域舉例:抖音和網易云音樂、QQ 音樂等音樂播放平臺合作,捧紅了一批網絡歌手,他們原創的試樣唱片在短視頻平臺展示過后會上傳至音樂播放平臺成為單曲,拓寬了音樂人新創作品的傳播渠道又提高了作品在抖音的點擊率和播放量,達成了兩類平臺和網絡歌手三方的共贏。由此可見,在資本利益的推動下,短視頻的發展更是如日中天。
一首音樂作品的副歌部分往往是高潮之處,通常旋律動聽、節奏有規律。為了使受眾對音樂作品產生深刻的印象,音樂創作者們會打造副歌的強記憶點,使其歌詞新穎別致且旋律節奏感十足,為副歌增添更大的渲染力。在正式發行音樂作品之前的推廣階段,制作者們會同時創作出副歌的DJ 版、清唱版、搞怪版、對唱版等多個版本,通過洗腦式的大肆宣傳以求增加熱度,潛移默化間深入聽眾腦海,從而推動整首音樂作品的走紅。
抖音平臺每月提供的抖音音樂熱歌榜顯示,草根歌手的翻唱和原創音樂占據了熱門播放音樂中的六到七成,這說明大眾對音樂的關注度開始轉向草根歌手身上。由于為普通人制作一首歌曲的成本遠比當紅歌星低得多,投資者們開始培養一批不知名的音樂制作人,并且這些音樂制作人也有意愿積累一批自己的聽眾以收獲知名度與經濟收益。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許多以走紅為目標,以聽眾需求為導向的音樂制作團隊。相較于傳統的藝人和歌星,平民化的草根歌手更具親民形象。他們通過與聽眾的互動,消解了人們心中對于“明星”的距離感,從而獲取更多的支持,促使其作品得到推廣與傳播。
截至2021 年6 月,中國30—39 歲網民占比為20.3%,在所有年齡段群體中占比最高;40—49 歲網民占比18.7%,在所有年齡段群體中占比位列第二④。根據數據,我們可以看出中青年網民規模占據了相當一部分的比重。資料還顯示:中青年群體的網民增速最快,這意味著為中青年群體創作音樂也極具開發價值。抖音平臺在最初的開發階段著力打造的是一個迎合年輕人時尚音樂潮流的形象,隨著受眾年齡階層的擴張,音樂創作的方向也不再局限于年輕人熱愛的潮流音樂??v觀抖音平臺近期所有的熱門歌曲,不少類似于《簡單的幸福》等適合中青年群體使用的音樂作品嶄露頭角。此外,抖音平臺許多風靡一時的歌曲幾乎都能夠引起相應受眾類別的情感共鳴:學生群體喜歡曲風清奇的搞怪歌曲,這能使他們標榜自身獨特的個性形象;家庭主婦群體普遍喜愛能展現平淡生活的輕音樂,配上記錄生活點滴的vlog來書寫生活的溫馨;基層勞動人民被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歌曲所感召,鏗鏘有力的旋律鼓舞了他們拼搏人生的“士氣”……每一類歌曲都呈現了對應群體的生活主旋律,渲染了生活情調,使聽眾產生了情感共鳴。
短視頻行業創新了音樂的傳播方式和傳播媒介,許多通過短視頻走紅的網絡音樂迅速席卷了整個新媒體平臺。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一方面可以豐富大眾視野、促生新的音樂審美教育模式;另一方面,網絡音樂帶來的不良影響也亟待重視和反思。
由于音樂創作以符合大眾喜好為導向,音樂制作公司創作出來的音樂作品往往內容風格趨于一致。再加上低投入、低耗時的流水線式創作,促使大批旋律風格相似且普遍質量不高的歌曲涌入市場,極易引起大眾審美疲勞。有相當一部分通過成為短視頻背景音樂走紅的歌曲,其歌詞低俗膚淺,旋律魔性洗腦,與傳統的音樂藝術作品相比,更適合娛樂消遣而不足以成為長久流傳的經典曲目。人們對歌曲的關注點往往僅限高潮部分,許多人甚至連歌曲的詞曲作者與歌名都不知道就加以傳唱??谒杞铏C紛紛涌現,其歌詞無實義,內容膚淺,僅憑有記憶點的音樂旋律和花哨的風格就廣為傳播。在這樣的音樂氛圍下,人們將會越來越浮躁,更難以沉淀內心去從事社會活動,加劇了碎片化式攝入的時代弊端。
智能手機全面普及的同時青少年的手機持有率也在迅速提高。未成年人在短視頻平臺中的活躍度是我們有目共睹的,在評論區、熱搜話題、熱門視頻等板塊,我們都能看見未成年人的身影。短視頻軟件“溫水煮青蛙”式緊抓受眾眼球的運行方式讓人常常出現“明明感覺沒有過多久但其實已經消耗了大量時間”的感受,自制能力尚未成型的未成年人更容易沉溺其中無法自拔。長期攝入網絡虛擬情景的膚淺音樂和世俗話題會導致青少年兒童網絡成癮,影響其正常的學業生活和音樂審美水平。另外,越來越多的普通人通過上傳自創的視頻或者音樂作品偶然獲得了走紅的機遇,搖身一變成了網紅。網紅包裝出的美好形象使許多青少年盲目崇拜,紛紛效仿網紅行為甚至將自己未來的夢想與目標設為網紅。對網絡名譽的盲目追求使青少年對學業的關注度越來越低,極大地影響了青少年價值觀建立。
音樂在短視頻平臺的多元化呈現也使許多傳統音樂作品在新時代重現潮流。在抖音最初始的推廣階段就有許多傳統音樂傳承人上傳了相關的藝術視頻,例如京劇表演、二胡演奏、黃梅戲選段展示等,目的是讓大眾了解和感受傳統音樂文化。但是由于部分網絡媒體人對傳統音樂的錯誤認識,使傳統音樂逐漸成了一個博人眼球的噱頭。許多并不了解傳統音樂的博主開始以自我理解的方式去改編傳統音樂,并加入大量夸張的表演,靠其收獲了一把熱度。2021 年9 月,抖音平臺一位擁有六百多萬粉絲的大V 博主小潘潘⑤上傳了一段經典黃梅戲選段《女駙馬》的翻唱視頻,引起網友們熱議。由于其擅自改造了《女駙馬》的唱腔并運用了過于輕佻的表演形式,有損國粹的正確傳承而遭到了眾網友抵制,小潘潘本人也深陷輿論漩渦。許多黃梅戲藝術家紛紛發聲批評小潘潘的作品,央視CCTV-6 更是同步宣傳了《女駙馬》的原版戲劇表演。最終小潘潘在網絡輿論帶來的壓力下刪除了原視頻并向國粹致歉,該事件才得以平息。這種有損傳統藝術形象的行為嚴重地影響了傳統文化的傳承,曲解了傳統音樂傳播的初衷,是我們必須摒棄并且加以制止的。雖然小潘潘事件已落幕,但“魔改”之風不止于此,依然有大量惡搞傳統藝術的視頻在網絡上傳播。殺雞儆猴并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這仍然需要我們自覺提升國民素質,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認知。
盡管短視頻的發展因上述問題飽受質疑,但不可否認,它促使了各種帶有新元素音樂的產生與傳播,為音樂領域帶來創新意識。也正因短視頻發展過程中展現出來的缺陷,使文藝工作者能直觀且精準地發現當下出現的問題并采取措施,促使其肩負起在音樂審美教育上的責任。針對逐漸走向低俗、媚俗的大眾審美,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于2021 年12 月15日發布了《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與時俱進地對短視頻平臺的發展模式做出調整,并為短視頻媒體幕后人員的工作提供指導方向。此外,音樂審美教育作為國民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向來備受關注。針對青少年易被誤導的審美水平與價值觀,文藝工作者們也介入了短視頻內容投放的相關問題,短視頻平臺里具有美育教化功能的古典藝術類作品開始被更多地呈現于大眾視野。同時,各平臺響應號召舉辦了許多藝術創意類的比拼大賽和小游戲,例如京劇《鍘美案》電音演繹大賽、校園寢室翻唱當紅歌曲比賽等。通過運營音樂藝術類賬號來達到宣揚傳統音樂藝術的目的是短視頻時代的一大創新之舉,這有利于將短視頻平臺建設成未來音樂審美教育的重要陣地。
目前,短視頻的高速發展已成為常態。短視頻內容庸俗低俗和泛娛樂化問題泛濫,極大地影響大眾審美觀念的走向。因此,針對這些短視頻音樂,我們應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也要主動規避其帶來的不良影響:
一、凈化網絡空間,加大監管力度,規范輿論生態環境,從根源上減少低俗音樂的發布與傳播。各短視頻平臺應當完善審核機制,倡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網絡歌曲的產出,抵制低俗文化和膚淺歌曲的傳播,推動音樂產業的良性發展。
二、提高公民素質,使青少年兒童樹立正確的審美價值觀念,加強對青少年的引導,在學校和社會大力宣傳正確價值觀,通過教育引導青少年認識到低俗音樂的不良影響,減少惡俗文化的攝入,倡導學生文明上網。
三、號召音樂制作者增強個人責任心與正義感,創作積極向上有內涵的網絡歌曲,給群眾帶來更優質的作品。同時,針對原創作品進行篩選和審核,減少同類的音樂作品大量產出,加大對抄襲行為的打擊力度。
四、支持傳統音樂的推廣與宣傳,鼓勵音樂人在保證傳統音樂內涵和文化精髓的基礎上大膽創新,給大眾呈現更具新穎元素的聽覺盛宴。
注釋:
①數據來源:CTR 星漢移動用戶分析系統2021H1。
②MAU(Monthly Active User)指網站、app 等月活躍用戶數量。
③UGC:用戶原創內容。
④數據來源:CNNIC 第48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⑤抖音ID:小潘潘-潘柚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