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魁巖
(凌海市大業鎮機關保障服務中心 遼寧 凌海 121200)
隨著北方地區設施黃瓜種植面積的逐年擴大,設施黃瓜生產中苦味瓜情況也日漸增多,影響黃瓜的質量和種植收益,成為制約北方設施黃瓜的一個突出問題。黃瓜的苦味是由瓜條中的苦味素(又稱葫蘆堿)積累過多引發的,雖然苦味素對人類身體有一定益處,但黃瓜吃起來有苦味感將直接影響黃瓜的銷售。因此,從生產實際出發,科學分析設施黃瓜苦味瓜產生的原因,采取切實可行的防治措施十分必要。
1.1 品種影響。黃瓜苦味瓜的產生與品種有較大關系。目前市場上銷售推廣的黃瓜品種中,根據黃瓜苦味遺傳情況可以把黃瓜品種大致分為容易產生苦味、可能產生苦味、較少產生苦味和不產生苦味4 種類型。但不產生苦味的品種很少見。
1.2 環境影響
1.2.1 低溫寡照。溫度低、光照不足造成黃瓜植株的光合作用降低,制造的養分減少,同時植株根系的生長和吸收能力受到影響,根系吸收的養分、水分減少,制約了瓜條生長,使根系和植株產生和積累大量苦味素,造成下部黃瓜出現苦味瓜。
1.2.2 氮肥供給過剩。設施黃瓜生產中施用氮肥過多會造成黃瓜植株瘋長,葉片肥大,坐瓜數量少,瓜條整齊度差,導致在側枝、弱枝上出現苦味瓜較多。
1.2.3 持續高溫。越冬茬設施黃瓜在春季因外界溫度升高、光照充足,棚內溫度也會較高,此時已進入黃瓜結果末期,根系老化、吸收能力下降,植株生長勢減弱,瓜條的生長速度慢使苦味素聚集。
1.2.4 濕度不協調。在濕度過小、干燥的情況下植株易產生苦味素。另外,陰天寡照、低溫(特別是地溫較低)抑制植株對養分、水分的吸收,也易出現苦味瓜。
1.3 植株受損。育苗、移栽或田間管理中造成根系受損,落蔓、打老葉時保留葉片過少,病蟲害影響植株生長,用藥不當等情況,均會導致苦味瓜的產生。
2.1 培育和選擇不產生苦味的優良品種。防止苦味瓜出現的最佳方法就是選擇不產生苦味的優良黃瓜品種。培育不產生苦味的黃瓜品種可以利用國外引進的不產生苦味的種質資源和我們國內的高產品種進行組合雜交,采取回交等措施從雜種后代中選擇不產生苦味又適合本地栽培的優良植株留種選育。盡量淘汰葉片較深的植株,選用葉色較淡的植株,因為一般葉色重的植株苦味素含量較高。由于國內市場上供應的不產生苦味的黃瓜品種幾乎沒有,栽培時盡量選擇較少產生苦味的品種。
2.2 控制定植密度。密度過小,單位面積植株過少,影響產量。密度過大,隨著植株的生長,會出現通風透光較差的情況,影響光合作用,植株干物質積累減少,出現苦味瓜。因此,要科學確定定植密度,一般品種控制在4 000 株/畝較為合理。
2.3 做好蹲苗。蹲苗時間過長會造成植株內水分供應不足,影響植株生長和黃瓜產量,也會使植株苦味素濃度增加;蹲苗時間過短會造成植株徒長,雌花量過少。因此,要科學掌控蹲苗時間,根據植株的長勢、水分供應、溫度、光照等情況靈活掌握。水大肥足且植株長勢強壯時,蹲苗時間要長,防止幼苗徒長,蹲苗后達到根深葉茂瓜多的目的;對瘦弱苗要縮短蹲苗時間,采取措施促進植株生長,以便形成壯苗。
2.4 防止傷根和植株損傷。黃瓜播種時應用沙盤播種,起苗定植過程中盡量做到不傷根;在中耕松土時,要注意保護根系;注意病蟲害防治,落蔓時最少保證30 片功能葉片。
2.5 創造適宜的環境條件。當設施內溫度低于13℃時,植株內細胞的滲透能力大幅降低,抑制植株對養分、水分的吸收利用;當設施內溫度長期超過30℃,導致同化作用下降而養分消耗過多;光照不足,光合作用減弱。所以在定植黃瓜時要采用地膜覆蓋增溫降濕,冬季要保證光照強度和時間,北墻可鋪設反光膜進行增光;春季要及時通風,必要時可采取降溫措施。還要根據植株的生長時期和狀況科學供給水分,澆水時要做到少量多次,特別是冬季最好使用恒溫水進行灌溉,防止因灌水引起地溫急劇變化。
2.6 科學施肥。定植前在整地旋耕時施用足量的腐熟農家肥,配合施用50 kg/畝過磷酸鈣做基肥。追肥采取多次少量的原則,沖施為宜。幼苗期氮肥施用量要科學控制,嚴防植株徒長;結瓜后逐漸增加氮肥用量,注意氮磷鉀肥配合施用,氮磷鉀施肥比例以5∶2∶6 為宜。還可進行根外施肥,一般在黃瓜苗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噴施1 次糖醋液,不僅能明顯減少黃瓜苦味瓜的產生,還能增加黃瓜的甜脆度,使黃瓜豐產。糖醋液配方:畝用尿素100 g、紅糖200 g、米醋150 g,兌水15 kg,莖葉噴霧。結果盛期可噴施濃度為0.3%~5%的尿素液2 ~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