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鳳芹
初中寫作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難點,如何讓學生在作文中抒發真情實感是教師應該關注的重點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可以在寫作過程中融入自身的真情實感,以提高初中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在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注重寫作技巧,忽視情感的滲透和應用。教師一般會過于注重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而將關注點放在學生的寫作技巧方面,并不會對其進行情感的引導,這就導致學生在寫作時只會單一地套用寫作模板,機械地進行模仿創作,而無法讓自己的真情實感得以表現。因為教師沒有引導學生去觀察和思考生活,導致學生在寫作時缺乏觀察和思考,這樣一來,學生在面對相關寫作題材時,自己沒有認識和理解,所以,也就無從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教師的作文命題也不夠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所以這也是造成學生作文缺乏真情實感的原因之一。
寫作和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密切,學生只有積累并感悟生活,才能夠讓其作文具備真情實感。教師要把握好寫作和生活之間的關系,以學生日常生活為核心,圍繞生活話題創建作文教學模式,這樣學生才能積極地去面向生活,關注自身的生活狀態,把自身的情感和體驗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這樣學生作文的情感才會更為飽滿,真實性也會比較強。所以想要讓學生搜集整理更為豐富的寫作素材,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每天嘗試記日記,從中提煉出和日常生活相關的寫作素材,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寫周記,將自己在每一周中感觸最深的事物記錄下來。教師在批閱學生日記、周記時,應把真情實感作為重要的評價標準,這樣學生才會自主地抒發自己的情感態度。
在教學中,教師要采用生活化教學法,采取讀寫結合的方式展開作文練習。例如,在講解《藤野先生》時,該篇文章的作者魯迅先生是站在學生的視角上描寫了師德高尚的藤野先生,選擇了生活中的一些瑣事,描述了藤野先生對自己造成了哪些影響,也抒發了對于藤野先生的思念之情。教師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去分析體驗自己在求學過程遇到的每個老師,從中選擇一位對自己影響較為深遠的教師去進行描寫,并說說自己和這位教師相處時發生過什么樣的故事。通過這種形式,學生可以感知到實際生活和語文知識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學會在作文寫作中,把自己真摯的情感表達出來。
在指導學生寫作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把寫作和閱讀整合起來,鼓勵學生關注閱讀文本中較為新穎的觀念,并從中汲取養分,這樣就能豐富學生的作文方式。在初中寫作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掌握生活提煉素材的方式和技巧,并對生活中的素材進行加工處理。加工素材的技巧方式多種多樣,學生要妥善合理地使用各類事物,從中挑選出典型性及代表性更強的內容作為寫作的重點,剔除掉與主題內容無關的情節。在教學時,要讓學生掌握寫作材料取舍的方式以及技巧,應用更為簡潔凝練的方式,把自身想法和情感表述出來。教師應引導學生對情節內容進行鋪墊和渲染,這樣學生在寫作時才可以完整地交代出事件發生的背景及人物關系,創作出情感更為細膩且豐富的文章。比如,在講解《背影》一課時,該篇文章的作者是朱自清先生,文章主要描寫了父子離別之際,父親給兒子買橘子的故事,這個故事引人深思,其創作的細節就在于父親對于兒子的愛通過一袋橘子來進行表現,讓父親深沉的愛得以很好地表現。在教學中,教師應有針對性地為學生講授文章的寫作技巧,這樣學生就會關注到人物及景物的渲染方法,從而提高自己的寫作技能,使學生學會把自己的情感寄托筆下刻畫的人物身上,并逐步掌握景物描寫及人物描寫的方式和技巧,發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學會把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到寫作中去,以提高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在傳統的初中作文教學中,一些教師只會用簡單地給學生講解傳授寫作的技巧,甚至像其他教學一樣,完全采用講授的形式,然后讓學生去模仿范文進行寫作訓練活動。這種教學模式并不能達到預期的寫作教學目標,甚至還有部分學生會為了能夠應付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模仿抄襲別人的作文,這樣學生的作文就毫無真情實感可言,并且還會影響到后續的寫作教學活動。所以,教師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采用更為多元化的寫作教學方式,讓學生可以掌握如何將思想情感融入到寫作之中,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比如,在講解《蘇州園林》這一課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法給學生播放蘇州園林的景觀建筑,以動態化的方式凸顯出蘇州園林的景觀特點,再讓學生閱讀文本內容,搜集相關的影像資料,找出音像與課文的相似點及不同點,分析其中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教師還可以使用情境創設的教學方法,給學生播放課文的朗誦音頻,以調動學生的感官感受,并給學生詳細講解文章的寫作技巧,并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組建學習小組,分別說說自己家鄉的優美景色,相互探討這些景色有何特點,應當選擇什么樣的方式去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然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的結果,自主完成作文寫作的任務,通過這種方式,給學生搭創了寫作實踐的平臺和空間,使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得到了全面的發展。
在開展初中寫作教學時,許多教師往往把教學的重心放在知識的傳遞方面或者寫作結構布局的講解方面,并不會關注學生的知識吸收能力及知識遷移能力方面存在的差異性,這就致使其構建的教學評價機制不夠完善,學生在寫作時也不知道如何表達內心的情感。所以,教師要引入學生自我評價,鼓勵學生之間進行互評,構建完善的教學評價機制,幫助學生找到情感表達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給學生指明后續寫作的努力方向。例如,在講解《白楊禮贊》這篇文章時,該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寫作方式歌頌了樸實堅韌、力求上進的精神,嘲諷了頑固倒退的人,并將強烈的個人情感融入到了文章當中。所以教師要給學生設置更為明確的寫作主題,如讓學生以“我最喜歡的植物”作為寫作的話題,分析這些植物都有哪些特點和品質,并結合該篇文章的情感表達方式嘗試進行創作,學生要有感情地去朗讀自己的作文,并學會評價自己的文章中情感表達方式使用得是否恰當。
綜上所述,想要讓初中生可以在寫作時將真情實感融入到作文當中,教師在進行教學和引導的過程中,就應當引導學生學會用語言文字把自己內心的心聲和感悟表達出來,給學生講解作文以情動人的表達方式,讓學生嘗試站在不同的角度和側面去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