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俊敏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劉和珍等青年的愛國情懷
2.體會作者愛憎分明的高標人格
【教學重點】
1.劉和珍等愛國青年的時代意義觀照
2.作者為正義吶喊的大無畏精神探析
【教學難點】
1.理解和探究文中有豐厚意蘊的語句
2.探究魯迅作品“憂憤深廣”的特點
【教學方法】
點撥啟發 對話互動 合作探究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著名作家郁達夫說:“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愛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庇行业氖牵覀兊拿褡逶谌魏螘r期都不缺少英雄,正如魯迅先生所言:“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梁……”他們也是民族的英雄。更有幸的是,我們的民族也從來不會忘記任何一個英雄,今天,我們就隨著魯迅先生再次走進《記念劉和珍君》,來銘記這位可親可愛的愛國英雄——劉和珍!
(1)模樣:“她卻常常微笑著,態度很溫和”“始終微笑著,態度很溫和”“始終微笑著的和藹的劉和珍君”“她慮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結論:從這些描述中可知,英雄不是高大、威武、勇猛的代名詞,英雄也有溫情,也會傷感,英雄就是我們身邊的平凡人物。
(2)精神:“毅然預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能夠不為勢利所屈,反抗一廣有羽翼的校長的學生”“她,劉和珍君,那時是欣然前往的”……
結論:從這些經歷來看,英雄又非同尋常,英雄有著不屈的精神、高尚的靈魂和可貴的品質。
(1)思痛:“使我艱于呼吸視聽,那里還能有什么言語”“我已經出離憤怒了”“以我的最大哀痛顯示于非人間,使它們快意于我的苦痛”……
結論:對于英雄的犧牲,作者陷入了無盡的悲痛之中,這充分體現了作者的悲憫情懷。
(2)長歌:“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是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我應該對她奉獻我的悲哀與尊敬”……
結論:痛定之后,必當長歌。為英雄長歌,為正義吶喊,英雄的犧牲才有價值。
(1)銘記:“忘卻的救主快要降臨了罷”“我還有要說的話”“既然有了血痕了,當然不覺要擴大”……
結論:英雄的血不應白流,也不會白流,至少像作者這樣的親朋師友在時間的流駛和微漠的悲哀中會永藏英雄微笑的和藹的舊影。
(2)呼喚:“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茍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
結論:英雄不會孤單,逝者已矣,來者可追,中華民族勇毅團結、百折不回的英雄氣概永不會消亡。
“憂憤深廣”是魯迅小說創作的審美基調,如《狂人日記》《藥》等,本散文也體現了這一特點,請結合相關語句加以探究。
(1)“但后起的《狂人日記》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卻比果戈理的憂憤深廣。”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序》
(2)“這是對于前驅者的愛的大纛,也是對于摧殘者的憎的豐碑?!?/p>
——魯迅《白莽作〈孩兒塔〉序
(1)“但段政府就有令,說她們是“暴徒”!但接著就有流言,說她們是受人利用的。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特點:巧用反諷,諷中有憤;憤而生悲,悲中藏憂。
(2)“這是怎樣的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呵!中國軍人的屠戮婦嬰的偉績,八國聯軍的懲創學生的武功,不幸全被這幾縷血痕抹殺了。”
特點:反語正說,以謔寫悲;悲中有愛,愛憎分明。
這些冷峻、凌厲、詼謔又不失警醒的標志性語句充分彰顯了作者憂國傷時、愛憎分明的熾烈情感,也深刻表現了作者不畏強權、鞭笞黑暗的戰斗精神。從這一角度看,作者無疑也是一位大無畏的愛國英雄。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英雄。習總書記說:“新時代是成就英雄的時代。”放眼神州大地,英雄處處皆是。“當代農神”袁隆平,“抗疫國士”鐘南山,“燃燈校長”張桂梅……他(她)們都在自己熱愛的事業上成就了英雄的傳說,他(她)是當之無愧的時代英雄!
“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我們都在袁隆平的‘稻穗下乘涼’,今天,我輩當傳承他的精神、力量與成果,一往無前?!?/p>
——《袁隆平:一位人民英雄的一生》
“用忠誠、擔當、奉獻的崇高品質,讓鐘南山這個名字,成為百姓心中巍峨南山?!?/p>
——《致敬!人民英雄鐘南山》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
——云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中誓詞
英雄不只是用來長歌和銘記的,更是用來觀照和爭當的。也許,我們沒有驕人傲世的業績,沒有功成名就的資本。但是,我們正青春,有能量,無論成敗與否,拼過就是英雄,至少可以做自己的英雄!
向英雄致敬,是他們用堅挺的身軀撐起了中華民族的巍巍大廈!向先生致敬!是他們用如椽大筆為英雄抒寫了不朽贊歌!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作為社會生力軍的青少年,要賡續先輩們的赤子基因和紅色血脈,爭做新時代的擔當者,爭做新時代的真英雄!
比較閱讀《為了忘卻的記念》,賞析敘中兼議、敘中抒情的藝術特色。
附板書:
為英雄長歌
——《記念劉和珍君》
憶英雄——英雄的姿態
觀照 歌英雄——英雄的禮贊 爭當
喚英雄——英雄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