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綜合 圖|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措施從“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今年春運期間,跨區域人員流動加速釋放,加之疫情3年來人們對返鄉、旅游等各類出行需求的熱切渴望,早有預測稱2023年春運客流總量將出現大幅增長,較上年同期增長99.5%,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70.3%。如今,為期40天的2023年春運落下大幕,公路方面旅客發送流量情況整體如何?國省干線公路又呈現出了哪些新特征?
截至記者發稿當天,綜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春運工作專班每日公布的春運全國旅客發送數據,記者梳理發現:1月7日(春運第1天)至2月12日(春運第37天),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累計發送旅客逾14.77億人次,較2019年同期下降46.99%,較2022年同期增長52.13%,其中公路累計發送旅客約10.56億人次,占比71%,較2019年同期下降51.31%,較2022年同期增長56.75%。全國高速公路總流量約12.93億輛次,日均約2855.4萬輛次,其中小客車10.9億輛次,日均約3493.72萬輛次,較2019年與2022年同期分別增長約17.38%、18.17%。
2023年春節假期,“補償式”返鄉出行及旅游出行需求旺盛。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對公路交通情況調查站斷面交通流量的監測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國省干線公路(包括高速公路和普通國省干線)總體運行平穩有序,交通量與上年春節相比增長明顯,恢復至2019年的96%,呈現出以下四點特征。
2023年春節假期,全國國省干線公路日均斷面機動車交通量為10093輛,較上年同期增長8%,交通量恢復至2019年的96%。

春運期間全國干線公路斷面交通量分日變化情況(2019/2022/2023年)
自1月14日(北方農歷小年)后,返鄉出行逐漸增加,相對分散;1月21日與22日(農歷除夕、大年初一)因居家團聚,路網交通量處于谷值,1月21日2566.2萬輛次、1月22日2885.5萬輛次的高速公路總流量,也印證了這一特征;自1月23日(農歷大年初二)起,因探親訪友、假日出游等原因,路網迎來出行高峰,隨后路網交通量增速放緩;返程高峰相對集中,始于1月26日(農歷大年初五),路網峰值出現在1月27日,也達到春運期間的最高峰值,斷面流量為13658輛,分較2019年和2022年同期增長5%、10%,約為2023年假期伊始的兩倍。
在2023年1月6日召開的國新辦發布會上,據春運工作專班副組長、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徐成光預計,隨著探親出行、旅游出行人群的增加,自駕車、城際拼車、定制客運等春運出行比例將進一步提高。事實上也的確如此。2023年春節假期,高速公路自駕車流量創新高,中小客車交通量占比超90%,較春運前的1月1日至1月6日增長約20%。春節7天,自駕車日均斷面流量達25026輛,同比2022年與2019年分別增長19%和9%,公路非營業性出行需求快增穩長。

春運期間高速公路客車斷面交通量分日變化情況(2019/2022/2023年)
隨著2023年春運疫情流行高峰陸續到來,各類醫療防疫物資、節日生活物資和冬春之交的能源、糧食等重點物資運輸需求均有較大增長,高速公路貨車日均斷面交通量為2188輛,較2022年同期增長4%。
普通國省干線在春節出行期間繼續發揮重要作用。春節假期客車斷面交通量與2022年同期相比增長5%,基本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1月27日(農歷大年初六)迎來返程高峰,當日斷面交通量約為1月21日除夕當天的1.6倍。貨車斷面交通量則與2022年春節同期基本持平,恢復到了2019年的91%。

春運期間普通國省干線斷面交通量分日變化情況(2019/2022/2023年)
返程交通量在往年高位水平上進一步上升。整體來看,2023年春節期間普通國省道機動車交通量自1月23日(農歷大年初二)起穩步回升,至1月27日(農歷大年初六)快速增長,當日斷面交通量達到9009輛,環比前一日上升12%,與2019年農歷大年初二至初六的平穩趨勢有所不同。
從目前已知的省份出行情況看,湖南、廣東、浙江、山東、上海出行活力旺盛,交通量分列全國前五位,其中湖南省干線公路車流量創歷史新高,呈現出“前低后高、峰值突出、全網滿負荷多熱點、潮汐明顯”的運行態勢。同比2022年春節假期,湖北、河南、寧夏、廣西、浙江等省份交通量增幅均超過30%。

2023年春運國省干線公路春節七天斷面交通量排名前十省份
對比客運與貨運情況,客車交通量同比增幅排在前五的省份分別為:湖北、河南、廣西、云南、浙江;貨車交通量同比增幅排在前五的省份分別為:上海、湖北、內蒙古、河南、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