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勇,梁盤虎
(華能隴東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正寧電廠,甘肅 慶陽 745000 )
近年來,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物流業深度融合,物流行業數字化轉型提速。在火電工程基建物資供應環節,以鍋爐、汽輪機、發電機等主機設備為代表的物流供應鏈也面臨著數字化轉型的迫切需要。火電工程項目地路況復雜、路程長、設備生產廠地點分散,對運力智能調度、線路規劃、在途跟蹤、物流信息在線流轉等數字物流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加上疫情防控政策不斷變化調整,對物流保通保暢工作更是提出了挑戰。文章結合華能正寧調峰煤電項目主機設備數字化運輸的需求,依托集團的一站式綜合物流服務平臺——能運智慧物流平臺,在構建火電工程基建物資智慧物流體系、健全運輸全流程可視化監管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思考。
以往火電工程設備的到場交付由設備供應商完成,導致物流作業極其分散,電廠物資部門物流信息鏈涉及供應商、第三方物流服務商、車隊、司機等多方主體,周期長,且對供應商第三方物流服務缺乏管控手段,導致電廠在物流環節難以掌握主動權;此外,物資到貨需求、發運計劃的下達、流轉、跟進仍主要依靠電話、傳真等方式反復溝通,管理方式傳統、效率不高。
設備供應商為壓降物流成本,往往忽略運輸質量和時效,運輸車輛組織松散,駕駛員群體整體素質不高、難以管控,易出現行車事故、疲勞駕駛、超載運輸等現象,存在運輸風險;同時,小規模車隊和運輸個體缺乏物流信息化管控手段,運輸過程還未實現透明化管理和可視化監管,導致物資供應端和需求端無法實時跟蹤運輸過程,容易發生監控盲區,風險防控措施側重事后處理,無法前置做到全鏈監管。
設備物資供應涉及多家生產制造商,數量多、分布廣,各生產制造商自行組織物流服務商,導致電廠物資部門只能以一對多的方式同時對接多個物流作業主體,層級多、管理分散且水平參差不齊,出現異常問題時,只能被動等待司機自下而上層層傳遞,無法實時獲取物資發運、在途、到達等信息,運輸周期不可控,現場接卸銜接不暢,影響物流管控質效。
為保障物資按期運抵現場,華能正寧電廠物資部將主機設備出廠按計劃交付物流,統一集中至能運智慧物流平臺,實現集約化運作,由平臺統籌全網運力資源,開展設備集中運輸,并對物流全過程進行集中管控、可視化監管,打造“一平臺管控、一站式交付、一體化服務”的物流集中管控新模式。
2.2.1 建立專業協作的物流組織體系
華能正寧電廠構建物資部統一管理、能運智慧物流平臺業務支撐、對內與項目建設單位信息協同、對外與設備供應商和運力資源精準銜接的組織體系。統籌管控層面,華能正寧電廠物資部按設備品類安排專人與能運智慧物流平臺建立“一對一”聯系機制,常態化下達物資到貨需求,把控物資到貨運輸整體情況。業務執行層面,能運服務團隊組建、派駐物流項目組,實行項目經理責任制,提供從現場路勘、方案設計、運力調度、在途跟蹤到現場交付的全程跟蹤、全生命周期的“管家式”貼身服務。向上對接各設備廠家,了解設備產成情況,隨時收集發貨計劃;向下對接實際承運人,制定并下達發運計劃,掌握設備和車輛從發貨起運、在途運輸到卸貨簽收的全流程信息。
2.2.2 打造數字化的物流運營體系
一是大數據精準匹配,提升運輸組織效率。華能正寧電廠物資部依托能運智慧物流平臺充足的線上車源、數據資源,結合項目施工現場、制造廠地理位置、線上運力分布等條件,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優先匹配供貨地周邊活躍車輛資源,在貨運供需之間形成人、車、貨的精準匹配與對接,提升運輸組織效率。同時結合疫情防控要求,對發貨地至項目地多條干線支線路況提前評估,智能篩選安全、暢通的行車路線,有效保障現場物資設備發運需求。
二是多視角追蹤,確保運輸全過程可視化。打破傳統第三方物流服務商層層分包、跨組織管理導致信息斷層的瓶頸,華能正寧電廠物資部聯合能運智慧物流平臺,將運輸訂單下單、接單派車、過程跟蹤、交付簽收等業務操作實現在線流轉、線上監管。通過應用車載終端視頻監控系統、北斗定位、電子圍欄等技術,依托平臺PC端和移動端實時查看貨物、車輛位置、軌跡,預警車輛運輸線路偏離,全程跟蹤貨物發運、在途、簽收等信息,保障貨物運輸安全。打造可視化監控看板,所有物資運輸進度、在途狀況一覽無余,確保運輸全程可視、可查。
圖1 運輸全流程可視化監管
2.2.3 構建穩定暢通的物流保供體系
華能正寧電廠物資部組建疫情防控保供運輸突擊隊,因時因勢結合各地疫情防控實際要求不斷優化完善運輸保障方案,明確分工,完善執行機制,統一后臺資源保障,做到需求及時響應,業務責任到人。一是建立線上線下應急物流需求響應通道,設置客服熱線,保證24小時客服專線暢通;二是主動收集項目內受疫情影響物資的供應情況,提前落實運力資源組織和儲備,確保隨時有貨發、有車運;三是安排專人每日動態跟蹤匯總全國各地疫情防疫政策、道路通行政策、通行證辦理入口及流程、各地防疫辦咨詢聯系方式等,形成疫情期間全國各地通行政策匯總信息表,指導下游物流服務商完成物資運輸順利交付。
華能正寧電廠主機設備運輸項目打造了火電工程基建物資數字物流實踐新樣板,在項目建設階段的物資供應交付環節,實現了主機設備在線下單、在途跟蹤、在線簽收等物流全過程的線上化管理;通過平臺數字化管理,基于項目可視化展板,有效銜接起項目現場和主機設備生產廠前后端的發貨計劃、運輸計劃、在途監管、到貨簽收等關鍵節點,精準匹配物資到貨進度與項目建設進程,保障工程建設物資設備準時供應;通過應用北斗定位、物聯網等技術,實現運力在線率100%,確保物資在途運行徑路安全、透明,實現安全運行零事故。本次數字化運輸示范項目在集團內是一次全新的嘗試,不僅助推正寧“智慧電廠”的高質量建設,更是響應國家數字化戰略部署的創新實踐,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應,具備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價值。
文章通過分析火電工程基建物資供應運輸的現狀,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以華能正寧調峰煤電項目主機設備運輸為實例,探討了火力發電廠物資部門在物資交付過程中的集中管控模式,構建上下協同的組織體系,以強化物流環節的在途監管、可視化管理和協同需求為抓手,創新形成了“業務集約化、服務集成化、管理數字化、全流程可控化”的物流運作模式;利用物聯網技術、北斗定位系統等,實現火電設備從發運、在途到交付的全流程可視化監管,達成物資供應物流數據線上化目標,推動火電工程基建物資運輸管理從分散向集中、從被動向主動、從粗放型向精細化轉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