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煬

滾滾長江邊,一座巨大的建筑物正拔節生長。萬州新田港二期工地上,建設者們正揮汗如雨。
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點工程,由重慶和四川共同建設的新田港二期,將為萬(州)達(州)開(州)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建設再添新動能。
巍巍華鎣山下,從工廠車間到建筑工地都是一片忙碌景象,川渝高竹新區處處可見建設的激情和速度。在這里,利好政策疊加,優勢產業互補,讓重慶的汽車企業和四川的汽配企業發展如魚得水、欣欣向榮。
大足石刻文創園內,不時傳來陣陣敲打聲,石雕匠人們正在精心雕琢一件件石材藝術品。借助資(陽)大(足)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這一平臺,重慶大足和四川資陽將兩地石雕企業集中到大足石刻文創園內“抱團發展”,共同打造中國雕刻界的“川軍”。
不止于此,川渝兩地正大力推進毗鄰地區融合發展,10個合作平臺建設如火如荼,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努力為全國跨省域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探索出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重慶積極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出發,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新重慶建設的總抓手總牽引,跑出一季度“開門紅”。
由“近鄰”向“隊友”進階
2月21日,一輛滿載煤炭從新疆烏魯木齊始發的列車抵達萬州新田港。這輛列車的進站,標志著新田港正式開通貨運業務,萬州實現了鐵路、公路、水運多式聯運格局,這也是重慶唯一具備鐵路引入港口前沿碼頭一級平臺的項目。
新田港是重慶三大樞紐港之一,是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東向出海門戶。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點工程,新田港二期建設正快馬加鞭推進。該項目由重慶市萬州區、重慶市萬州港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省達州市、四川港投川南港務運營(集團)有限公司等川渝六方共建共營,預計2024年7月建成投用后,將形成年吞吐散貨1400萬噸能力,在實現“鐵公水”無縫聯運的同時,打通四川經重慶萬州東向出海大通道。
川渝兩地在新田港二期項目上,不僅有基建方面的合作,還有貨源組織和運行機制的合作。例如,雙方將共同在達州建立“無水港”,設置港口服務功能,把口岸延伸至達州,提高達州乃至四川方向貨物借道萬州通江達海的效率。
兩地深度合作得益于萬(州)達(州)開(州)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這一平臺。重慶市萬州區、開州區和四川省達州市山水相連,地處川渝鄂陜四省市結合部和三峽庫區腹心地帶。2020年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以來,萬(州)達(州)開(州)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創建不斷提速,成為川渝毗鄰地區合作共建區域發展功能平臺之一。近年來,川渝兩省市推動萬(州)達(州)開(州)三地實現由“近鄰”向“隊友”的重大轉變。
隨著萬(州)達(州)開(州)地區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格局日趨完善,萬州作為全國性綜合交通物流樞紐的地位進一步凸顯,一大批重點產業項目也紛至沓來。
就在新田港不遠處,計劃總投資30多億元的中儲糧萬州糧食倉儲物流項目,開年以來跑出了新的加速度?!拔覀儗⒃谌f州構建從前港口、中倉庫到后加工廠的完整產業鏈,打造西南地區最現代化的糧庫,為保障西南地區糧食安全發揮重要作用?!敝袃Z重慶萬州直屬庫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文泉說。
“唇齒相依”深度融合發展
2月20日,走進川渝高竹新區四川瑞創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展廳,一輛銀色的長安無人駕駛汽車和一輛配置豪華的加長禮賓車在燈光映照下格外吸引眼球。在公司廠房一個隔間內,設計人員正熱烈討論一款新車的設計細節;在另一邊的隔間內,工人們正忙碌制作模型。
擁有40多項專利的四川瑞創負責打板汽車樣品、汽車量產前的整體設計。該公司由重慶企業投資設立,是西南地區首家汽車工業設計公司,也是最早一批入駐川渝高竹新區的企業。
就在四川瑞創汽車車間百米外,四川欣悅精工科技有限公司廠房內,上百臺自動化機床高速運轉,正批量生產一種叫作氮氣彈簧的零部件。該公司主要從事模具矩形彈簧和氮氣彈簧的研發、生產、檢測、銷售、維護,為眾多知名企業提供配套產品。
這些汽車企業和相關配套企業為何選擇入駐川渝高竹新區?地理位置好,用地用工成本低,政策優勢明顯是重要原因。
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范的“橋頭堡”,除了產業協同外,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是川渝高竹新區的重大改革任務。在這里,重慶、四川的事都可以辦。
作為全國首個跨?。ㄊ校┯蚨愘M征管服務中心,川渝高竹新區稅費征管服務中心打通了跨省(市)辦稅服務“最后一公里”,已實現高竹新區內企業稅費征管、稅費政策、納稅服務、風險應對、稅費監管5大類122個涉稅事項一體化即時辦理。
“一臺機器,可以開具兩地發票。”該中心負責人介紹,這是川渝一體化的一個縮影,我們打通了川渝兩地電子稅務局數據層和應用層,統一操作界面,實現單個系統、單臺設備同時服務川渝兩地。
“兩地對稅費政策、征管流程、辦稅服務標準等內容進行了逐一比對,按照‘政策從優、程序從簡、負擔從輕的原則,持續推動包括城市維護建設稅、土地增值稅預征管理等標準和執行口徑一致?!敝貞c市渝北區稅務局局長盛強說。
今年以來,川渝高竹新區稅費征管服務一體化繼續推進。3月1日,川渝高竹新區納稅服務咨詢專線電話正式開通,這是國內第一個跨?。ㄊ校╇H納稅服務咨詢專線。3月9日,首批6名互派任職干部的“雙重身份”稅務檢查證成功發放,有效解決了執法權限缺失的問題。
政策同標、服務同質,川渝高竹新區帶來了產業的交融和人流的交匯。
“抱團發展”促資源利用最大化
2月3日,重慶蓮山公共藝術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車間內,工人們正多種工序交叉作業、加緊趕工,打磨、焊接聲不絕于耳。在四處飛散的電焊火花映照下,一個大熊貓造型的巨型雕塑產品已經初具雛形。
公司董事長劉剛的手機一直響個不停,“訂單多、時間緊、任務重,我們要趕在一季度內交付?!眲偵裆辜保瑫r又透著訂單激增的喜悅。
蓮山藝術基地所在的大足石刻文創園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點項目,該園區以大足石刻文化為核心,重點布局雕塑藝術、工藝美術、數字文創、文化旅游四大特色產業。如今,園區剛開園不久,便累計簽約入駐企業162家,簽約項目落地率達70%以上。豐碩的成果背后,是資(陽)大(足)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的高質量發展。
資(陽)大(足)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巴蜀文化底蘊深厚,擁有彌足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還有國家級、省級石刻(窟)類文物保護單位90處。雖然這里旅游資源特色鮮明,但包括石雕企業在內的眾多文創企業卻存在小而散的問題。
“經過前期調研,我們發現川渝石雕企業存在數量多、規模小的特點,資金鏈薄弱是企業面臨的普遍難題?!贝笞闶涛膭搱@服務中心副主任段勇介紹,為改善此情況,重慶大足和四川資陽商議提出,將兩地石雕企業集中到大足石刻文創園內“抱團發展”,共同打造中國雕刻界的“川軍”。
如今,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不斷推進,以及《資大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總體方案》的出臺,資陽和大足的石雕產業發展迎來新機遇。目前,以大足石刻文創園為載體,大足不僅吸引了來自川渝及其他地區的上百家石雕、玉雕、木雕、銅雕企業入駐,還匯聚了26位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師,成功孵化雕刻類創業項目526個。這里已成為西南地區最具特色的雕刻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