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仲年


時光如流,歲月不居。不知不覺,《羽毛球》雜志從2006年9月創刊到2023年4月的第200期,已陪伴我一起走過了近17個年頭。
我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喜歡羽毛球,當時沒有網絡,世界大賽只有電視上才直播,了解羽毛球主要通過報紙,陸續出過一些羽毛球類雜志,但都沒幾年就停刊了,最短的就出了一年。2006年9月的一天,當我在報亭買報紙時,突然在眾多雜志中看到一本雜志的封面是林丹。當時我在想這是哪本時尚雜志選林丹當的封面,我馬上拿過雜志,三個金色大字——“羽毛球”立刻映入眼簾,原來是一本羽毛球專業雜志,還是創刊號。仔細一看是由中國最大的體育傳媒——中國體育報業總社主辦,執行主編是著名記者王渝燕老師,而且還是中國羽協官方指定雜志,從這個陣容看,這本雜志一定不錯,這已經是中國出版過的第五種羽毛球類雜志了。
作為一名球迷,我收藏了很多羽毛球球星傳記。這些傳記中有一本最珍貴,是北大教授梁英明著的《譽滿羽壇、功在史冊——獻身羽毛球事業的歸僑陳福壽及其伙伴們》。這本書是中國香港的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的,我多年尋找沒有買到。我曾聯系出版社和中國香港的書店,但都已經沒書了。我多方聯系也沒找到梁教授,最后,我想起以前《羽毛球》雜志介紹過梁教授。抱著最后一絲希望,我聯系了《羽毛球》雜志社,編輯向我提供了梁教授的E-mail,我給他寫了一封信。梁教授被我的誠意打動,很快簽名贈送了一本書。
多年來,從《羽毛球》雜志中,我學到了技戰術,了解了比賽信息、球星故事和裝備知識等,我還將我的收藏、觀看比賽的文章陸續發表在《羽毛球》雜志12篇有余。隨著時代的發展,《羽毛球》雜志還推出了自己微博、公眾號、抖音等,訂閱方式也從原來郵局訂閱,改成網上訂閱和購買。《羽毛球》雜志是值得收藏、常讀常新的一本刊物,希望雜志越辦越好,我也將一如既往地支持雜志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