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姚紅

在浙江東陽,保留至今的明清廳堂建筑繁多,其中有不少構思精巧、技藝精湛、拙樸靈動的磚雕作品,以獨特的藝術魅力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在東陽明清建筑中,不同的磚雕題材裝飾的位置有所不同。我們常見的磚雕——獅子戲球,一般都裝飾在牌坊式門樓明間大門的外額枋上,如盧宅柳塘五間牌坊式門樓。除此之外,有些比較講究的圍墻式大門內額枋上也裝飾獅子戲球磚雕,如南馬清塘村雍睦堂圍墻式大門內額枋上雕飾的獅子戲球(圖1)。
而牌坊式門樓除常用的獅子戲球磚雕外,還有一些磚雕題材與其村落的風俗習慣或家族信念有關。如古淵頭四本堂明代四柱三間三樓牌坊式門樓,其大門外額枋上的磚雕不是獅子戲球,而是蓮花(圖2),大門內額枋上的磚雕則是獅子戲球。
東陽明清民居建筑獅子戲球磚雕,雖是同一個題材,但在現實布局和構圖中仍有細微差別。獅子戲球磚雕大都采用雙獅戲球,但也有四獅戲球的,既在球的兩邊各有兩只獅子,也有六只、八只的,最多有九只,俗稱“九獅圖”。除此之外,還有一只母獅帶一只小獅子的,意太師與少師。

牌坊式門樓里,除大門內外額枋是雕飾的重要部位,左右次間額枋也是雕飾的重要部位,常用磚雕題材有麒麟獻瑞(圖3),如古淵頭四本堂、白坦太和堂等牌坊式門樓次間額枋都裝飾了麒麟獻瑞磚雕。也有用其他祥瑞磚雕題材的,如畫水巉頭繩武堂牌坊式門樓次間額枋的磚雕圖案是鶴鹿同春和雙鳳戲牡丹。
牌坊式門樓左右次間額枋磚雕裝飾一般有兩種形狀:一種是圓形的,如古淵頭四本堂題名的兩側飾有兩塊圓形的人物故事(圖4)磚雕。南馬前宅牌坊式門樓明間“吳氏宗祠”兩側為圓形花鳥磚雕,只是在圓的外面加了四個如意。一種是方形的,如畫水巉頭繩武堂牌坊式門樓明間“進士第”兩側的磚雕是外方內圓。
牌坊式門樓脊上同樣也有磚雕裝飾。牌坊式門樓的脊可分為主脊和次脊,如果是五開間牌坊式門樓,則還有末脊。用磚雕對牌坊式門樓的脊裝飾,其裝飾形式是多變的。如古淵頭四本堂牌坊式門樓明間主脊正中用“和合二仙”磚雕(圖5),主脊兩頭則用壽桃和石榴(圖6),兩者之間則用幾何形磚雕圖案連接(圖7)。在次間的脊上,一邊邊頭用鶴鹿同春磚雕裝飾,另一邊邊頭已損壞不存,也用幾何形磚雕連接。
東陽明清民居建筑圍墻瓦當下也有用磚雕裝飾的,如湖溪馬上橋花廳圍墻瓦當下的磚雕(圖8),廈程里尊行堂圍墻瓦當下的磚雕(圖9)。雖然都是在圍墻瓦當下用磚雕進行裝飾,但磚雕形式和題材卻有所不同。如馬上橋花廳圍墻瓦當下的磚雕是裝飾在長方形框內的,題材以花卉為主。而廈程里尊行堂圍墻瓦當下的磚雕則是正方形磚塊雕刻燒制后裝飾的,題材以吉祥動物鶴、鹿、麒麟為主。采用何種磚雕題材與當地的風俗習慣和房屋主人的喜好密切相關。

門樓或圍墻底座也是磚雕裝飾之處。在底座裝飾磚雕有兩個作用:一是為了上下平衡。如東陽盧宅存義堂底座、石庫門底座、柳塘門坊底座的磚雕(圖10),古淵頭四本堂牌坊式門樓底座的磚雕(圖11)等。從這些東陽明清民居建筑牌坊式門樓和圍墻的底座可見,其與牌坊式門樓上和圍墻上的磚雕選取題材很不同。底座上的磚雕主要以花卉、竹子、幾何圖形為主,比照牌坊式門樓及圍墻上的磚雕,就顯得較為次要了,主要還是起到一種上下平衡的作用。

二是另一種形式的對于美好的追求,如古淵頭四本堂底座上的竹子,意味著節節高升。而百合花,說的是百事百合,事事如意。雖然一些幾何圖形寓意不如某些花卉那么明了,但都蘊含著枝連蔓接、葉葉相傳的美好寓意。
明清民居建筑中有一種磚雕裝飾是比較少見的——在兩側圍墻上裝飾磚雕,如盧宅存義堂天井兩側圍墻上用磚雕裝飾的漏窗(圖12)。在這里,窗戶通風采光的功能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僅起到一個裝飾作用的磚雕漏窗。

跨越時空,穿越歷史,東陽明清磚雕裝飾藝術至今仍熠熠生輝,散發著古樸典雅華美的色澤,愿這些留存著歷史信息的工藝作品,能愈加璀璨輝煌;愿其高超的雕刻技藝,能得以永續傳承發揚。(注:作者系浙江省東陽市文物保護所文博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