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同學平時看起來十分努力,但學習成效卻不明顯,這在一定程度上屬于無效學習。無效學習的表現多種多樣,來看看其中是否有你的影子?
▲ 人有多大膽,復習拖多晚
高考倒計時100天了,“我”要努力學習,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某某大學等我!等等,今天是周五誒,我先休息兩天,下周一再開始努力吧!
下周一:上課發呆中……
▲ 準備兩小時,學習十分鐘
這個周末“我”要認真學習了。好的,“我”先把書桌擦干凈,擺上課本和作業,列下今日學習計劃。“叮咚,叮咚……”書桌旁的手機不停發出聲響,在聊什么呀,這么起勁,“我”來看看……上午都快結束了,下午再認真學習吧。
下午:準備寫作業時突然肚子疼……
▲ 苦陷“題海戰術”,做題多而不精
每天都堅持刷題,卻下意識地只去做會做的題,遇到不會做的便跳過;做題情緒化,對答案時如果發現錯了一堆,心態馬上就崩了,直接丟下錯題不管,開始胡思亂想;不回顧做錯的題,導致做錯的題下次還是會錯……
▲ 潛心尋覓學習寶典,只為放入收藏夾
在網上看到某“大佬”的學習攻略后,馬上收藏,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執行力近乎為零。過了一陣子,又上網搜索:數學怎么學/英語怎么逆襲,不斷重復這一狀態。
▲ 耗時制作精美筆記,卻很少翻開
花費大量時間制作精美的課堂筆記,光顧著記筆記,壓根沒思考,筆記是寫滿了,知識是一點都沒有進腦袋。且之后,這筆記也沒怎么拿出來翻看。
有時候,假努力比真懶惰還可怕。在此,我們給大家提供幾個提高學習效率的小方法。
1.分段學習法
早讀時,用15分鐘時間翻看教材,強化復習前一天學習的內容;午休或者午飯后,在下午上課前花上15分鐘時間,復習完善上午學習的知識;在晚上6點到8點這個時間段,把當天各科的學習任務和學習內容梳理一遍,看還有哪些學習任務沒有完成,趕緊利用睡前時間補上;最后,合上書,回憶一天所復習的知識內容的重點、難點,回顧與之相關的典型例題、習題,增強記憶效果。
2.適當放松心情,過猶不及
倒U型假說提出,當一個人處于輕度興奮狀態時,能把工作做得最好。因為當一個人一點兒興奮勁都沒有時,也就沒有做好工作的動力了;當一個人處于極度興奮狀態時,隨之而來的壓力可能會使他完不成本該完成的工作。這提醒我們,壓力中有動力,興奮中有冷靜,更能激發學習潛能。
3.學習前喚醒你的腦子
這只需要你準備一個本子、一支筆。當你犯困或者走神的時候,你可以把本子放在大腿之間,然后雙腿用力夾住本子,盡力讓其不掉落;再用手松松握住筆的一端,懸空停在桌邊,盡力不讓筆掉下去。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注意力被調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