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會宇 趙爽
“‘飛線充電現象仍存在,希望再多搞點充電樁。”
“希望能加大縣級特殊教育的投入,為特殊學校提供免費接送校車和住宿等,減輕此類學生家庭負擔。”
“建議規范基層快遞代收站的管理,合理分配代收點的分布密度,提升快遞‘最后一步的體驗。”
……
2023年是人民網連續第13年推出“我給兩會捎句話”建言征集活動(以下簡稱“捎句話”活動)。今年“捎句話”活動下設“向部長獻一策”“托書記省長捎句話”兩個板塊,包含擴內需促消費、鄉村振興、科技創新、全過程人民民主等18類話題,方便人民群眾精準選擇相應板塊和話題建言獻策。
活動自2月9日上線以來,得到人民群眾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建言者既有專家學者、專業技術人員,又有生產一線的職工群眾,既有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等的從業者,也有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大家圍繞自己關心的領域和話題,寫下思考與建議。20天來累計收到建言近3萬件,每一件都體現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期待。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治理議題日趨復雜多元。有群眾關注無障礙設施建設,托住建部部長捎話,希望進一步加強對公共場所盲道等無障礙設施的監督管理;有群眾托四川省省委書記捎話,建議加強對物業服務價格和服務質量的監督和管理;有人托陜西省委書記捎話,希望對醫院、幼兒園、學校等重點公眾場所監控建立管理責任制。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許多群眾重點關注農村發展、鄉村振興。有群眾托農業農村部部長捎話,希望加快構建全國農產品購銷平臺,促進農產品銷售;有群眾建議農村進一步加大移風易俗力度,托江蘇省省委書記捎話,希望剎住紅白喜事攀比風氣;有群眾托江西省省長捎話,建議提升農村網絡服務質量,讓“信號能時時滿格”。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標志。有群眾托國家衛健委主任捎話,建議加強青少年近視的篩查與防治,同時重視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篩查,希望重視老年人用藥就醫需求,建議將體溫計刻度、藥品有效期和用法用量等關鍵信息放大顯示,方便老年人使用;有群眾托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捎話,希望提高各類醫學專業的招生比例,讓更多的學生進入臨床醫學專業學習,補齊自治區的醫療短板。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有群眾托人社部部長捎話,建議勞動監察部門對用工單位進行前置監管,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優化就業環境;有群眾托遼寧省省長捎話,建議對職業教育進行更多的宣傳,提升社會對高職教育的認可度,促進高職畢業生就業;有群眾托浙江省省長捎話,建議各地出臺更多政策措施,吸引更多優秀本地大學生返鄉工作,留住人才建設家鄉。
“捎句話”活動推出后,在各平臺的互動區,網友們積極評論,有點贊,也有建言。這些來自天南海北、涉及社會經濟發展方方面面的意見建議,集中表達了廣大人民群眾對國家發展的關注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
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是觀察中國民主政治實踐的窗口,也是觀察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的現實樣板。近年來,人民建言的形式不斷豐富,渠道不斷拓寬,通過網絡平臺了解群眾關注、征集群眾建言已成為兩會前夕的“標配”,中國政府網“我向總理說句話”、人民網“我給兩會捎句話”等各類建言征集活動吸引著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和參與,不少好建議、好點子得到代表、委員的回應,一些精準、精到的建言也為政府工作提供好思路、好參考,網絡上不斷書寫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