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鳳珠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是共產黨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動力”;“我們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崗位,做著同樣的事情,那就是努力讓一代代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加強對青少年的紅色教育十分重要,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才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2023年2月21日上午,人民日報圖書館,來自全國各地專家學者的祝福,匯聚于此。由人民日報出版社主辦,《人民周刊》雜志社、人民研學網承辦,河北領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協辦的《鑄魂育人》新書發布會舉辦。著名黨史專家、一級教授邵維正將軍,人民日報社政治文化部主任張毅,人民日報出版社社長、《人民周刊》雜志社社長劉華新,河北領先文化傳播公司董事長于曉華,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郵政業務部報刊發行局零售處處長廖淑媛等共同為新書揭幕。面向全國中小學生宣傳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鑄魂育人》系列叢書,即將正式走向大江南北,送到各地中小學生的手邊,也將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精神植入廣大青少年的心田。
《?鑄魂育人》系列叢書,被邵維正稱為“鑄魂工程”。他曾親身經歷抗美援朝戰爭,長年致力于黨史研究,并編寫了《文圖并說:中國共產黨80年大事聚焦》《寫給青少年的黨史》等一系列向青少年講述黨的光輝歷程的教育讀本。在他看來,中國與美西方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焦點就是爭奪青少年。“我們黨的領導人,毛澤東同志說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鄧小平同志說從娃娃抓起,習近平總書記講得更多,要扣好第一粒扣子,就是從這里開始。”
邵維正著眼于紛繁復雜、風云變幻的國際政治環境,作出鞭辟入里的判斷:“鑄魂,實際上是在爭奪下一代!”他認為,用黨的革命精神、優良傳統教育培育下一代,是《鑄魂育人》系列叢書最可貴、最有價值之處,“它不是一般的教育,而是具有戰略意義”。

《鑄魂育人》新書發布會現場
“核心價值觀要立得正立得穩,整個社會才能正氣充盈、蓬勃有序。”劉華新社長表示,10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這些寶貴精神財富跨越時空、歷久彌新,深深融入黨、國家、民族、人民的血脈之中,為立黨立國、強黨強國提供了豐厚資源。“我們要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育人,組織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做好對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
從建黨精神到女排精神,從井岡山精神到載人航天精神,黨的光輝歷史波瀾壯闊,收入《鑄魂育人》系列叢書的數十種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
蒞臨發布會現場的中國農業大學國家鄉村振興研究院革命老區研究中心主任,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前恒曾踏足眾多革命老區,對老區精神的內涵有切身體會;西柏坡紀念館原副館長、現中國中鐵黨校副校長李慶安,東北石油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大慶精神研究基地主任李萬鷹,大慶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大慶精神研究基地執行主任陳立勇,河南省社會科學院人口與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紅旗渠干部學院特聘研究員陳東輝,河南省焦裕祿精神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鄭州大學焦裕祿精神研究中心主任曹振宇,江蘇邳州王杰精神研究會會長宋端凱等專家,分別來自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鎮、黑龍江省大慶市、河南省林州市與蘭考縣以及江蘇省邳州市,這些地點是西柏坡精神、大慶精神、紅旗渠精神、焦裕祿精神與王杰精神的發源地,在黨的歷史與祖國大地上都熠熠生輝、光芒閃耀。他們作為精神發源地代表,對于自己所研究的精神領悟深刻、見解獨到。
“老區精神作為一種強有力的精神力量,深深地影響著每一代中華兒女”;“西柏坡精神時刻提醒著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松松垮垮、敲鑼打鼓就能夠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作出更為艱苦的努力,務必謙虛謹慎,務必艱苦奮斗”;“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鮮亮時代坐標、寶貴思想財富和絢爛理論之花,更是立德樹人、育人鑄魂的優質教育資源”;“要讓年輕一代認可共產黨、加入共產黨,當好革命接班人,就必須用黨的理論教育他們,讓他們在精神譜系中汲取營養”;“《鑄魂育人》系列叢書視角獨特,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為切入點,把脈精準”……各位精神譜系研究專家立足自己的工作與體悟,對《鑄魂育人》系列叢書的出版作出正面積極的評價。
《鑄魂育人》系列叢書根據小學低年級、小學高年級、??初中和高中各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水平編寫而成,是幫助廣大青少年從廣度和深度上進一步理解中國共產黨人偉大精神的通俗讀物。
劉華新社長介紹,這套叢書采用了典型故事、經典??歌謠、烈士家書等形式,??引導青少年回溯偉大精神誕生的歷史背景、形成過程,幫助青少年深入理解各種精神的內涵。??
“我讀了這4本書以后,一個突出的印象是,作者和編者根據青少年的閱讀習慣和需求,量身定制推出了這樣一套書。”邵維正將軍表示,青少年的認知習慣是從感性開始,“青少年讀了這套書以后,會有很多感性上的認識,更會上升到對黨的性質宗旨、黨的品格的領會,對精神譜系的傳承。”
用講故事與講道理相結合的形式宣傳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也得到了全國各地研究專家的認可。“編輯出版《鑄魂育人》是一件極其有意義的事,它可以對開展青少年思想理論教育,特別是革命傳統教育提供有力的教材,必將對廣大青少年學習革命傳統、傳承革命精神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這套書對進一步用紅色文化滋養心靈、用紅色精神激勵成長,引導廣大青少年知黨史、感黨恩、跟黨走,賡續紅色血脈、爭做時代新人,引導廣大青少年愛黨愛國,從小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努力當好紅色基因的傳承者、實踐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上海警備區原副政委、少將張龍,北京新四軍研究會會長張曉龍,中央和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宣傳部原部長郭存亮,山東省沂蒙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楊文學,湖北省大別山精神研究會副會長、黃岡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汪季石,陜西省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會副會長、延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原院長郝琦,北大荒博物館原館長、北大荒作家協會主席趙國春,遼寧省雷鋒研究會會長、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新時代雷鋒精神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張仲國,山東省金鄉縣羊山景區黨工委副書記兼管理服務中心主任、王杰紀念館館長童方明等專家學者從全國各地發來視頻致辭,對《鑄魂育人》系列叢書的出版送上真摯熱烈的祝賀。